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印度国内政部国务部长尼蒂亚南德∙拉伊(Nityanand Rai)表示新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已经获得授权,部属于中印边境,并且承诺提供完善的后勤支援以及现代化装备。印度政府计划为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增加由8000人组成的7个营,以驻守中国藏南印方东翼实控线内新建的据点。这是今年印度前线部队撤出后进行的最大规模调兵行动。

一、 印度边境增防,会引发中印边境冲突吗?
中印边境的争议与冲突已长达半世纪,去年六月初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经想要介入调停,印度总理莫迪强调“拒绝改变现状”,表示要由政治外交渠道解决,当时莫迪也曾暗示中印冲突的责任在中国,然而印度所坚持的领土划分概念,其实是以英国殖民时所占领的地,然后自称自己是继承英国的财产的方式来界定,这种毫无历史根据以及缺乏法律依据国土认定,实在很难让人苟同。去年6月14日中印加乐万河谷发生冲突,中印双方各有死伤,但毕竟不算是全面开战,双方也恪守着“不使用热兵器”的底线,但这次印度增防边境的部队有所不同。
而这次赶往边境部署的印藏山地部队是印度几支王牌部队之一,素有“山地特种兵”的称谓,在身体素质方面要远高于印度同期士兵。从过去这个部队的装备来看,该部队偏重于单兵轻武器,以AK-47、VZ58、L1A1等自动步枪,SVD狙击步枪,FN机枪和INSAS机枪等为主。
去年六月中印发生冲突时,环球时报就曾评论,印度国内普遍认为印度军力比中国强很多,而这个认知建筑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曾一度拉拢印度排挤中国。加上印度国内新冠疫情一直没有消停,不排除莫迪政府会利用中印边境大做文章。
二、 中印鹬蚌相争,谁会渔翁得利?
美国。如果大家对2020年加勒万河谷中印冲突还有印象, 当时,6月23日美军的“罗斯福号”以及“尼米兹号”航母就曾在菲律宾海进行过演习,这个时间点是在中印冲突过后,是不是力挺印度?
2020年10月27日,美印第三次2+2的对话,签署了“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定”,而美方可以依据该协定,将卫星与感测等敏感资 讯分享给印度,透过美方提供的地形、航海、航空资讯让印度的导弹、巡弋飞弹等兵器准度提升。然而即便如此,印度始终没有放弃不结盟主义,所以美印虽有合作,但还称不上是盟友。
2021年四月份时,印、美、日、澳就曾四方安全对话,美更曾提出要组织类似北约的结盟方式共抗中国扩张。(说是共同结盟,实际上还是找其他的盟友意图收为“小弟”,但是印度自诩东方大国,当小弟是不可能的。)
中美之争就像比赛跑步的运动员,美国领先在前,中国紧追在后,美国已然筋疲力尽,所以需要靠其他国家来拖慢中国,获取更多的喘息空间。然而,美国又不敢跟中国正面开战。因为如果中美开战,美国本土经济将受到极大的打击。9月初美国财政部曾郑重警告美国债务问题,10月初则将债务延缓到12月。然而不管美国如何拖延还债时间,美国的财政已经支应不起任何大型的战争。
美国近年来不断地妖魔化中国,以“种族灭绝”、“侵犯人权”等无理言论制造舆论,希望集中所谓的“民主”阵营,想要孤立中国,这类希望让全世界害怕中国崛起进而对抗的手法,最终目的只是想要——借别人的手,打击中国,维持自己的霸权!
三、 龙象冲突是否有化解之可能?
当前世界局势,双方不打的理由,只要一个就足够:不要便宜美国!
中印本身都是世界大国、区域大国,如果说中国是现在即将超越美国地位的第二大国,那印度扮演的则是平衡世界局势的平衡者。如果印度跟中国打个头破血流,美国对印太的影响力也会增加,这对印度而言,吉凶未卜。
总结一下,对于这次印度增兵边防,我的看法是:在保持领土完整性的前提下,中国不必向印度不合理的领土分配要求妥协。中国不好战,但也不怕战。
随着中国的经济以及军事实力增加,中国对印度虽不主动开启战端,但需保持警惕,同时着重发展与南亚的经济、政治关系,以培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局面。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今天来看仍有吸引力。例如,共同开发争议区的自然资源,以经济合作加深两方了解,也有助于政治分歧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