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编者按:

川菜之所以有大量食客拥趸,在于它的不墨守成规,善于吸收全国烹饪技术的长处,又严格保持自己的川菜特色。

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川渝地区历来优质食材丰富,饮食业也涌现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其按区域划分,历史上有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五个帮派,每个帮都有几味独领风骚的美味佳肴。

NO.1 成都帮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图为:回锅肉 来源:文旅成都

因处长江上游川江的最上段,故历史上也称上河帮。川菜以成都风味最为有名,主要特点是清、鲜、酵、浓并重,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带江草堂鱼等名扬天下。成都帮川菜制法多样,采用煎、炒、烧、煸等烹调方法,选料范围广泛而多禽蛋鲜蔬。每物各献一性,每盘各成一味。集中用味而突出主味,收汁浓味,保持原味,辅以佐味,菜重本味。对不同的菜品,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务使其色、香、味、形俱佳。

NO.2 重庆帮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图为:重庆火锅 来源:重庆发布

因相对上河帮而言,处川江下段,故又名下河帮。重庆菜能与成都麻婆豆腐叫板的大众食品首推火锅,在重庆,几乎到处都是火锅店。重庆的菜式以麻辣见长,相较于成都帮菜式口味更重。如水煮肉片、干烧岩鲤、蚂蚁上树、毛血旺、辣子鸡等,都偏麻辣。但抗战时期大批外地人迁渝,使重庆帮受到影响,在配质、配色、配形上有所创新,从而比较讲究味道的调配。如家常味、鱼香味、豆瓣味、荔枝味、酸辣味、五香味、姜汁味等,多达20多种,迎合下江人的口味。同时讲究味的变化,综合用味而突出主味,烹制一个菜,可以将麻、辣、酸、甜、咸五味调料都放入其中,只把握数量多少,即可调制出多种风味。如怪味鸡、鱼香肉丝、豆瓣鱼,口感就不雷同。

NO.3 大河帮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图为:乐山甜皮鸭 来源:乐山发布

大河帮指长江上游乐山、宜宾、南溪、江安、泸州这一带川南片区,在烹制手段上,煎、炒、爆、蒸、烧、煮并重,以小煎小炒见长。在味型上,擅长用红油,风格上酸、甜并重。最著名的名菜是苏东坡家乡眉山的东坡肘子,好些外地人都慕名而去。乐山的周鸡肉、甜皮鸭,夹江的苦笋肉片、蒜泥田鸡,宜宾的燃面、富油黄粑、叶儿粑,江津的江津肉片、江津酸菜鱼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大河帮代表。

NO.4 小河帮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图为:张飞牛肉 来源:四川非遗

主要是指嘉陵江流域的中游及涪江、渠江及川江北地区,特别是川江阆中一带。以民间菜“九大碗”中的芙蓉蛋、豆皮蒸肉、坨子肉、扣肉、炒杂办、原汤酥肉而见长于世。牛羊肉菜品较多且较有影响,如顺庆羊肉、阆中张飞牛肉、达县灯影牛肉等。此外,南充的顺庆羊肉、川北凉粉、三台的豆豉盐煎肉,遂宁的红苕泥,都是小河帮别具一格的风味名吃。总体上看,这个地区烹饪亦南亦北,川味特色本身并不鲜明,辛辣指数明显比川南的自内帮低,也略比上河、下河帮低。

NO.5 自内帮

三河视点 | 五大派与双城经济圈的一口锅

图为:自贡冷吃兔 来源:自贡网

这个帮派的名字最好记,就是“自贡+内江”的简称,它涵盖的范围是自贡、内江、资阳等沱江流域的川中地区。自贡菜可是出了名的“辣”。所以自内帮的特点也同样“好走极端”,讲究“香、鲜、辣”,味道强烈,挑战食客的味蕾极限。但是与下河帮的重庆菜偏向麻辣不同,自贡菜追求的是鲜辣、香辣。至于菜品方面,火边子牛肉、自贡冷吃兔,资中和内江的豆瓣鱼、球溪鲢鱼,富顺的豆花等,都是自内帮的代表菜品。

川菜之所以有大量食客拥趸,在于它的不墨守成规,善于吸收全国烹饪技术的长处,又严格保持自己的川菜特色。不管是哪一帮派,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踏踏实实从优质食材做起,讲究口味和品味,不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舌尖上的享受。

大数据主张认为:辐射双城经济圈的五大流派的川渝菜系,把麻辣鲜香四个字烹炒得淋漓尽致。这个味道,既是独树一帜的川渝味道的演绎,也是百河归海的中国味道的缩影。在双城、双圈、双子星的蓝图上的这一口锅里,博弈、协同、轴心、圈群的美学正在沸腾!

作者:徐诺

编辑:丁露、韩益

部分资料采自:百度百科、中信书院、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