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评论|在奋进中缅怀 在缅怀中奋进——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评论|在奋进中缅怀 在缅怀中奋进——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任弼时

在奋进中缅怀 在缅怀中奋进

——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汨罗融媒体评论员

2021年10月27日,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71年前的今天,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的任弼时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年仅46岁。

而在逝世的前三天的深夜,任弼时仍伏案工作: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台灯下摆放着许多药瓶,墙上挂着朝鲜战场的地图,他还在研究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局势。在地图上标了最后一个红圈,他随手把台历翻到新的一页——10月25日。这天清晨, 任弼时病情恶化,虽然全力抢救,但病情没有好转。两日后溘然而逝,走完了他为人民奋斗的一生。

任弼时逝世后,毛主席为他亲笔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叶剑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任弼时的一生短暂却光辉。他是热血澎湃的有志青年,17岁时离别家乡,奔赴苏俄,立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宏大志向;他是功勋卓著的优秀将领,驰骋疆场,运筹帷幄,34岁就进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领导层;他是英明睿智的开国元勋,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倾尽了最后一份心血。一步一个足印,在整整3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英勇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任弼时虽英年早逝,但其精神却影响至深。他以"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的"三怕"精神,"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百步"精神,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奋斗让"党的骆驼"的美誉永远留驻在人们心中,为党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时代的洪流里,镌刻成历久弥新、坚而不催的"骆驼精神"。

评论|在奋进中缅怀 在缅怀中奋进——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任弼时铜像

71年后的今天,在任弼时同志的家乡汨罗,任弼时纪念馆内,前来参观纪念的团队络绎不绝。人们颔首聆听,追思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重温共产党人的使命初心,感受古邑新城的时代魅力,见证弼时家乡干群合力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勃勃生机。

71年后的今天,我们共同缅怀任弼时同志,致敬"党和人民的骆驼"。

评论|在奋进中缅怀 在缅怀中奋进——纪念任弼时同志逝世71周年

骆驼精神是汨罗宝贵的精神财富。汨罗是弼时的家乡,汨罗人民是弼时家乡的人民。在这方传承着屈原求索精神、龙舟拼搏精神的红色热土上,伟人故事家喻户晓,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在人民的精神血脉。在"骆驼精神"的感召下,汨罗人民始终保持着"弼时家乡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负重前行,创造汨罗经验,彰显汨罗特色。从湖南省消灭荒山第一市到全国素质教育发祥地,从"一根扁担两箩筐,串乡走户收荒货"到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汨罗人民始终牢记先辈初心,不负时代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骆驼精神"如同日月之光,照亮汨罗人民前进的征程。

骆驼精神一直引领汨罗发展。任弼时的一生,是彻底的、忠实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正如朱德同志评价的那样,任弼时同志"树立了一个朴素切实、密切联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榜样"。任弼时的人民情怀、服务意识,正是汨罗党员干部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在"骆驼精神"的指引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县域实践中,汨罗大力传承"骆驼精神",彰显汨罗担当,交出汨罗答卷。屈子文化园成功开园、国际诗歌艺术周顺利举办,汨罗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城市建设"高颜值",园区发展高质量,精准脱贫高成效,文明创建高维度,交通建设高速度……牢牢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肩负时代重任,推进汨罗高质量发展,"骆驼精神"赋予汨罗人民强大的精神能量。

骆驼精神必将绽发新的时代光芒。骆驼精神,历久弥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党上下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中国共产党汨罗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如期举行,市委书记朱平波作题为《砥砺求索 团结拼搏 负重奋进 谱写 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号召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求索精神、龙舟精神、骆驼精神",砥砺求索、团结拼搏、负重奋进,为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懈奋斗。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市委书记朱平波再次寄语全市上下,心系人民再出发,坚守初心干事业,务实、高效、干净地为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廉洁奉公、不负人民,实干担当、奉献服务"为内核的"骆驼精神"正在成为汨罗党员干部服务人民、促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能。

任弼时同志一生为着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留下的骆驼精神光照华夏,浩气长存。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担子很重、任务艰巨,更加需要我们弘扬"骆驼精神",始终紧盯目标、始终吃苦耐劳、始终坚韧不拔,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更加坚毅、更有韧劲。我们可以这样期许:在这方诞生伟人的红色热土上,67万人民的美好生活必将应和汨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乐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