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超过1亿只,比2019年增长1.7%。在养宠人群里,80后、90后占比分别为36.2%、38.1%,年轻人依旧是目前和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力人群。作为养宠人群的主力军,年轻人带动了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沾“宠”字,什么都贵。
当萌宠大规模“占领”人类精神世界,似乎要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必须要在“铲屎圈”拥有姓名。也因此,年轻人成了“萌宠”的“主力军”,带动了宠物经济蓬勃发展,“一沾‘宠’字,什么都贵”之下,许多年轻人“近一半工资花在宠物上”。这也催生了一个“千亿市场”,围绕萌宠的生老病死搭起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年轻人萌宠,据称是因为,“空巢青年”“单身主义”“丁克一族”……越来越多的青年情感缺口开始由萌宠来弥合。但这也并不尽然,比如不少年轻人喜爱饲养“另类”宠物,而且越是具有攻击性,不易驯养、容易伤人的“另类”宠物,越“萌宠”。这种冷血的攻击性的宠物,如何“寄托”感情?实际上,如此萌宠,只是作为凸显自己所谓“个性”的标志。
萌宠也可以说是动物保护意识的“觉醒”。但如果说这是善待乃至关爱动物,那么带动宠物经济“蓬勃发展”到了“一沾‘宠’字,什么都贵”的程度,显然并不正常。其实,除非处于濒危之中,无论哪种动物,都具有自己的生存能力,并不需要人们特殊的娇宠和感情投入,这本来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道,另一方面,动物有自己的生老病死规律,也非人的意志所能改变。
现在,人们与宠物的过于亲密,乃至当成全部感情的寄托,其实并不能全部理解成关爱动物。
如今不少年轻人与猫狗等宠物之间的关系,已然到了畸形的地步,乃至把宠物置于自己生活中不恰当的位置,这值得引起关注。“一沾‘宠’字,什么都贵”的“萌宠”,不仅过分,也不应该,比如,一个年轻人,如此“萌宠”开销,自己又该如何生活。
且不说年轻人应该有自己远大的追求,而精力时间总是有限的,实际上,即便“萌宠”,其终极意义也在于对人类自身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现在“一沾‘宠’字,什么都贵”的“萌宠”,显然已是病态,也尤其让人担忧。
作者 钱夙伟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