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董源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五代宋初对董源的山水画成就并不重视,北宋米芾对他的画作了极高的评价。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绢本淡设色 纵50厘米横32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代的董其昌对董源则是推崇备至,将董源作为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正宗对待,又把董源同王维、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贯穿,组成文人画系。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清 王翚 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董源(934-约962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潇湘图卷 五代 董源 纵50厘米横141厘米 绢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

《潇湘图》卷,明末经由河南人袁枢(袁可立子)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燹,画的是江南景色。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

董源擅画秋天的景色,充分阶段表现出南方山水风景秀润多姿。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元代赵孟頫称其类似李思训。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夏山图卷 五代 董源 绢本水墨 淡设色 纵49.2厘米 横31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夏山图卷局部

《夏山图》卷,构图从高远取景,一派江南山乡气象。有葱郁繁茂之感,极尽变幻莫测之奇。此画曾经明末袁枢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早年学李思训,亦师王维。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山水多皴法;一样着色,皴文甚少,人物多用红青衣。二种皆佳作。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溪岸图 五代 董源 绢本设色 纵221.5厘米横110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溪岸图局部

《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后来也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被徐悲鸿收得。张大千得知《溪岸图》现身,便托人转告徐,愿意用自己任何收藏与之交换《溪岸图》。不过,在张大千得到这幅令他爱不释手的古画之后的若干年,他又将之带出国去卖给了书画经营商、大收藏家王季迁。直至上世纪80年代,王季迁才将此画出手卖给了华人企业家唐氏。最后,由唐氏出面捐给大都会博物馆。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龙宿郊民图 五代 董源 绢本设色 纵156厘米横16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师读史|董源凭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画开山大师?「44」

龙宿郊民图局部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

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