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东临黄海、太平洋,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与日本九州岛、韩国济州岛、美国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隔海相望 ,已与加利福尼亚州缔结为姐妹省州 ,成立了“江苏省-加利福尼亚州”联合经济委员会 。

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 ,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省市人均GDP常年居中国各省首位。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1.城市介绍

南通,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 。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 ,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门户城市、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千米,“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被誉为“北上海”。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今南通境域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大致分为北、南两部。南通境内成陆最早的西北部为扬泰岗地外缘,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宁海、如皋等县,属海陵郡,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今南通南部旧称通海地区。汉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海郡,管辖海陵等29县南通境内最早的县级政权到南朝梁陈年间(502~589年)基本裁废。南北朝时期,今南通市区一带逐渐涨沙成洲,称胡逗洲。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唐中期,海安县又在海陵县境内析出单独设置,但仅存在14年(708~722年)。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设狼山镇,归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为防务建置,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曾在今南通一带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 后为南唐控制,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在海陵县东乡重建如皋县,属泰州。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年)初,周军南下攻克如皋东乡的静海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今南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属扬州管辖,是乃通州建州之始,宋天圣元年(1023年)通州改名为崇州,又称崇川,隶属于淮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通州升为通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恢复为州,属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静海县废,并入通州,通州增领崇明县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临时省议会决议通州废州设县,改称南通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抵南通,推翻北洋政府南通县知事公署,成立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南通县政府,属江苏省政府管辖。1949年10月,南通专区隶属苏北行政公署,下辖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5县和南通市。1953年1月起,江苏复省,南通市为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改南通地区为南通市。

--南通位于江海交汇处,全境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相海相沉积平原。可分为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低洼湖沉积平原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海河沉积平原区、南通古河汊水网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南通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

2.美景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

--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南通城南六公里处的长江北岸,由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山组成,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五山拔地而起,雄峙江边,山姿秀丽,明朗自然,像五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扬子江畔,拥有“第一江山”的完美组合,素有“天然水石盆景”之美誉。五山全景 映山湖 狼山景区名山 名山: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自唐总章年间兴建寺庙禅院以来,经历代建缮,形成了依山而立的寺庙园林群落,狼山山坡上下,浮青叠翠之间,点缀着法乳堂、葵竹山房、碧云半天阁、萃景楼、大观台、魁星楼、支云塔等数十处名胜古迹和风景建筑群。狼山佛教气息浓厚,每年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有着“最灵验名山”和“江海第一山”的双重美誉。狼山晨曦 狼山景区 狼山景区名寺 名寺:狼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山顶的广教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距今已有1341年的历史,因供奉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而闻名。同时,广教寺还供奉着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位穿龙袍的菩萨——大圣菩萨,相传大圣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而深入人心,民间有大圣菩萨有求必应,先照远后照近的说法。 狼山景区周边景点有:1. 水绘园——其特色蝻北东西皆水绘其中,秋峦葩卉,一一掩映,若绘画然。2. 南通园艺博览园——园博会的主题为:“山水神韵江海风”,展示13个省辖市经典景观。3. 军山风景区——形似伏象,又名象山。俯瞰军山,山水相依自然构成一幅八卦图。4. 东方大寿星园——历史的浓缩、经典的集萃和最精彩的长寿文化的呈示。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黄金海滩

·位于江苏最早看日出的地方,交通便捷,环境幽美,极具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

·以生态湿地风光为主线,开展了许多原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坐着牛车欣赏沿途海滩风光。

·在海边钓螃蜞、拾泥螺、捡海贝、挖海参、摘紫菜,或乘坐游艇或木船,遨游在大海之间。

·景区开发之后,还增加了一些科普展馆、内湖码头游玩区以及一些沙滩休闲活动区等。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濠河

濠河环绕南通老城区,形如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濠河原为古护城河,史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即有河。现周长10公里,水面1080亩,水面最宽处215米,最窄处仅10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水绘园

水绘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孤本代表,是我国众多的名园之中,一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是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绘者,会也。”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而其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又足以说明它原来是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婉栖隐过,因此颇为出名。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南通洲际绿博园

南通绿博园是以全球珍奇植物收集展示为核心内容,以“爱与地球”为设计理念,通过主题化、现代化、专业化的设计手法。打造成集植物收集、展示、科普教育、自然保护、主题摄影、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梦幻花园,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综合型主题植物园。南通绿博园的一期,占地面积390亩,是由热带植物温室群为核心,汇集全球珍奇植物8000余种。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我的家乡大南通

苏通大桥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Su-Tong Yangtze River Highway Bridge),简称苏通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境内,是国家高速沈阳-海口高速公路(G15)跨越长江的重要枢纽 ,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中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

南通啬园

啬园,即清末状元、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墓园。为狼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8月24日,张謇先生病逝,同年11月1日出殡,葬于此园。因张謇号“啬庵”,故旧称“啬公墓”。1935年,其子张孝若亡故,归葬于张謇墓东侧。

交通

3.美食

1、天下第一鲜

南 通 文 蛤

南通文蛤,古之贡品,今之珍贝,鲜飘天下。南通厨师善治文蛤佳肴。“天下第一鲜”即炒文蛤,南通人称其“跳蛼蛾”,系南通名馔。因文蛤足部肌肉扁平如舌状,像古兵器中的“月斧”,故此菜又名“炒月斧”。因文蛤肉富含氨基酸与琥珀酸,其味非常鲜美,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被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所赞颂。

2、黄焖狼山鸡

开 国 第 一 宴

被誉为世界八大名禽之冠的狼山鸡,体态雄壮,行动活泼,昂首翘尾,英姿勃勃,是群鸡中独领风骚者,其肉经专家鉴定,是禽类中最鲜美者。誉满全球的狼山鸡,其后代遍布亚、澳、欧、美各洲。用其血统繁殖的“澳洲黑”“海菠萝”“奥品顿”……等都是世界名禽。用狼山鸡为原料烹制的菜肴,品种千呈,滋味美不胜收。开国第一宴的大菜--蘑菇鑊焖鸡,馨香腴美,鲜酥异常,其实就是“黄焖狼山鸡”。

3、清蒸刀鱼

长 江 四 鲜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江面广阔,刀鱼所喜食的饵料丰富,故产自南通的刀鱼,体大肥美,鳞光闪烁似银,味极鲜美。每当春节刚过,刀鱼上市之际,大江南北的渔船在南通江面樯桅如林,捕捉刀鱼场景蔚为壮观。南通人在正月里宴请宾朋好友,刀鱼是待客的最佳美味菜肴。

4、白汁鮰鱼

肴 馔 神 品

鮰鱼又称鮠鱼、江团,学名长吻鮠。是中国淡水名贵鱼、著名的长江四鲜之一,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美以及老饕们赞美。[明]杨慎将鮰鱼说成“水中羊”,可见鮰鱼肥美之一斑。

春冬两季,长江口的鮰鱼体壮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苏东坡曾写诗赞美:“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里说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

鮰鱼为大型的经济鱼类,肉嫩、味鲜、脂肪多,又没有细刺,蛋白质含量丰富,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鮰鱼最美的地方在带软边的腹部。外加它的鳔特别肥厚,干制的鮰鱼肚是名贵的鱼肚。

5、肆意纹肉

咸 中 带 甜

皱纹肉又叫“虎皮肉”、“走油肉”、“跑油肉”,是南通民间传统佳肴。先将初步熟处理过的猪肉,下高油温的油锅炸至肉皮发泡膨松,并排出部分油脂,再经走红、汽蒸,肉皮呈湖皱纹,肉质酥烂而不腻。加淡菜同烹,不仅将淡菜的鲜美滋味渗入肉内,还增加了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成菜酥烂异常,鲜腴干香,皮若琥珀,肉如镶玉,是猪肉中的奇妙制品。南通老一代特级烹调师吴道祥擅制此菜。

6、蛙式黄鱼

外 脆 里 嫩

“蛙式黄鱼”是一道造型菜肴。早在100多年前,南通厨师便利用黄鱼的形体巧施刀工,使之成为卧式蛙形。解放后,经过南通烹饪摄影美容技校烹饪大师马树仁的改进,变卧式为坐式,且制作方法更简练、合理,使“青蛙”具有跃跃欲跳之动感,增加了艺术魅力,受到国内外食客高度赞尝。成菜口味酸甜适中,质感外酥脆,里鲜嫩。

7、提汤羊肉

肥 嫩 鲜 美

“提汤羊肉”是南通地区传统特色名馔。“海门提汤羊肉”在解放前已是驰誉大江南北的特色菜肴,当时的江、浙、沪等大城市中的饭菜馆,常把“海门提汤羊肉”作为挂牌菜肴。

“提汤羊肉”以海门白山羊,即“长三角白山羊”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是南通地区传统的地方名菜。将多只整爿(半只)羊肉,用大汤锅(锅上加大木桶称为“接口”)加热焖制。羊汤乳白稠浓,鲜美醇厚;羊肉熟烂后拆骨压实,既可作为冷菜(如冷切羊肉或制成羊糕),又可作为半成品制成热菜(如红烧羊肉,回锅羊肉)和汤菜(羊肉粉丝汤,清羊汤),制作热菜或汤菜,均以羊原汤作为佐料,不另加清水。

8、虾仁珊瑚

清 热 化 痰

海蜇古称“鲊鱼”,又名“水母”、“红蜇”、“面蜇”。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蜇的国家,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有食用“鲊鱼”的记载。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区近岸盛产海蜇,江苏海区以南通的吕四港产量最高,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

9、蟹粉鲜鱼皮

蟹肉上席百味淡

“蟹粉鲜鱼皮”是用鲜鲨鱼皮加蟹黄烹制而成。由于鲜鱼皮间质水饱和,胶质蛋白没有变性,故鱼皮烹后晶莹而富有弹性,保持了海鲜原汁本味,鲜美柔滑异常,再加上蟹粉、菜心衬托,色泽悦目,滋味特鲜。在南通,“蟹粉鲜鱼皮”一般用作宴会头菜。烹饪大师沈文华善作此菜。此菜也只有在南通才能吃到,其它地区因鲜鲨鱼取之不易,烹制更难,若不会“脱胺”技术,鲨鱼鲜品成菜会有一种刺鼻的麻辣胺味,不堪入口,因此南通成为全国唯一能烹制鲜鲨鱼皮、唇、翅之地。

鲜皮间质水饱和,胶质蛋白没有变性,故鱼皮晶莹、绵软而富有弹性,并保持其海鲜原汁真味,腴美柔滑异常。

10、通式三鲜

全 家 福

“三鲜”又名全家福、大杂烩、杂菜,是用水产品、禽蛋品和畜产品三种半成品的多种原料配制而成,故名“三鲜”。

三鲜原料既多又复杂,但多而有序,杂而有章,主、辅、配,调料各多少有序,君臣佐使,主次有章。三鲜以油发鱼肚(或油发蹄筋,油发肉皮)为“君”;以鱼圆,肉圆为“臣”;以走油肉或火腿(硝水肉)、熟鸡肉(或鸡杂、鸽蛋、鹌鹑蛋)、桂花鱼(或鱼片、虾仁、海参)、菜心、竹笋、香菇为“佐”;以虾子、贝类、鸡汤、味精、胡椒、盐,香菜等为“使”,章法严谨,主次有序,成菜原料众多色彩和谐,口味香辛腴鲜而宜人,营养丰富而养生,汤菜俱佳而开胃,是烩菜中原料,口味,营养的黄金组合,神仙搭配。

4.名人事迹

张謇

(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李方膺

(1695~1755),中国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鳝、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吕岱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如皋市)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废帝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冒襄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冒襄《湖北归来图》、《樵唱惊开图》、《山光水色图》《松寿图》,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李渔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祖籍金华兰溪(今属浙江)。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柳敬亭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南直隶扬州府通州余西场(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古镇)人。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

5.诗词歌赋

营博物苑

张謇(清)

濠南苑囿郁璘彬,

风物骈骈与岁新。

证史匪今三代古,

尊华是主五洲宾。

能容草木差池味,

亦注虫鱼磊落人。

但得诸生勤讨论,

征收莫惜老夫频。

水绘园枕烟亭看桂

冒襄(明)

几载倾颓池上名,

小山早桂晚才开。

稀疏绝似人憔悴,

攀折从教月剪裁。

荆棘满庭香自冷,

刍荛斥地我还来。

萧条极目风流散,

千古兴亡酒一杯。

狼山渡口有作

夏竦(宋)

渡口人疏黯翠烟,

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

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嗥古寺,

电驱甘雨过间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

江上鲈鱼不值钱。

(6)游白狼山二首

郑夑(清)

一、

积雨空山草木多,

山僧晨起斫烟萝。

崖前露出一块石,

悄坐松阴似达摩。

二、

悬岩小阁碧梧桐,

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

松花满地午阴浓。

(7)题南通曹公祠

梁启超(近代)

捍灾乡则记,杀敌古之强。

允矣追双烈,宁惟福一方。

当年悲失淖,今日表康庄。

莫话辽东役,临风只涕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