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您好,这里是吉林省12320卫生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请您不要慌,慢慢说,看看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2月27日上午9时,当记者见到袁婧怡时,她正在岗位上不停地接着市民打来的热线电话。“从早到晚,市民的热线数不清个数,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安慰他们,用心去守护他们。”袁婧怡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99年出生的袁婧怡,是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在团省委发出支援省12320卫生热线的号召后,她立即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第一时间到岗工作。

袁婧怡和她的“战友”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支援省12320卫生热线的青年防疫志愿者一共有24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对于小婧怡来说,从报名参加支援卫生热线,到现在成为广大市民的心灵“安慰者”,她已经上岗工作了20天。
“在疫情初期,我们经常会接收到市民举报这样的热线,例如发现疑似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或者是从外省回来没有上报的人员以及疫情期间还在正常营业的餐饮、娱乐休闲等场所,大家都很紧张、焦虑。”袁婧怡表示,通过一通通电话,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到市民们真实的困境和心理问题,只有深入了解了才能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
工作中的袁婧怡
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省12320卫生热线愈发火爆,面对每天与日俱增的接听数量和24小时值班值守的工作强度,袁婧怡始终坚守岗位,经常因为怕上洗手间耽误工作而不敢多喝一口水,展现了一名青年防疫志愿者的担当与情怀。
“我感觉自己有点发热,会不会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刚才出去了,忘记带一次性手套了,会不会把病毒带回家?”电话那头是市民们不安的声音,电话这头则是袁婧怡温暖的呵护,中医学专业的她,通过专业知识为市民们开展心理疏导和防疫服务。
在此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难以断症的患者拨打卫生热线,想通过卫生热线电话寻求到更多帮助。面对这样的咨询,袁婧怡首先会安抚疑似患者的恐慌情绪,接着为疑似患者提供吉大一院发热门诊的问诊电话。这样一来,通过12320卫生热线,让有症状的疑似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更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解答他们的问题,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袁婧怡的母亲
“我的无悔坚守,这其中也有我妈妈的鼓励与影响。” 袁婧怡向记者介绍,她的母亲在2003年时是长春市非典指挥部的一员,曾连续42天奋战在一线没有回家。17年后,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袁婧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追随妈妈的脚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7年前的我只有4岁,什么都不懂,更不知道母亲的辛苦与使命。” 袁婧怡表示,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深刻领悟了母亲当年的执着,体会到了什么是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我是一名吉林青年防疫志愿者,我志愿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袁婧怡在朋友圈发布的一条消息,也是她的铮铮誓言。
吉林日报全媒体 记者:王超 编辑:赵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