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婧怡:在戰“疫”中發出溫暖的聲音

視訊加載中...

“您好,這裡是吉林省12320衛生熱線,請問您有什麼需要?”“請您不要慌,慢慢說,看看我能為您做些什麼?”……

2月27日上午9時,當記者見到袁婧怡時,她正在崗位上不停地接着市民打來的熱線電話。“從早到晚,市民的熱線數不清個數,而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安慰他們,用心去守護他們。”袁婧怡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1999年出生的袁婧怡,是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大三學生。在團省委發出支援省12320衛生熱線的号召後,她立即向組織提出申請,希望第一時間到崗工作。

袁婧怡:在戰“疫”中發出溫暖的聲音

袁婧怡和她的“戰友”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支援省12320衛生熱線的青年防疫志願者一共有24人,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4點。對于小婧怡來說,從報名參加支援衛生熱線,到現在成為廣大市民的心靈“安慰者”,她已經上崗工作了20天。

“在疫情初期,我們經常會接收到市民舉報這樣的熱線,例如發現疑似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或者是從外省回來沒有上報的人員以及疫情期間還在正常營業的餐飲、娛樂休閑等場所,大家都很緊張、焦慮。”袁婧怡表示,通過一通通電話,能夠更直接地接觸到市民們真實的困境和心理問題,隻有深入了解了才能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

袁婧怡:在戰“疫”中發出溫暖的聲音

工作中的袁婧怡

随着疫情的不斷變化,省12320衛生熱線愈發火爆,面對每天與日俱增的接聽數量和24小時值班值守的工作強度,袁婧怡始終堅守崗位,經常因為怕上洗手間耽誤工作而不敢多喝一口水,展現了一名青年防疫志願者的擔當與情懷。

“我感覺自己有點發熱,會不會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剛才出去了,忘記帶一次性手套了,會不會把病毒帶回家?”電話那頭是市民們不安的聲音,電話這頭則是袁婧怡溫暖的呵護,中醫學專業的她,通過專業知識為市民們開展心理疏導和防疫服務。

在此過程中,也會有一些難以斷症的患者撥打衛生熱線,想通過衛生熱線電話尋求到更多幫助。面對這樣的咨詢,袁婧怡首先會安撫疑似患者的恐慌情緒,接着為疑似患者提供吉大一院發熱門診的問診電話。這樣一來,通過12320衛生熱線,讓有症狀的疑似患者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讓更專業的醫護人員來解答他們的問題,確定他們的身心健康。

袁婧怡:在戰“疫”中發出溫暖的聲音

袁婧怡的母親

“我的無悔堅守,這其中也有我媽媽的鼓勵與影響。” 袁婧怡向記者介紹,她的母親在2003年時是長春市非典指揮部的一員,曾連續42天奮戰在一線沒有回家。17年後,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袁婧怡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追随媽媽的腳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7年前的我隻有4歲,什麼都不懂,更不知道母親的辛苦與使命。” 袁婧怡表示,通過這次志願服務,深刻領悟了母親當年的執着,體會到了什麼是盡職盡責、無怨無悔。

“我是一名吉林青年防疫志願者,我志願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袁婧怡在朋友圈釋出的一條消息,也是她的铮铮誓言。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王超 編輯:趙樹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