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这是东汉时期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说过的一句话,能够让著名文学家都折服的这个王公孙是谁呢?他就是东汉末期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王仲宣。虽然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这个才子,但是直到最近两年我才知道,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王粲居然是从菏泽巨野走出的。而加深我对王粲了解的地方不是菏泽,而是距菏泽千里之遥的古城襄阳。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湖北襄阳古城景区分布图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襄阳仲宣楼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字仲宣,出生于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期曾任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期任司空,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曾祖父和祖父都位列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当时著名的政治人物。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王粲是山阳高平人。山阳是指当时的山阳郡,高平指高平县。山阳郡还叫过巨野郡、山阳国和昌邑国,其治所位于现在的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村。高平县隶属于当时的山阳郡,晋泰始元年(265年),以山阳郡置高平国。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明万历年纪《兖州府志》中关于王粲的记载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清乾隆年间《曹州府志》中关于王粲的记载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清道光年间《巨野县志》中关于王粲的记载

不论是明万历年间的《兖州府志》还是清乾隆年间的《曹州府志》、道光年间的《巨野县志》中均有王粲及其曾祖王龚、祖父王畅、父亲王谦的记载。

王粲出生于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同样也是在那一年,蔡邕的女儿,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女蔡出生。出生于名门世家的王粲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文学的异常天赋,所以当蔡邕看到少年的王粲时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王粲就已经和才女蔡文姬很熟了。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雕像和仲宣楼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雕像

王粲十七岁的时候,当时的司徒想征辟王粲为黄门侍郎,考虑到当时天下局势混乱,王粲没有应征,而是南下去投靠了老乡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在荆州的王粲同样投靠了曹操。因为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王粲深得曹氏父子的信赖和佩服,很快就被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丞相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王粲被任命为侍中,成为曹魏王国的幕僚之一。王粲不但在政治上得到重用,因为文学方面的成就,他和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也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平时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仲宣楼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爵魏王。十月,发兵南征孙权,作为曹操的幕僚之一,王粲跟随曹操一同南下。第二年春天在跟随曹操返回冶城的途中,一代才子王粲因病溘然长逝,时年四十一。在邺城的曹丕得知王粲病逝后痛心不已,亲自率众文士为其送葬。因为王粲平时有一个癖好听驴叫,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和一众文人一起学着驴叫为王粲送行,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王粲《登楼赋》

襄阳古城东南角的城墙之上,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楼阁,这就是和武汉黄鹤楼、晴川阁、岳阳的岳阳楼一起并称“楚天四大名楼”的仲宣楼,因纪念粲在此作《登楼赋》而得名。王粲从家乡山阳郡来到南方投靠同乡刘表。在襄阳的王粲并没有受到刘表的赏识,所以王粲一直郁郁不得志。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山河破碎,乱世纷争,自己有家不能回,只能在他乡飘零,这种壮志难酬的情感让他十分难受。在一次登临城楼的时候,极目四望,一首《登楼赋》有感而发。后来襄阳人民为了纪念王粲所作《登楼赋》,将王粲登临的那座城楼取名仲宣楼。因为王粲曾在这里作《登楼赋》,所以后来历朝历代的许多文人骚客也都竞相前来登临仲宣楼,他们借此或咏史怀古,忧世念民,或借景抒情,思乡明志,一时之间仲宣楼成为襄阳城中一座文化名楼。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仲宣楼也叫王粲楼,位于古城东南角。明万历年间,襄阳知府周绍稷在这里修建了东南角楼,为了纪念王粲所作《登楼赋》而将其命名为仲宣楼,并请自己的朋友王世贞作了一首《仲宣楼记》。因为战火等原因,仲宣楼后来被毁。清雍正年间襄阳副史赵宏恩在遗址上重建仲宣楼,乾隆二十五年襄阳知府胡翼重修,重修后的仲宣楼在不久后再次毁于战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仲宣楼是1993年当地政府在仲宣楼遗址上恢复重建的。高十余米的仲宣楼分为城墙、城台和主楼三大部分,和湖北武汉黄鹤楼、晴川阁以及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楚天四大名楼。

明末文人区大相在来到襄阳后登上新建不久的仲宣楼,写下了一首《襄阳仲宣楼》:

漂泊依刘日,悲凉作赋年。无家浮汉水,有客忆秦川。

乡国浮云外,江湖落雁前。逢时虽异感,怀土共凄然。

而在更早的大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甫为了寄别剑州刺史前往荆州,写了一首《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的诗作,在里面同样提到了仲宣楼: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从山东巨野走出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之一

仲宣楼虽然是近年来重建的,但是在这里你仍然能够感受到襄阳这座古城所散发出来的历史气息,能够感受到这座楼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王粲虽然只是襄阳这座古城的一个匆匆过客,但是这座楼却让历史记住了王粲,让襄阳人民记住了王粲,也让我这个王粲的家乡人重新认识了王粲。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