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灰鹟,中国鹟科鸟类您认识吗?

北灰鹟(学名:Muscicapa dauurica):体重9-16克;体长103-143毫米。北灰鹟雌雄羽色相似,额基、眼先、眼圈白色或污白色,头顶至后颈、背、肩、腰、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为灰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羽缘棕白色,尤以三级飞羽羽缘棕白色较显著,翅上大覆羽具窄的黄白色端缘。下体白色或污白色,胸和两胁苍灰色。虹膜暗褐色和黑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较淡,多呈黄白色,嘴较宽阔,脚黑色。

北灰鹟,中国鹟科鸟类您认识吗?

中国分布 东北,西藏,四川,广东、广西、香港、云南南部为冬候鸟

北灰鹟,中国鹟科鸟类您认识吗?

北灰鹟在中国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广东、广西、香港、云南南部为冬候鸟,其余广大地区为旅鸟。每年多在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中下旬开始南迁。迁来时零散不成群,南迁时多呈家族群或10只左右的小群,迁徙后期亦多呈零散迁徙者。迁徙时常飞飞停停,边飞边觅食休息。主要栖息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是山地溪流沿岸的混交林和针叶林较常见。迁徙季节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山脚和平原地带的次生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边小树丛与竹丛中。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叶蜂、蚂蚁、姬蜂、叩头虫、象鼻虫、泡沫虫、蝇、蛾类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此外偶尔吃少量蜘蛛和花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北灰鹟,中国鹟科鸟类您认识吗?

繁殖期5-7月。5月下旬即开始见成对活动和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森林中乔木树枝杈上,尤其在水平侧枝枝杈上较多,一般离主干1-2米,距地高3-10米。巢呈碗状,主要主枯草茎、草叶、树木韧皮纤维和大量苔藓、地衣等编织而成,内垫兽毛、细草茎等细软物质。巢外面常常粘以与树木相同的树皮和苔藓,看上去和树长的节包一样,伪装得很好,不容易发现。巢的大小外径为7-8厘米,内径为5-6厘米,高5-6厘米,深3-4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