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闻喜名人郭璞的传奇人生喜鹊报喜郭璞生 天赋奇才神童现阴差阳错得青囊 苦心孤诣著葬经王敦谋反郭璞拒 喜鹊报忧郭璞终

作者:运城卓迹文化

闻喜南垣,人杰地灵,物华文兴。在这里的南郭村,有这么个人,他的身世有一股玄妙的色彩。他文辞出众,被称为“辞赋之冠”,他便是两晋时期文学家郭璞。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2">喜鹊报喜郭璞生 天赋奇才神童现</h1>

郭璞出生那日早晨,一群喜鹊从四面八方飞至郭家门口报喜。一时间,阳光普照,吱歌飞舞,喜庆门庭。好似在迎接这位传奇人物的降生。

郭璞在家排行老三,他的事迹颇有传奇色彩。五岁时,其父给璞请了一个学识很高的启蒙先生,一般家庭私塾对幼童教育,都是从数数、识字,手把手写字,初通文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是郭璞不是一般的孩子,凡是教过一遍的不用重复教,过目不忘,记忆超群。不过半年,私塾先生就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授业于璞而辞退,连聘几位先生都感到为难,不满半月就辞职。他们都说:“郭璞是神童,天赋奇才,一般先生都教不了他。”他每天忙于读书、写作,出学堂、进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籍,青年时期就名震学界。《晋书》称郭璞“博学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

闻喜名人郭璞的传奇人生喜鹊报喜郭璞生 天赋奇才神童现阴差阳错得青囊 苦心孤诣著葬经王敦谋反郭璞拒 喜鹊报忧郭璞终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5">阴差阳错得青囊 苦心孤诣著葬经</h1>

郭璞精通风水和卜筮之术,被后世尊为风水始祖,这还得从他年少的一次经历说起。相传西晋永嘉年间,有一天,郭璞的母亲准备做两件衣服,便让郭璞去镇上的集市扯几尺青布,不料回家途中,有一处河堤决口,河水灌入低处田野,淹没了乡间小路,郭璞只得返回堤上,绕道而行,一直绕到傍晚,仍末寻得回家路径。正惆怅间,一老者突然出现在郭璞面前,老者青面豁囗,顶上戴一阔帽,帽尖支两根柱形触带,外表甚是怪异,老者向郭璞施礼道:“后生留步,老身有话向你说。”郭璞正惊疑不定,只见青面老者自怀中取出一卷状之物,给予郭璞,转身一跃,化作一巨形青螺,足有一牛头大小,跳入河中,溅起几尺浪花,不见了。当时,郭璞隐约听到老者言语:“这本书是我百年修行的结晶,毁掉实在可惜,你拿去学习,必定有一番成就。”

随着河水消退,郭璞匆匆回家。进屋一看原来是一本《青囊中书》。此书一共九卷,内含五行、天文、卜筮等神奇之术,熟习之人能悟得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郭璞潜心研究,并把自己所学写成《葬经》,该书彻底定义了风水之概念,“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两句虽短,但至精至妙,成为后世风水学的不二之宗典。

郭璞有一个门人赵载,看到郭璞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于是心生歹念,夜晚悄悄将《青囊中书》盗走,不料被发现,郭璞画了一道符,念了几句词,结果天上下来一道火光,将书烧掉了,赵载竟没来得及看见书中一个字。

闻喜名人郭璞的传奇人生喜鹊报喜郭璞生 天赋奇才神童现阴差阳错得青囊 苦心孤诣著葬经王敦谋反郭璞拒 喜鹊报忧郭璞终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匈奴贵族刘渊伙同羯人石勒联合反晋,驻守河东地区的西晋官兵们纷纷逃过黄河。郭瑷携夫人随军逃走。正在攻读文学的郭璞战乱中携妻带子迁往汤王山避难,因为西晋官僚地主占田无限额,汤王山一带也属于郭瑷家族管辖。郭璞为了养家糊口,除了研究学术外,还引导家里人种庄稼,他起早摸黑,开荒种地,春种秋收,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活全家人。传说有一天,郭璞上汤王山砍柴,发现半山腰金光闪闪,走近一看是个大窑洞。他把扁担靠在洞外,穿过窑洞走进一个宽敞明亮的大院,院中有个大石桌,桌旁有两位老人在下棋。他就站在旁边看,一盘棋没下完,亲眼看到院里的几棵桃树,花开花落,小桃长大,成熟落叶的真实情况。他感到很神奇,就询问二老,二老笑笑没答话,有书童摘下一盘桃,叫二老吃,顺便递给郭璞一盘桃,郭璞吃得香甜美味,仿佛走上了天堂,进入了仙境。二老遂对他说:“国家有难,你不应该在此时退缩逃避,挺身而出解救国难才是你应该做的。”走出洞外后,发现扁担半截已经腐朽了。他回家后,家人问道:“三年过去了,你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郭璞把他的所见所闻说完后,觉得双脚漂浮,腾云驾雾飞上天了。之后,人们就把大窑洞称之为“郭璞窑”。

听了二仙的话,郭璞开始南下。翻越平陆县过黄河,渡长江,宣城太守殷佑引郭璞为参军,丹阳太守王导引郭璞为幕僚。东晋建立,司马睿称晋元帝,封郭璞为著作佐郎,公元322年,擢升为尚书郎。郭璞性格刚直,爱国忠君,看不惯封建统治一味寻欢作乐,搜刮民财的腐败行为,他忧国忧民,屡次谏疏,呼吁晋元帝以国事为重,体贴万民百姓,建议改革朝政,要求“大赦天下”收复失地,为人民解除苦难,其结果是忠言逆耳,郭璞内心生气,有口难言,走出了京都。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12">王敦谋反郭璞拒 喜鹊报忧郭璞终</h1>

东晋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农历九月十四日,早有谋反心理的王敦,掌握兵权,驻守荆州,恰遇郭璞外游到这里,百般拉拢郭璞。但是郭璞是大忠臣,苦口婆心劝王敦:“大将保国,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内部矛盾更加大人民疾苦。”郭璞要求王敦改邪归正,而王敦不以为然,表面与郭璞称兄道弟,还让郭璞为他卜筮吉凶。郭璞义正言辞道:“你这样做肯定不会成功”。王敦听郭璞报凶卦便问:“你再卜一卦,看我寿命是多少?”郭璞答道:“若起兵,你不久就会死,若罢兵回武昌,寿命长得不可测量。”王敦听后大怒:“你知道你的寿命多长吗?”郭璞自知命绝,便答道:“我今天中午就要死了。”王敦恼羞成怒,立即逮捕了郭璞,准备在荆州南冈动刑。在赴刑场的路上,郭璞对押送的人说:“我将死在两颗柏树之间。”到了那里,果然有并排两颗柏树,柏树间隙刚好一个人宽,郭璞又说道:“在每个柏树上都有个喜鹊窝。”行刑的人抬头一看却没看到,于是有人爬上树,果然在枝叶间发现了喜鹊窝。王敦感到惊奇,事也凑巧,群鹊满树,宁静无声,滴泪如雨,悲思万分。正当中午,太阳星君观望。刀斧手刚举起屠刀,突然乌云铺天盖地降落下来,遮在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云雾散尽后发现郭璞和树上的喜鹊都不见了踪影。刑场上官兵和刀斧手们一时慌得手忙脚乱,从城外寻到城内,老远看见郭璞在大街中心顶端的乌云上站立,有个穿黄道袍的老人大声高喊:“郭璞”!于是和郭璞并肩登云上浮,喜鹊群起捧云驾雾也上了天堂。郭璞终年49岁。

上了天堂。郭璞终年49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