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穆王出征--“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局面的出现

作者:菜鸟学历史

周王朝衰落的起源,显然与周穆王征讨西北部落--“戎狄”有重要的关联。

在西周,西方的戎部落与北方的狄部落一样,都被西周王朝视为落后的异族。在一些古文献的记载中,戎、狄部落远离西周王城,世代居住在周朝九州之外的荒远地区,比蛮夷部落还要落后。其实,从现在的考古发现可以得知,他们居住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偏远,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戎狄文化遗存

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周朝,无论是蛮夷还是戎狄,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们都远离王城,与中原的礼仪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在强大的周王室要求下,蛮夷戎狄需要定期向周王室上贡据《国语》记载,蛮夷部落每六年进贡一次,而戎狄部落的首领则只要终身朝贡一次即可。

在周公制礼作乐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分封宗法制度后,周朝真正成为礼仪之邦,物阜民丰,文化昌明,受到许多边远少数族的羡慕和尊崇。戎狄部落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羡慕中原的礼仪文化,在周朝的影响下,他们也渐渐接受了一些礼仪文化,以此与周朝和平相处。

周穆王出征--“戎狄交侵,暴虐中国”局面的出现

内蒙古乌海市卓子山岩画

然而,周穆王好大喜功,他很随意地就要打破这种平衡,打算进一步控制戎狄。当周穆王出征戎狄时,祭公谋父极力进谏,认为戎狄部落一直遵守周朝先王的要求,天性专一,遵循旧德,而周穆王的出征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能直接导致周朝统治出现危机。即便胜利了,周王朝也只能落个失德的名声。周穆王不听劝谏,率大军出征。事实是,在耗费了大量的军力后,周穆王只带回四只白狼、四只白鹿,而戎狄部落从此不向周朝供奉,断绝了与周朝的正常往来。

周穆王的统治,在古书里评价就是“荒服不至”,所谓“荒服”就是臣服于周朝的周边这些少数民族。

周穆王西征之后,戎狄部落反而更加强大,反过来不断侵扰周朝,出现了“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以为苦。周穆王死后,依次即位的是共王、懿王、孝王、夷王,他们被称为中期四王。中期四王仅能守成,周王朝的对外政策由主动进攻,变为以防御为主。

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外部祸患更具杀伤力的隐患正在不断加强,周朝的内部出现了危机。

西周王朝本来对各诸侯国国内的一些政治问题管得很多,超过人的想象,比如说继承权等这些问题都要管。可是后来越管越不行了,王朝的势力越来越弱,这样就造成了分裂的重要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