天天看点

暗杀溥仪:二战前夕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暗杀计划。结果却流产了

1935年4月,在中国全面抗战的前两年,曾经在日本东京发生了一次针对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暗杀。事情的具体经过大致如下。

伪满洲国是日本在“九一八事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于1932年3月1日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

满洲国皇帝是原来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

暗杀溥仪:二战前夕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暗杀计划。结果却流产了

1932年9月1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日本关东军妄图分裂中国,但是,1932年10月,国际联盟大会发表《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指明:东北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违反国际联盟的盟约占取中国领土并使之独立,"满洲国"是日本参谋本部指导组织的伪政权,国际社会不予承认。

为了掩人耳目,在关东军的安排下,日本决定安排一次满洲国皇帝溥仪访问日本。1935年4月溥仪乘坐三万五千吨的比睿号战列舰此时,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挥舞小旗欢迎的日本民众,表现出一副“日满和谐”的姿态来。但是溥仪不知道,根据日本披露的档案,在溥仪访日前夕,日本警方刚刚破获了一起针对他的刺杀计划。

1935年4月14日晚上,在东京新宿地区执勤的日本警察发现一名行人携有武器,形迹可疑,当即上前询问,对方支支吾吾夺路逃走。

当时日本正在动荡之中,经常有崇尚“一人一枪解决问题”的危险人物出现。“正行社”,“血盟团”等团体抓之不尽,日本首相犬养毅,浜口雄幸等先后倒在暗杀者的枪下,这个名单还在增加。军国主义把一些日本人骨子里不安分的因子充分调动了起来。因此,这名掉头就跑的可疑人员立刻引发了警方的全力追捕。

在警方的全力追缉下,这名犯人不久落网,此人名叫小见山登,22岁,正式职业是日活映画电影公司的演员。随后的审问让警方大吃一惊,这个貌不惊人的演员,竟然真的是一个暗杀组织的成员,他们的目标,则是即将访问日本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小见山登,1913年生于冈山,曾经在东京读过大学,中途辍学到神户,靠拉洋片(日本的“拉洋片”和中国北京天桥的把式有点儿不一样,但性质相同,也曾风靡一时)度日,后来被日活映画公司看中,在几部影片中担任过角色。

不过,这个对艺术满有追求的小见山并不把演员这个行业当成自己职业的全部。他 同时主持一个叫做“示心塾”的诗歌协会,并且开办了一个教室,专门无偿教授附近无钱读书的少年。

也正是因为这个教室,引发了日本警方对小见山的注意。他们认为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此人大有无政府主义者或共产党的嫌疑,而且对他一个演员如何有钱办教室很是怀疑。因此,小见山曾经一度被日本特高课列入危险人物监视。

特高课调查到小见山开办教室的钱来自于他作艺妓的情人,于是对他放松了警惕,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右翼罢了。

然而,没脑子的日本警方却没有想到,小见山这种“有社会责任感”的右翼,往往因为其狂热更容易出问题!实际上,他开办的“示心塾”实际是一个政治结社。在他和嫡系弟子冈岛等人的策划下,他们正准备在溥仪到东京访问时对其实施暗杀。

暗杀使用的武器为冈岛搞到的手枪,这次小见山到新宿就是去踩点的,因为溥仪访日期间预定乘坐敞篷车通过那里。

暗杀溥仪:二战前夕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暗杀计划。结果却流产了

根据日本宝岛社《日本恐怖事件史》的记述,在官方记录中,小见山暗杀溥仪的目的是,他认为东亚的和平系于中国和日本的友好,而“满洲国”的存在,无疑将严重影响这种关系。所以,他筹划刺杀溥仪,以瓦解“满洲国”,平息东亚的战乱。

因此,小见山之后被警方轻松放过,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只是被认为是“亲华派都是麻烦制造者”(二战战后,小见山还组织过十万人签名的活动,要求释放日本战犯,颇为活跃。他为侵华日军将领畑俊六撰写的图书至今还在Amazon上销售)。

倒是《日本恐怖事件史》的评论颇有些见地。对这次事件,该书举出了一个令人生疑的事实 :小见山要实施对溥仪的刺杀,必须要有武器。搜查获得的手枪,是冈岛从偕行社(偕行社是日本陆军士官的俱乐部)获得的,而偕行社则称该手枪为展览品,被冈岛所盗窃。同时“被盗”的还有这支枪的所用的子弹数十发。展品怎么可能带着实弹?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当时日本陆军中,有一批狂热的年轻军官认为关东军对“满洲国”的控制不够强势。其理由之一就是溥仪这个纯粹的中国人当“满洲国皇帝”,难以保障对日本的忠诚。他们的策划是利用溥仪无子,迫使他退位,让位于他的弟弟溥杰。

溥杰也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他们两人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溥仪一直拒绝与日本方面的联姻,日本方面曾经多次要给溥仪配日本王妃,都被溥仪婉言拒绝。而他的弟弟溥杰在1938年溥杰终于娶日本皇室中被称作“第一美女”的嵯峨浩为妻,日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慢慢改变“满洲国”皇家的血统。

实际上,无论溥仪还是溥杰,对日本人强塞过来的婚姻,都是十分戒惧警惕的。溥杰接受日方的婚姻安排,也颇为无奈。

其实,从家庭而言,溥杰是一个很好的丈夫,他的温和与修养,让一度试图以死抗婚的嵯峨浩深受感动,即便在战后多年不通音信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对他的等待。然而,政治是政治,脑子遗留在封建时代的日军军官们,因此觉得可能会娶日本王妃的溥杰会更让人放心一些。

溥仪确实曾经为日军试图改由溥杰继位颇为痛苦,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坦诚,这一点让他和溥杰从小共患难的兄弟之情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于是,暗杀掉碍事的溥仪,就成为这些头脑简单的军官们最直接的想法。不过,他们也不想给日本帝国惹下麻烦,所以,如果由小见山这样的“亲华派”来做,无疑是最理想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别说是一支枪,就是飞机大炮,只怕冈岛也能给小见山“偷”出来。

暗杀溥仪:二战前夕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暗杀计划。结果却流产了

点击

小见山的暗杀计划,并不符合日本当时的国策。由于东北抗日力量此起彼伏,日军上层并不愿意轻易在伪满政权内部做大的调整,以免引发不稳局势。所以,这次流产的暗杀,就被抛到了历史的背后。

只是,溥仪当时并不知道这次暗杀。他不久后就得到关东军新的“建议”:建议溥仪认日本的天照大神为祖先,以便进一步体现日满合作的精神。这种事情,溥仪也只能捏着鼻子,“兴高采烈”地接受了。溥仪当时心中是怎样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