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书|杨小平品读韩诗: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

作者:彩色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h1>

▓ 杨小平

读书|杨小平品读韩诗: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

韩陈其诗歌集

熟读韩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挺难。这是拜读中国人民大学韩陈其教授的《韩诗三百首》(江苏大学出版社,2018)和《韩陈其诗歌集》(作家出版社,2020)之后的一种文化自信和创作直感!

韩陈其教授在美国纽约华美人文学会演讲的题目是《诗为人人,人人为诗》,这是何等的志向!豪气比肩五岳,才情兼具江河。韩先生在汉语研究中深耕四十余年,成果颇丰,却又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语言领域的探究中,通过诗歌创作又践行了语言理论。韩先生不是为写诗而写诗,他提出的象思维对于深入解读诗歌以及创作诗歌都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诗词经历了几千年风雨,融化了儒道释文化,何能遽然抛弃?唐代诗歌在古代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很大,这个从日本平安时代的小说《源氏物语》就可见一斑,书中多处引用白居易的诗歌。新罗旅唐学者崔志远在《双蹊寺真鉴禅师碑铭》中写道,“道不远人,人无异国”,这句话在去年疫情期间多次被中国人运用到援助日韩的物资上。外族都能以学唐文化、写唐诗为荣,而我们却视如草芥。当下所谓的各种流派的“新诗”,真的是五花八门,全然没有法度,好像夜市里刺眼的霓虹灯,分不清方向;又好像近年来流行奇装异服,裙子、袜子早已经没有了样子。

百余年来,一些仁人志士一直在为新诗的发展苦苦探索。梁启超最先提出“诗界革命”,但是他深刻明白“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因此,他把诗界革命的目标调整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闻一多也较早地看到了新诗的弊端,他在《律诗底研究》中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诗歌的传统特点,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认为诗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92—108页。]我们要展望诗歌的未来,还应当遵循诗歌的发展历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诗歌的变式,它们前后相承,无一不讲格律,只是宽严的标准不同而已。今天韩先生为我们搭建起一座桥梁,一座从从诗歌的源头《诗》《骚》出发,通向现代汉语新世界的桥梁。踏上这座桥梁,我们既能回顾汉语诗歌的蒹葭苍苍,又能展望未来世界的网络烂漫。汉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就好像从五言诗走到了七言诗,从近体诗走到了曲子词。韩式宽骚体则是新时代的新格律诗。

韩诗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象。传统诗歌评论中一直比较盛行辩论言与意的关系,主要是探讨言能不能尽意的问题。韩先生从象思维出发,阐述了文字背后的意与象的关系。这个象来源于汉字,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言意。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个象包含观摩、比拟的意思。《易》曰:“立象以尽意”,这个象哲学上用来表达人头脑中所构建的与客观世界相谐和的主观世界。韩先生曾模仿孔子赠子贡言提出,“其象乎!明象者,明己,明人,明事,明物,明心,明理,明诗,明文,明今,明古,明夷,明夏,明乎天下也”。可见,象是中国文化的DNA,要传承和发扬传统诗歌,就有必要了解其中的象。

韩先生认为,汉语诗歌是言—意—象的聚合体。受此启发,我们得出言是形式,意是内容,而象则是言意结合后形成的新境界。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诗歌的言包括诗歌形式本身,即每一句的韵律、节拍,还有字数限制等等,因为古诗都是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所以才能读起来朗朗上口。韩先生把形成于人头脑中的精神之象又分为印象、意象、大象,这又对王国维的境界说提供了新的解读思路,境界有大小,具体怎么体现的,通过象思维程序,主要是观象、取象、立象,就可以呈现出来。韩陈其教授不仅在释读古诗词时运用象理论,在具体创作中也运用了象理论,例如,在谈论《沪上观象行》时指出,“以观象而言,望天而观气象,立地而观景象,登楼而观万象!” 再看韩诗《耀天红月》:

读书|杨小平品读韩诗: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

耀天红月 IC photo

婵娟碧华兮凛凛飞红,

玄烛耀天之滚滚尘红。

明明红月兮红月如眉,

玄烛照天之娇娇娥眉。

红月明明兮红月如钩,

玄烛辉天之晶晶玉钩。

明月红红兮红月如眸,

玄烛煌天之柔柔情眸。

红红明月兮红月如环,

玄烛烛天之灿灿金环。

月红月红兮如如月红,

玄烛光天之天灯红红。

红月红月兮宝华红月,

玄烛华天之红红雪月!

婵娟碧华兮玩水弄潮,

玄烛烁天兮天海洋潮!

碧华婵娟兮弄潮玩水,

玄烛灯天兮冰镜天水!

这首诗记录了极为罕见的红月亮天文现象,首句先记录整体印象,第二到五句描述红月的形状变化,并且每一行前半句取其大概形状,后半句再放大细细描绘,体现了观景的距离遥远而通过想象好像置身其中。后两句由红月景色又联想到海潮与月亮的关系。全诗将红月比作玄烛,辞藻华美,回环往复,气势宏大,再配合宽骚体的语言形式,展现了自然景观本身,读起来又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一场壮观的世纪奇景。

总之,诗应该有诗的样子,尤其是汉语诗歌,古诗与现代诗并不能截然割裂,二者应该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才是真正遵循诗歌发展规律,文学、文化也是如此。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韩陈其先生为新诗定格律亦是诗界一大幸事。余虽不才,亦尽兴附和一首。

宽骚体•咏韩诗新风雅

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

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

古歌律绝兮诗体方备,

四五七言之形态纷华。

环肥燕瘦兮各有美妙,

意浑骨劲之倶怀孔嘉。

犹恐余脉兮难以存继,

才遣韩公之更衍新葩。

读书|杨小平品读韩诗: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

杨小平近影

【作者简介】杨小平,男,陕西澄城人。2020届江苏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诗词业余爱好者,以笔名“灞上阿平”在新浪博客尝试诗歌写作,所作《江城子》曾获江苏师范大学优秀网文作品三等奖。

读书|杨小平品读韩诗:诗骚双璧兮悬诸日月,风雅相映之振响荒涯世代有风雅,韩诗气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