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目前没有准确的来源记录,现存关于压岁钱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时期,据传压岁钱的作用是为了压制邪祟、保佑平安。
编辑:邱写写
最初的压岁钱并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和货币形状接近的一种饰品,上面印有一些寓意吉祥的纹样,用来表达一种祝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唐代前后,压岁钱才开始真的变成铜钱,用红线穿起来给孩子用来“压岁”。
压岁钱演变到今天,我们不只有现金形式的红包,即便是过年没有团聚,依然可以凭借互联网,给远在异地的亲人们“发红包”。
<h1 style="text-align: left;">2021全国压岁钱地图新鲜出炉,广东50元稳垫底</h1>
根据某理财APP的记账数据显示,不同地区每年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数目高低不一,除了经济情况差别之外,压岁钱的多少可能还和当地的习俗有关。
“压岁钱地图”显示,北方地区的压岁钱数目较为平均,一般在300~500元,东北三省可以说非常统一,都为500元;北京和天津分别以2900元和1000元占据前两名。
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城市则有些“失控”,最多的省份是福建省,达到了3500元,其中莆田市更是一骑绝尘,以12000元的数据遥遥领先,实在是令人羡慕。
一边与福建毗邻的广东则有些好笑了,50元的数目稳稳垫底全国倒数第一,都说广东富豪穿拖鞋不拘小节,这一点从压岁钱上同样可见一斑。
压岁钱表达的主要是一个吉利,多与少并不能完全代表当地的经济水平,有些地区确实并不看重这些繁文缛节。
话说小编在小的时候,基本就没咋见过压岁钱,别说是几千、几百,就算是几十块钱,也要被妈妈以“帮你存着”为名没收,我哪里有真正的压岁钱啊!
不知道是不是全国的爸妈都一样,有着掌管孩子压岁钱的大权。关于压岁钱,你知道哪些文化和习俗呢?
<h1 style="text-align: left;">关于压岁钱的历史和习俗</h1>
压岁钱是春节的习俗之一,每当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以后,长辈都需要给晚辈发放压岁钱,以此表达一种吉祥平安的美好祝愿。
压岁钱在过去又叫“压祟钱”,顾名思义,“祟”指的就是一些不吉利的东西,而压岁钱可以压住这些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平安和好运气。
目前记载最早的压岁钱,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压岁钱并不是真的货币,而是一种装饰品,可以佩戴在身上用来辟邪。
到了唐代左右,压岁钱才开始演变成真正的铜钱,大人们用彩色的绳子将铜钱穿在一起,表达美好的祝愿。
到了民国时期,更是有用一百枚铜钱串在一起,取“长命百岁”含义的压岁钱文化,压岁钱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在不断更迭和变迁,以适应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需求。
<h1 style="text-align: left;">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压岁钱文化</h1>
每个地区关于压岁钱的文化各不相同,有些地方非常看重压岁钱,如小编所在的东北地区,过年一定要向长辈拜年,接受了拜年的长辈,也要对应地发放一定的压岁钱。
小时候的压岁钱普遍在几十元,如今通货膨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压岁钱已经上涨到了几百元之多。
部分地区并没有压岁钱习俗,孩子们逢年过节并不能收到长辈的压岁钱,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压岁钱本身是为了表达祝愿,希望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今天,压岁钱依然能保持它原本的样子,作为祝福代代传递,不要变成名利和攀比的代表。
小岛今日话题:你所在的地区,平均压岁钱是多少?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多平台优质创作者,关注我,孕期营养健康、孩子成长教育,给您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