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爱的甘露
★沉心/撰文

天天挺忙,弄得心里总有怪怪的感觉,似乎老在发慌。下班时,看手机,微信里有条信息,告诉说我们的黄老师找到了,但因为老人有点耳背,就细心附上老师女儿的手机。
便马上打过去,她在下班的路上。告诉了老师的号码,说如果手机在口袋,电话铃的响声,他不一定能听到,要么她到家后再给我打过来。
等了一会儿,想想还是拨通了老师的号码。说上名字,老师还记得,很是激动。
一晃,已过去三十多年。黄老师从江苏下放到我们乡中学,说是中学,只有三幢小平房,开着三个班。老师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上海的、合肥的、南通的,也有从县城高中一毕业就去代课的。
我们和老师日夜在一起,感情都十分融洽。那位来自上海的年轻老师,常给我找些超出教材的古怪难题,若上体育课,我俩会扒在学校土操场边,他用木棍在土地上写题,我再用木棍求解。后来,才知道那就是现在的奥数。
黄老师教语文,厚厚的眼镜后面,闪烁着深邃的眼神,说话常常严肃,有时表情又十分慈祥。上课时,老师那一手遒劲有力、端庄有致的粉笔板书,至今还留在脑海中。
那时还没自行车,若是家长要孩子在家做农活,或者是学生调皮自己逃课,黄老师会步行五六公里,找到学生家中,耐心地做家长和学生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把学生劝返上课为止。
当时,哥哥在县城上高中,家里生活极其贫困。记得有一次,实在没钱交学费,学校让回家砍柴送到学校,兑换学费也行。黄老师没让我离开,鼓励说安心上课。后来去学校会计那交学费时,才知黄老师帮缴纳过了。他工资也很微薄,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要按时给启东老家寄钱。
后来,老师落实政策回启东教书。我上高中又服役再上军校,一直再没见过,只是写信。“你最后一封信中,还寄了张照片。”老师这么说。写着写着,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是我单位来回调动,还是老师调动了单位,突然通信就中断了。
以前没有电话号码,更没手机。通信断了,就没了音讯,多少年来,有朋友到那边去,也托了不少人帮打听,总没线索,他们要么去办事要么去探亲,大家都忙,可以理解。
还要感谢如今发达的通讯,有了微信,偶尔在一个工作群里问那位同仁,他一口答应,一定帮打听,若有消息,马上就回话。这位未曾谋面的同行,哪天相见,真要好好敬他几杯!
光阴似箭,转眼就是几十年。高兴的是,感觉老师的声音还没有变。聊当年,又说九十年代去过我们家乡,现在还想再去看看……
时间过得好快,当年的老师年富力强,如今,老师女儿说,她的孩子都已在南京一所知名高校读大四,会常来南京的,哪天就把老师也带来,我说那太好了!
忙点,有事可做应该就是好事情。压力,有时也会让人烦闷。好在生活中总能寻找到不一样的快乐,听到老师的声音,开心过后,浑身轻松,这是因为心里得到了幸福。
每个人,都应该感恩帮过自己的人,因为他让自己获得爱与信任。既然联系上了,哪天有空,我应该先去拜访老师。祝福老师身体健康!爱就在身边,如上帝般,虽不曾见,却能感受到爱的甘露……(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