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作者:C叔聊历史

今天我们讲讲周穆王。

《盗墓笔记》可能大家都看过,用一句话概括8本小说,其实挺俗套,就是一群人找长生不老配方的故事。

而这长生不老配方的源头,就要追溯到一本奇书:《穆天子传》。

公元280年,司马家早已取代曹魏,蜀国已经灭亡,晋军直抵东吴腹地,统一天下近在咫尺。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有一个人却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盗墓。

他叫不准(念否标),是一名盗墓贼,在盗墓届有些小名气,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在官府忙着准备统一大典的时候,他看中了汲郡的一块古墓。盗墓过程并不困难,结果却让人失望,这墓里除了大量竹简,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他手下问他:老大,这把亏大了啊,这批竹简要不要带走?

不准骂道:那么多竹简,你想考研啊。

当不准从古墓中出来的时候,他看见即将升起的太阳,将群山渲染出一轮金边。对于常年在夜间作业的不准来说,难得看见一次太阳,当他再次走向黑暗的时候,绝不会想到,这次盗墓将成为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考古领域关于中国文化有四大发现,分别是殷墟的甲骨文、敦煌的藏经洞、孔子旧宅的《尚书》《论语》、最后一个就是汲冢竹书,也就是不准盗的这个墓。

不准当时没有留意的竹简,现在叫《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记录了从夏以来一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所灭,然后接以晋国历史,到三家分晋,补充了《史记》里模糊不清的500年历史。

这批竹简记录了无数帝王将相,但其中有6篇却是单独记录一个帝王的,那就是《穆天子传》。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穆天子的传说</h1>

《穆天子传》为什么牌面那么大?因为一个字,神。

穆天子是西周第五代天子,也就是周穆王,按说也不过是历代周天子中的一个,但就因为《穆天子传》,周穆王一下子成了中国历代帝王里最具有神话色彩的一位。

《穆天子传》里面记载,周穆王曾经去过昆仑,还见到了西王母。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神话传说,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灵,曾经给过羿一颗不死药,结果被她老婆嫦娥吃了升天了,留下羿一个人。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我们讲讲周穆王。

周穆王不远万里到了昆仑,在一个叫瑶池的地方两人相遇了,《穆天子传》记录两人离别时说的话:

西王母说:“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回答:“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看起来挺暧昧啊,但是西王母是神,周穆王是人,所以后人就开脑洞,西王母偷偷教了周穆王长生不老之术,以便双方感情能长长久久。

但是呢,你仔细看这段对话,就像一对小情侣在机场分别,男的要出国读书,两人相拥而泣,依依不舍,临了,女的问,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男的说,三年以后一定回来找你。一般情况,这段恋情基本就要黄。

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后来李商隐就写过一首诗,叫《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是说周穆王不专情的,白居易就从另一角度抨击,他也写过一首《八骏图》: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你看,有说周穆王是渣男的,有讽刺他玩物丧志的,有说他长生不老代代轮回的,以后如果搞中国神话宇宙,周穆王单独拍个电影,应该没问题。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穆王西行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周穆王的挑战</h1>

周穆王有一种帝王难得的特质,那就是:冒险精神。

假如他生在大航海时代,很可能就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话说回来,周穆王的继位,其实很突然。他老爹周昭王,为了国家的铜矿资源,大半辈子致力于南方稳定,三次南征,总算是把局面稳住,结果意外碰上地震,掉水里淹死了。

关于周昭王的故事,请看历史剧第四集:周昭王:一个想过安稳日子的天子是如何渡过非同寻常的一生的?

不仅如此,和周昭王一起出意外的,还有西六师,也就是全国一半军队跟着一块没了。

所以周穆王上台伊始,就明白要休养生息,开源节流。

那么,为什么周穆王突然要去西行呢?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关于周穆王西行的原因,《列子·周穆王篇》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说西极之国来了一位化人,水火不侵,移山动土,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周穆王给他美酒佳肴招待,又让美女舞者作陪,但这位化人还是觉得不够档次,就在周穆王疑惑的时候,化人拉着周穆王一起直入云霄,到了化人的宫殿,原文描写是:

“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

这给周穆王种上草了,由此才想着西行。

不过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浪漫,穆王12年发生了一件事,西周的老朋友犬戎部落没有按规定进贡。周穆王决定北征,但遭到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觉得犬戎是五服之外的小部落,几年才来进贡一次,少一次也无所谓,没必要劳师动众。

大臣这样说也有道理,昭王前车之鉴,现在国家好不容易恢复,万一再出个意外就麻烦了。

但是周穆王决议要出兵,因为他想的更远。

首先,犬戎这个地方,盛产马匹,可以说拥有重要战争资源。西周时马镫还没发明,所以还没有骑兵,但因为有战车,所以也需要大量马匹。

其次,前几代天子,都致力于控制住东边和南边的铜矿、锡矿资源,而北边和西边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了,那里究竟发展成什么样了,很有必要看看。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要素,就是一名外援,这名外援可以说对整个西行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谁?我们先卖个关子。

好了,穆天子的西游记,终于正式提上日程。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西行的秘密</h1>

天子出巡,当然不能师徒四人就出发了,而需要万全的准备,我们来看看天子的豪华队伍。

首先是规模,和天子同行的还有西六师,那是接近两万人的军队,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人去呢?理由很简单,毕竟到人家地盘上,听话的,那“巡”一下就完了,碰到不听话的,就直接“征”了。

其次是装备,周天子的座驾是八匹宝马,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骏”。后来成为许多画家都画过《八骏图》,尤以徐悲鸿的《八骏图》最为出名。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最后是随从,给周穆王驾车的车夫也很有来头,分别是,造父、参百、耿翛、芍及。其实天子座驾有两辆车,每辆车一个主驾驶,一个副驾驶。我们专门要讲讲造父。

造父师从著名老司机泰豆氏,有个成语叫“造父学御”,讲的就是泰豆教导造父,要学驾车,先学走路,比喻学习最重要的是学基本功。

另外造父不但开车开的好,八骏里的盗骊、华骝都是造父千辛万苦找来的。因此得到周穆王的赏识,赐姓为“赵”,繁体字“趙”,就是走和肖,也就是亲近之人。所以姓赵的朋友注意了,这位造父就是“赵”姓的始祖。

准备周全以后大部队就出发了,大军往北渡过黄河,经过几个部落的补给,很快就到了犬戎地界。犬戎一看大军来了很识相,马上就盛情接待了周穆王,不管出于真心还是迫于压力,犬戎供马的问题看来是解决了。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但是周穆王的大军没有回头,继续北上,到达了一个叫䣙(peng)人国的地方(位于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以西),䣙人国是由河宗氏统领,说起来,河宗氏还是传说中的河伯冯夷的后代。在䣙人国的都城,周穆王和一个老朋友相遇了,他就是䣙人国的国君,柏夭。

我们前面说,周穆王西行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就是柏夭。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人在分析周穆王西行的决策时,会说因为有强大的军队,国力强盛等等,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向导。

我们先来讲一个问题,你到一个陌生地方旅游,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名导游。导游可以给你讲解风土人情,同时也是翻译,还需要帮你解决食宿问题。

周穆王他们可不是几十个人的团队,而是两万多人的大部队,这人生地不熟,又可能有潜在敌人,扑街概率太高了。

柏夭是当地人,经营西域多年,对西域的政治、经济情况了如指掌。另外他精通多门西域语言,可以同时担任翻译和外交使者。

有人可能问了,西周自己没有翻译?为什么周穆王那么信任一个外族人?

西周当然有翻译,其实西周专门有个官职,叫“舌人”,就是负责翻译的,但那是普通官职。当时规定各诸侯国的舌人,每七年到宗周来定期培训。

柏夭的身份尊贵,所以很大可能,柏夭是主动来宗周学习的,并且在那时得到了周穆王的赏识,而相比于列子里的“化人”,柏夭才更有可能给穆天子种草西域的异域风情。

另外,柏夭不但业务能力出众,也深深懂得政治游戏怎么玩。当时穆王西行很多大臣反对,现在犬戎都搞定了,劝穆王回去的声音又大起来了。于是柏夭凭借自己是河伯的后裔,帮穆王占卜了一下,《穆天子传》记载:

“帝曰: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语晦。”

就是说,天帝让你继续西行,去昆仑,接受天帝赏赐的宝物。这下没人敢反对了。

当然,柏夭撺掇周穆王西行,也有自己的算盘。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我们接着看周穆王的神奇旅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周穆王和西王母</h1>

话说从䣙人国开始,柏夭就主动担任起导游兼地陪的活,不但负责讲解当地风土人情,还要安排两万大军的食宿餐饮,可谓是劳苦功高,为此,周穆王也没有少赏赐他。

他们一路向西,经过昆仑之丘,到黄帝的宫殿打了卡,又登上了舂山,看了一次动物大迁移,接着来到了舂山脚下的赤乌国。

在赤乌国他们一行人受到热情款待,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原来赤乌国祖上和西周还攀着亲戚,西周祖先古公亶父的另一支就是赤乌。周穆王一开心赏赐了赤乌人黑色战车四辆,黄金八百两,贝带五十条,朱砂三百袋,可谓出手阔绰。

当然赤乌人也礼尚往来,送了两名美女,还送了粟米的种子。看上去这买卖亏了?其实,周穆王早就从柏夭那里知道了,这地方的特产是玉(也就是新疆的和田玉)。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在西周时期,玉就是硬通货。实际上,这也是周穆王西行的主要目的,今天新疆和田、甘肃青海都是玉的大产区。本来都靠进贡或贸易,但当时国家财政也不富裕,为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干脆自己跑一趟吧,所以周穆王这一路,又叫“玉石之路”。

他们在一个叫群玉之山的地方,开采了玉石三车,从途径的部落又收集了大量玉器配饰,走的时候总计带了成品的美玉一万双。

所以,你明白了吧,带那么多军队多重要,否则运都运不回来。

最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昆仑山。

周穆王和西王母的初次见面也许是这样的:

造父把车停下的时候,还在车上的周穆王就望见远处山洞边似乎有一群人。再仔细辨认,为首的似乎是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远远望去,却好像有一条豹子的尾巴。正当众人疑惑之时,河宗柏夭走到穆天子身边,说道,大王,那就是西王母了。

不为美人也不为长生不老,从中原到昆仑,谈谈周穆王的神秘西行记一、穆天子的传说二、周穆王的挑战三、西行的秘密四、周穆王和西王母

关于西王母长什么样,《穆天子传》里其实并没有写,但是,在《山海经》里,却有西王母的记载。

比如,《山海经·西山经》里记载: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

“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看起来不大像人类啊,可综合各种情况分析,西王母应该是西域一处强大部落的女首领,当地还是母系氏族社会,西王母应该是一个称号,代代相传。

而柏夭带周穆王去见西王母,其实是去“拜码头”的,《穆天子传》里双方的见面是这样的:

“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素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这里说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都要放下身段,可见当时西王母势力不小。不过双方的这次会晤气氛比较融洽,双方友好地交换了意见。

第二天,西王母又请周穆王在瑶池游玩,也就有了开头的那段“情意绵绵”的对话,你如果单看那段文字,会发现,西王母的诗词水平很高啊,四字诗张口就来?

但是别忘了,两人中间还隔着一个翻译呢,能翻得那么信达雅,该夸夸柏夭才对。再仔细想想,反正大家都听不懂对方,柏夭只要都说对方爱听的话就行了。

重要的是,要达成西周和西王母两大势力的同盟。虽然不够罗曼蒂克,但这才是最可能的真相。

在和西王母分别后,周穆王终于踏上返程的旅途,在重新经过䣙人国时,周穆王正式册封柏夭为河宗氏的族长。最终,完成了这次历时四年,总旅程三万五千里,多方共赢的穆天子西游记。

参考资料:

1、《"历史从此找到了依据--汲冢书"系列之一:盗墓盗出来的大历史》

2、《赵姓的姓氏来源考析》

3、《《山海经》西王母“戴胜”正解》

4、《周穆王时期的著名翻译家-柏夭》

5、《穆天子传-西行路线研究》

6、《穆天子传-地域范围试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