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一年一度的英超转会又告一段落,曼联球迷兴奋吗,气氛够激昂吗?近十年最出色的7号球衣主人C罗重返老特拉福德,再度为红魔征战。不过谈起转会窗,球迷们最关注的总离不开金钱,今届最瞩目的大概是阿斯顿维拉队长杰克·格里利什离开母队,加盟“蓝月亮”成为“一亿英镑先生”。但如果杰克·格里利什坐时光机回到二十年前,他的身价又会是多少呢?回到2001年时,当年世界公认的球王齐达内,身价为6600万英镑;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杰克·格里利什最多最多也只值3000万英镑(甚至更少?)。到底在20年间,球坛以至世界经济发生了什么事,令转会费暴升至疯狂的局面?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除了杰克·格里利什,今季转会窗其实还有不少球队都要大单,包括切尔西以转会费9750万英镑签回前锋卢卡库;曼联以7300万英镑签下多特蒙德小将杰登·桑乔;阿森纳以5000万英镑签下中后卫本·怀特等等。卢卡库曾经在2011至2014年效力切尔西,其后切尔西以2800万英镑将他出售到埃弗顿,相隔只有七年,就以接近1亿英镑回家,转会费升幅达3.5倍,大幅跑赢同期欧洲或英国经济。

我们经常说的转会费,可以说是一笔提前解约的补偿。职业球员一般会与球队签订一个年期的合约,但如果球员要在合约到期前离队,新球队就需要向旧球队支付“转会费”,当中其实并不包括球员在新球队中的薪酬和待遇等。转会费可以经两支球队协商,又或是新球队直接代球员赔上解约金,但由于普遍解约金金额通常十分高,例如皇家马德里前锋本泽马解约金为8.5亿英镑,因此一般都以协商解决。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翻看历史,全球第一宗的四位数转会费,是1905年,英甲联赛米德尔斯堡以1000英镑,即约现时的12.47万英镑,从桑德兰签入中锋阿尔夫·康芒(Alf Common)。而在2017年,世界最高转会费纪录已经由内马尔从西甲巴塞罗那转会至法甲巴黎圣日耳曼时,以1.98亿英镑打破。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实际上,转会费以前亦没有现在这么多,1995年自《博斯曼法案》取消了只能聘用欧盟内部球员限制,打开了国际市场竞争,转会费才开始上升。据FIFA转会费纪录系统,近10年全球转会支出超过380亿英镑,而英超更是最大市场,出手最大的前30队中,英超就占了12队,可见转会市场的上涨速度。

小编当然明白,球员身价绝对是以与球员技术、知名度、未来可塑性等挂钩,并非如商品般跟随市场共识而定。当然,不同联赛有不同本土球员限制,例如英超要求球队内一定要有最少8名本土球员,也导致英格兰户口价格急速上涨,例如本·怀特和马奎尔。但不知道读者们是否会与小编有同一疑问,为何球队现时更愿意以高价收购球员,一个球员值10亿rmb,看似收不回成本,根本只是“把钱倒进海里”的行为。最重要的是:钱从何来呢?

首先钱从何来,简单来说就是球队收入。如今的顶尖球队越来越有钱,原因之一在于发展迅速的转播收入。

据会计师事务所德勤的《2020年足球财富榜》(注:由于受疫情影响,小编采用疫情前数据以更准确反映正常情况),在2018/19赛季,前20大球队收入共有93亿欧元,当中转播费收入已经成为了最大收入占比,有41.12亿欧元,年符合增长有11%,亦是最大增速来源。商业收入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有36.79亿欧元。反而比赛日收入只占最少,只有14.92亿欧元。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转播费的巨大亦可从以下例子看到。英超2013至16赛季转播合约,三季转播收益达51.7亿英镑,英国国内占30.18亿英镑;2016至19的三季转播收益创纪录超过80亿英镑,当中英国国内占51.36亿英镑,而在2020年,英超的本土及国际转播收入就达42.36亿英镑。

现任皇家马德里教练安切洛蒂亦曾评论:“我想不止是足球,还有市场问题。当然市场价格越来越上升,有人卖、有人买,供求令价格转变。虽然转会费比起以前急升,但不要忘记电视转播费用也在上升中。这里没有古怪,只是球迷喜爱欣赏最高水平的足球赛罢了。”

由安切洛蒂的话可以看出,球队愿意以高价转会费追逐,为的其实是希望可以吸引人观看,特别是国际市场庞大,上升空间广阔,若成功出售转播权给更多国家,所带来的收入是可想而知的。

加上绝大部分欧洲俱乐部球场座位已经饱和,比赛日收入有限,要扩张座位亦十分困难,若球队能以球员展示出商业价值,开发商品和授权业务,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推出产品,亦可为促进球队收入可持续增长。以刚重回曼联的C罗为例,短短8天内,其球衣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87亿英镑,是基本转会费的14倍。

有比较就有伤害!格里利什竟然比齐达内贵?疯狂通膨的转会市场

德勤在报告中亦提到,作为一支球队,一直专注于对核心资产即球员,以及球场设施的投入,亦是能提升场内和场外表现的核心资源,支持球队赢得比赛,为球迷创造最佳观赛体验。而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要维持对场内投入增长,那就意味着必须要做出改变,而扩宽国际转播市场,看起来就是现今令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一步。而当收入增长稳定,亦意味球队需要投放更多资金到转会市场上“放长线,钓大鱼”,吸引更多球星加盟,保持成绩同时“吸睛”,以获得更高转播费收入,成为一个无限轮回。

常言道:“有钱不是万能的”,的确金钱足球并非必然成功,但在商业挂帅的球场上,“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上至主帅,下至球员,人才都总需要巨额资金招揽,10前年切尔西以破英超纪录的5000万英镑,从利物浦买下当家前锋托雷斯﹙虽然表现不济﹚;到10年后的今天,阿森纳斥5000万镑只可购入三狮新兵本·怀特。在连连上涨的球员身价之下,如何开源节流,同时不损实力,势成为所有球队必然面对的难题。

大家认为这个情况健康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