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作者:天天图吉利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军队攻占杭州,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试图建立一个公平正直之世 ,然而现实却是,以富庶著称的长江下游各省,受祸尤烈。浙江画家赵之谦,也无可避免地卷入到历史的洪流中。

赵之谦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以书画为生。乡试不中后,生活陷入绝境,只能外出打工。

这期间,赵之谦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入仕的想法,一直到他31岁时,终于中举。本想在官场大有作为,但事与愿违,太平天国军队攻占杭州后,他不得不避乱逃离杭州。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为了生活赵之谦不得不外出卖字刻印为生,但后来赵之谦年仅一岁的女儿夭折,其妻受不了打击,也于当年病死。赵之谦悲痛欲绝,作印《悲庵》款云“三十岁家破人亡,乃号悲庵。

之后赵之谦的知己、恩师以及得意门生相继去世,都让赵之谦的人生挂上了命运坎坷的标签,30岁 之后的人生,无亲无朋无弟子,陪伴他的只有哮喘病,心中的心酸也就可想而知。

赵之谦一生经历四朝, 生于道光,历经咸丰、同治,卒于光绪,看似漫长,却只有55年光阴。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赵之谦,字益甫、搗叔,清末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 赵派”。在书法方面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

在花鸟画上,赵之谦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他把恽南田的没骨画法与“扬州八怪”的写意画法相结合,同时又不囿前人,勇于创新,以诗、书、画、印相结合,开创了“金石画风”。

赵之谦的没骨花鸟画作品多在熟宣或绢本上作画,一遍画成, 多小品折枝。赵之谦将没骨花鸟画推进了一大步,其花鸟画层次丰富多变,用色古雅浓丽。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历经世间的坎坷与沧桑,生活在动乱多变的没落时代的赵之谦,作品极具鲜明的个性,画中散发着激昂和无穷的生命力,这种“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精神,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活动,使他的作品闪耀着光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册》,属其早期精品,十四开册页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中国画颜料,其中也有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拟南沙相国岁寒三友》这一开中, 以朱砂、红色描绘茶花,以花青色描绘叶子,二者面积相当。赵之谦充分运用中国画颜料本身沉稳的色相让画面协调。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红水仙》一开体现其勾染法的高超技艺,画中水仙、灵芝石头、杂叶都以勾染法来表现,用笔相对的工整,染色上除水仙花瓣有深浅变化外,其它追求平面化的效果,将不同色块的对比关系强调了出来。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富贵昌》一开,牡丹二朵,一朵盛开, 一朵将残,其叶钩茎如作篆书,有铁画银钩之妙。

赵之谦将不同的颜色蘸在笔上,不做调和,直接点下去,实际上是到纸面上再调和,这样颜色能自然融渗,又能保证颜色的纯、艳,使复色的浑厚感得以发挥。此开花头中朱鰾、朱砂与胭脂都是这样的调色方法。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同年,他又创作了另一组《花卉册》,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两组《花卉册》都以纸本设色为主,其设色浓艳,构图别致,多用没骨画法画成。

其中《葫芦》一开,前边画出一个完整的葫芦,葫芦后又用同类重色画出了叶子,四五层物象重合,不留空白,但精确地刻画出它们各自的边缘形态,丰富了画面效果。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朝霞轩》一开,以折枝形式展现花卉之艳冶,绿叶红花,似沐浴于春风里、阳光下,一片生机盎然,郁勃之气一目了然,画中所渗透的自然生命的节律,正是画家的心声。从作品中间,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赵之谦的写意花鸟画首创以北碑入画,进而将书法的用笔方法及金石篆刻的趣味等因素引入绘画,使画风雄强古拙,开创了晚清写意花鸟画的一代新风。纵观赵之谦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其风格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绘画题材广泛,在题材上较传统文人画有了很大的突破。

中国传统花卉画中,描绘的大都是“四君子”这类常见题材,主题也都围绕着气节、精神进行描绘。别人画的他画,别人不画的他也画,如铁树、灵芝、佛手、棕榈、菠萝蜜。

例如在避乱在温、闽期间,赵之谦根据当地的物产,绘成《瓯中物产卷》和《异鱼图》两幅作品,其中多种瓯中特产和各种奇异的鱼类,这些题材都是前人从未画过的。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中国文人画在构图上一直秉持着极简风,讲究以虚衬实、以少胜多。而赵之谦的成熟画风是以“密体”为主,他的花卉作品,常常是布满全纸,却毫不拥挤,密而不杂,繁而不乱,于精密中见潇洒。这种丰实饱满的构图不仅使画面富有张力,而且具有装饰趣味。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赵之谦的写意花鸟画,却尝试将墨与色结合起来,以丰厚、艳丽的色彩配合饱满的水墨大胆涂抹,挥洒淋漓,不受拘束,所以把花卉植物的娇艳之姿描绘得淋漓尽致。赵之谦的用色方法影响了后来的吴昌硕等画家。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赵之谦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力,作品具有金石味。

他从金石学和碑学中汲取营养,将书法的用笔方法及金石篆刻的趣味等因素引入绘画,形成了雄强古拙、笔墨厚重、气势宏伟的具有浓厚“金石味”的花鸟画新风格。

《腊梅茶花图》就是这类作品的经典之作。湖石后面腊梅横斜,枝繁叶茂,粗壮的树干分隔穿插画面,点缀茶花。湖石笔法简洁概括,遒劲有力,反映出赵之谦深厚的北碑功力。树干线条苍劲有力,用色淡雅厚实,呈现出一派古朴气象。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赵之谦的一生跌宕起伏,但绝不缺乏精彩。作为清晚期金石画派的奠基者,秉承了传统文人画“以书入画”的传统,并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将“石入画”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界。

其艺术创作不仅为后代提供了美学范式,丰富了中国写意花鸟画体系。同时作为“海派”先驱。影响了吴昌硕等“海派”画家,同时齐白石、陈师曾等北派巨匠也一样受过他的影响。

以金石书画开“海派”先河——赵之谦的《花卉册》

关于赵之谦花鸟画

花鸟画多小品折枝,层次丰富多变,用色古雅浓丽;题材广泛、构图饱满、色彩浓艳、具有金石味道;具有鲜明的个性,画中散发着激昂和无穷的生命力;将没骨花鸟画推进了一大步,丰富了中国写意花鸟画体系;为后代提供了美学范式,影响深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