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2的魔法》探讨爱与亲情的真谛

作者:光明网

作者:曹雪盟

“当回忆成为唯一的纪念,你愿意付出什么,带回记忆中的人?”最近上映的皮克斯动画电影《1/2的魔法》,是一部令人笑中带泪的温情之作。

一直以来,皮克斯都擅长在影片中建构一套完整、新奇、自洽的世界观。在《头脑特工队》里,以接纳不同情绪来讲述个体成长;在《玩具总动员》里,以玩具的故事来映照人生变化;在《寻梦环游记》里,以遗忘来讲述生死。

新作《1/2的魔法》的设定,同样新鲜迷人。这是一个由精灵、独角兽、半人马、美人鱼等神奇生物组成的世界。在这里,魔法本来存在于现实中,却因为人们对科技的日渐依赖而被逐渐遗忘。内向腼腆的精灵伊恩在16岁生日这天,收到了早逝的父亲留下的礼物——一个可以把父亲召回24小时的魔杖。但由于操作失误,他和哥哥巴里只变出来了父亲身体的一部分。于是,为了在一天之内找到把父亲的身体全部变回的办法,兄弟二人开启了一段冒险之旅。

影片采用了传统公路片的框架,将大部分故事聚焦于伊恩和巴里的冒险旅途。影片的英文片名“Onward”,鲜明地传达着这是个不断“向前”的故事,既是不断前进的探险之旅,亦指代旅程中的人生成长。在影片中,“向前”并非一脚油门到底的一往无前,也不是无所畏惧的勇往直前,而是在懊恼与释然、自卑与自信、胆怯与勇敢、抵触与接纳中不断换挡变速,在一次次解决难题、闯关夺隘中实现情感包袱的卸下,完成与过去和自我的和解,领悟爱与亲情的真谛。

不难看出,皮克斯此次依然将故事核心聚焦于最擅长的“亲情和成长”主题,就像影片宣传语说的那样:再伟大的魔法,也比不上家人的爱。与此前的作品不同,《1/2的魔法》的创意来自于导演丹·斯坎隆自己幼年丧父、与长兄相伴长大的经历。他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片中精灵弟弟伊恩的身上。由此,浓烈的情感指向也就成为这部影片的突出特点。

从脆弱、怯懦、敏感,到自信、勇敢、坚强,伊恩经过冒险实现的个体成长与自我重构,是影片的主线。在学开车时,伊恩因犹豫不决、胆小害怕而迟迟不能完成并道,最终驾考失败;而兄弟二人踏上寻找宝石之路后,伊恩在千钧一发之际克服了恐惧,终于成功并道。那一刻,伊恩完成的不只是学会开车的技能,更收获了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毅然决然的魄力,实现着性格的不断完善和内心的成熟成长。

对伊恩来说,寻找魔法,变回父亲身体的旅程也是重构自我的过程。他身体中潜藏的魔法因子逐渐被唤醒,在危机关头自如地使出种种咒语。每一次点亮魔法,都意味着他在完善着自我拼图中的一块。如果说片中的魔法是对冒险精神、好奇心、信念、勇气等纯真美好的情感特质的隐喻,那么不断收获魔法技能即不断靠近真正的自己,寻回这些隐藏的光亮。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亲人的逝去?如何在经历失去后,开启新的人生旅途?彻底告别与深切怀恋是否可以共存?在讲述成长的命题之外,《1/2的魔法》实则在这个关于“寻回”的故事中探讨了“失去”的意味,探究“生死”这一人类的共同母题。

曾经的伊恩每日生活在对父亲离开的伤感中,穿着父亲曾经的帽衫,默默在房间收听父亲的录音并假装对话,在备忘本上写下一条条想和父亲实现的心愿……他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情绪中,不在意周围人的关心、关爱。而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为复活父亲的执念,他成为可以运用魔法打败恶龙、赢得宝石的勇士。化悲伤为行动,把死去的亲人当成生活的动力,这是伊恩后期改变的根源。

然而皮克斯并没有将故事的落点停留于此,而是笔锋一转,让伊恩最终将与父亲相见的机会留给了哥哥,自己则与恶龙战斗,为他们创造时机。这是因为,伊恩经过重重冒险,终于意识到自己那些开车、投球、跳舞等诸多愿望,其实早已与哥哥巴里一起完成,哥哥就是那个一直陪伴他的“如父兄长”。在这样的恍然大悟中,伊恩对哥哥曾有的不解、抱怨、愤怒也就得到了和解。

在讲述如何面对逝去亲人的同时,影片也完成了另一层情感的讲述: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对父亲的想念,结束于对以哥哥为代表的亲人之爱。《1/2的魔法》用一个童话故事,提醒着人们“不如怜取眼前人”的道理。每一个踏破芒鞋执拗寻找过去的人,当你“尽日寻春不见春”的时候,在你忽略的身边,也许却是“春在枝头已十分”。

华莱士·史蒂文斯用“chiaroscuro”一词——直译为“明暗对比”——强调阴影才能让亮堂堂的东西更有力量。好的童话也是如此,用理想和明媚照进现实世界的多变与复杂,以其鲜妍吸引着孩子,也因其深意让成人感喟。与皮克斯的多部作品相比,《1/2的魔法》水准平平,例如对诸多问题浅尝辄止的触碰、对父亲形象的工具化处理等,但它提供了一个窗口,珍视美好并直面真实。(曹雪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