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聞喜名人郭璞的傳奇人生喜鵲報喜郭璞生 天賦奇才神童現陰差陽錯得青囊 苦心孤詣著葬經王敦謀反郭璞拒 喜鵲報憂郭璞終

作者:運城卓迹文化

聞喜南垣,人傑地靈,物華文興。在這裡的南郭村,有這麼個人,他的身世有一股玄妙的色彩。他文辭出衆,被稱為“辭賦之冠”,他便是兩晉時期文學家郭璞。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2">喜鵲報喜郭璞生 天賦奇才神童現</h1>

郭璞出生那日早晨,一群喜鵲從四面八方飛至郭家門口報喜。一時間,陽光普照,吱歌飛舞,喜慶門庭。好似在迎接這位傳奇人物的降生。

郭璞在家排行老三,他的事迹頗有傳奇色彩。五歲時,其父給璞請了一個學識很高的啟蒙先生,一般家庭私塾對幼童教育,都是從數數、識字,手把手寫字,初通文字,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是郭璞不是一般的孩子,凡是教過一遍的不用重複教,過目不忘,記憶超群。不過半年,私塾先生就把自己的知識全部授業于璞而辭退,連聘幾位先生都感到為難,不滿半月就辭職。他們都說:“郭璞是神童,天賦奇才,一般先生都教不了他。”他每天忙于讀書、寫作,出學堂、進書館,博覽群書,研究古籍,青年時期就名震學界。《晉書》稱郭璞“博學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妙于陰陽、算曆”。

聞喜名人郭璞的傳奇人生喜鵲報喜郭璞生 天賦奇才神童現陰差陽錯得青囊 苦心孤詣著葬經王敦謀反郭璞拒 喜鵲報憂郭璞終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5">陰差陽錯得青囊 苦心孤詣著葬經</h1>

郭璞精通風水和蔔筮之術,被後世尊為風水始祖,這還得從他年少的一次經曆說起。相傳西晉永嘉年間,有一天,郭璞的母親準備做兩件衣服,便讓郭璞去鎮上的集市扯幾尺青布,不料回家途中,有一處河堤決口,河水灌入低處田野,淹沒了鄉間小路,郭璞隻得傳回堤上,繞道而行,一直繞到傍晚,仍末尋得回家路徑。正惆怅間,一老者突然出現在郭璞面前,老者青面豁囗,頂上戴一闊帽,帽尖支兩根柱形觸帶,外表甚是怪異,老者向郭璞施禮道:“後生留步,老身有話向你說。”郭璞正驚疑不定,隻見青面老者自懷中取出一卷狀之物,給予郭璞,轉身一躍,化作一巨形青螺,足有一牛頭大小,跳入河中,濺起幾尺浪花,不見了。當時,郭璞隐約聽到老者言語:“這本書是我百年修行的結晶,毀掉實在可惜,你拿去學習,必定有一番成就。”

随着河水消退,郭璞匆匆回家。進屋一看原來是一本《青囊中書》。此書一共九卷,内含五行、天文、蔔筮等神奇之術,熟習之人能悟得攘除災禍、通達冥冥的玄機。郭璞潛心研究,并把自己所學寫成《葬經》,該書徹底定義了風水之概念,“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兩句雖短,但至精至妙,成為後世風水學的不二之宗典。

郭璞有一個門人趙載,看到郭璞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于是心生歹念,夜晚悄悄将《青囊中書》盜走,不料被發現,郭璞畫了一道符,念了幾句詞,結果天上下來一道火光,将書燒掉了,趙載竟沒來得及看見書中一個字。

聞喜名人郭璞的傳奇人生喜鵲報喜郭璞生 天賦奇才神童現陰差陽錯得青囊 苦心孤詣著葬經王敦謀反郭璞拒 喜鵲報憂郭璞終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匈奴貴族劉淵夥同羯人石勒聯合反晉,駐守河東地區的西晉官兵們紛紛逃過黃河。郭瑷攜夫人随軍逃走。正在攻讀文學的郭璞戰亂中攜妻帶子遷往湯王山避難,因為西晉官僚地主占田無限額,湯王山一帶也屬于郭瑷家族管轄。郭璞為了養家糊口,除了研究學術外,還引導家裡人種莊稼,他起早摸黑,開荒種地,春種秋收,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養活全家人。傳說有一天,郭璞上湯王山砍柴,發現半山腰金光閃閃,走近一看是個大窯洞。他把扁擔靠在洞外,穿過窯洞走進一個寬敞明亮的大院,院中有個大石桌,桌旁有兩位老人在下棋。他就站在旁邊看,一盤棋沒下完,親眼看到院裡的幾棵桃樹,花開花落,小桃長大,成熟落葉的真實情況。他感到很神奇,就詢問二老,二老笑笑沒答話,有書童摘下一盤桃,叫二老吃,順便遞給郭璞一盤桃,郭璞吃得香甜美味,仿佛走上了天堂,進入了仙境。二老遂對他說:“國家有難,你不應該在此時退縮逃避,挺身而出解救國難才是你應該做的。”走出洞外後,發現扁擔半截已經腐朽了。他回家後,家人問道:“三年過去了,你到底跑到哪裡去了?”郭璞把他的所見所聞說完後,覺得雙腳漂浮,騰雲駕霧飛上天了。之後,人們就把大窯洞稱之為“郭璞窯”。

聽了二仙的話,郭璞開始南下。翻越平陸縣過黃河,渡長江,宣城太守殷佑引郭璞為參軍,丹陽太守王導引郭璞為幕僚。東晉建立,司馬睿稱晉元帝,封郭璞為著作佐郎,公元322年,擢升為尚書郎。郭璞性格剛直,愛國忠君,看不慣封建統治一味尋歡作樂,搜刮民财的腐敗行為,他憂國憂民,屢次谏疏,呼籲晉元帝以國事為重,體貼萬民百姓,建議改革朝政,要求“大赦天下”收複失地,為人民解除苦難,其結果是忠言逆耳,郭璞内心生氣,有口難言,走出了京都。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12">王敦謀反郭璞拒 喜鵲報憂郭璞終</h1>

東晉明帝太甯二年(公元324)農曆九月十四日,早有謀反心理的王敦,掌握兵權,駐守荊州,恰遇郭璞外遊到這裡,百般拉攏郭璞。但是郭璞是大忠臣,苦口婆心勸王敦:“大将保國,必須以國家利益為重,内部沖突更加大人民疾苦。”郭璞要求王敦改邪歸正,而王敦不以為然,表面與郭璞稱兄道弟,還讓郭璞為他蔔筮吉兇。郭璞義正言辭道:“你這樣做肯定不會成功”。王敦聽郭璞報兇卦便問:“你再蔔一卦,看我壽命是多少?”郭璞答道:“若起兵,你不久就會死,若罷兵回武昌,壽命長得不可測量。”王敦聽後大怒:“你知道你的壽命多長嗎?”郭璞自知命絕,便答道:“我今天中午就要死了。”王敦惱羞成怒,立即逮捕了郭璞,準備在荊州南岡動刑。在赴刑場的路上,郭璞對押送的人說:“我将死在兩顆柏樹之間。”到了那裡,果然有并排兩顆柏樹,柏樹間隙剛好一個人寬,郭璞又說道:“在每個柏樹上都有個喜鵲窩。”行刑的人擡頭一看卻沒看到,于是有人爬上樹,果然在枝葉間發現了喜鵲窩。王敦感到驚奇,事也湊巧,群鵲滿樹,甯靜無聲,滴淚如雨,悲思萬分。正當中午,太陽星君觀望。刀斧手剛舉起屠刀,突然烏雲鋪天蓋地降落下來,遮在眼前什麼也看不見,雲霧散盡後發現郭璞和樹上的喜鵲都不見了蹤影。刑場上官兵和刀斧手們一時慌得手忙腳亂,從城外尋到城内,老遠看見郭璞在大街中心頂端的烏雲上站立,有個穿黃道袍的老人大聲高喊:“郭璞”!于是和郭璞并肩登雲上浮,喜鵲群起捧雲駕霧也上了天堂。郭璞終年49歲。

上了天堂。郭璞終年49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