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密苏里号见证日本投降的五位中国记者代表,皆是抗日新闻战线精英

密苏里号见证日本投降的五位中国记者代表,皆是抗日新闻战线精英

1945年9月2日,停驻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仪式,世界各同盟国派出了代表参加,中国国民政府也是派出了代表团。中国受降代表团以徐永昌为团长,另有五位军人出身的代表为团员,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另外地,还有多位中国记者登上了密苏里号,将这一知名历史时刻记录,并通过媒体传播到了中国各地。

朱启平(1915-1993)

密苏里号见证日本投降的五位中国记者代表,皆是抗日新闻战线精英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就读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朱启平决心放弃医生事业,转而攻读新闻专业,七七事变后,朱启平南下转入复旦大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启平前往重庆,曾经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任过职,1940年,朱启平成为《大公报》的记者。1944年,朱启平被安排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

1945年9月2日,朱启平以《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身份登上“密苏里”号战舰,见证了受降仪式的全过程。他为此发表的长篇通讯《落日》,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影响,被称为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朱启平被任命为驻美特派员兼驻联合国记者。1949年,他没有跟随弟弟们的脚步前往台湾,而是留在了内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启平参加创办了《英文参考消息》,曾经参加过赴朝慰问团,后又被任命为香港大公报驻京记者。

后来朱启平曾一度受到冲击,1979年得以平反,1990年朱启平移居美国,于1993年去世。

黎秀石(1914-2007)

密苏里号见证日本投降的五位中国记者代表,皆是抗日新闻战线精英

黎秀石,广东省南海市人,他的祖父曾经到过美国谋生,回国后开过照相馆,因而家里还算殷实。

1931年,黎秀石考入燕京大学,读的是医科,一年之后,他转入到新闻学院。在校期间,他深受新闻学院各位名师的影响,毕业以后,黎秀石回到广州,先是在《广州英文日报》任职。

七七事变以后,黎秀石前往香港,在《士蔑晚报》和美国合众国际社香港分社任职记者,期间,报道了不少有关抗日战争的资讯。香港被日本占领后,黎秀石再次回到广东,后又前往桂林,出任了《大公报》桂林版的编辑。

广西沦陷后,黎秀石被安排前往缅甸当战地记者,之后他又辗转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战区,采访盟军与日军作战情况。1945年9月2日,黎秀石作为《大公报》记者登上“密苏里”号战舰,见证了受降仪式的全过程。

1950年,黎秀石从英国回到国内,他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等任职,于1986年退休。2007年,黎秀石因病在广州去世。

曾恩波

曾恩波,广东高明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29年毕业以后,曾在香港《中外新报》、《南华早报》任职记者。

1941年后,曾恩波进入在重庆中央通讯社英文部工作,1943年,他被任命为中央通讯社驻东京分社主任。1945年9月2日,曾恩波作为中央通讯社记者登上“密苏里”号战舰,见证了受降仪式的全过程。当时军舰上只有一台发报机,通过抓阄,他成为“密苏里”号上第一个发出新闻电报的记者。

1952年后,曾恩波去往台湾,任职过台湾“中央通讯社”英文部主任、副总编辑兼《纽约时报》记者、西欧分社、香港分社主任、香港时报社董事长等职,其他具体事迹不详。

陈博生(1891-1957)

密苏里号见证日本投降的五位中国记者代表,皆是抗日新闻战线精英

陈博生,字渊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早年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在日本期间,他与李大钊结识为好友。1916年,陈博生回到国内,进入《晨报》任职。

1918年,作为《晨报》特派员,陈博生被派往日本,进行访问。1919年陈博生回到国内,以“渊泉”为笔名,积极向国内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他又以《晨报》特派员身份被派驻往英国,是中国报界首位驻欧洲特派员。

1922年,陈博生回到国内,1924年,他因抨击冯玉祥所部而被通缉。1928年,《晨报》停刊后,他前往东北,任职《民言报》主笔,因受张学良赏识还任职过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顾问。

抗日战争时期,陈博生曾任职过中央通讯社总编辑,还是《中央日报》(重庆版)社长兼主笔。1945年9月2日,作为中央通讯社代表,目睹了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受降仪式的全过程。1949年后,他去往台湾。1957年,陈博生在台湾去世。

宋德和(1911-1969)

宋德和,祖籍广东,出生于美国夏威夷,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获得过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职过《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和摄影师。

1939年,宋德和进入中央通讯社工作,成为一名英文编辑。之后,他被派往缅印和太平洋战场,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战地记者。1945年9月2日,作为中央通讯社代表,他目睹了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受降仪式的全过程。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宋德和曾被任命为中央通讯社东京分社主任。1950年,宋德和辞去职务,与校友创办了泛亚通讯社。1969年,宋德和在香港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更多精彩历史内容尽在夜狼文史工作室历史专栏: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