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头鸭。
观鸟志愿者监测野外的鸟类。
是武汉观鸟协会地图
白色冠,长尾巴。
黄色胸部。
赭红尾鸲。
小蜻蜓。
远东。
海鸥的喙很吵。
红喙巨燕鸥。
叉尾太阳鸟。
黑色浮鸥。
4月1日是湖北省"爱鸟周"的第一天,《2020年武汉重点地区鸟类监测年度报告》正式发布。去年,七种鸟类因闯入相机镜头而"罕见",成为鸟类朋友,而武汉"新鸟名单"。
本年度报告中,武汉市观鸟协会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全市61个重点区域的观鸟活动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同时也发布了全市第五份年度观鸟报告。监测结果显示,近四年来,武汉市记录的鸟类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为306种,2017年为321种,2018年为322种,2019年为342种,2020年为338种。武汉观鸟协会会长严军已经观鸟十多年,他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武汉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2020年年度报告包括1933项监测记录和145项鸟类救援记录。武汉市61个重点区域鸟类监测点,覆盖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农田、绿地等各类栖息地。
根据年度报告,2020年,鸟类朋友在武汉观测了338种野生鸟类和近85万只鸟类。其中,81种,即23.96%,被遗弃,97种,占28.70%,61种,占18.05%,95种,占28.11%,不到1%是定居不明的鸟类。
这份年度报告包括去年鸟类朋友拍摄的300多张鸟类图像,每张图像都通过观察地点,每月记录的频率以及单次记录的最大群体数量进行观察。例如,去年1月11日,彭毅等鸟类朋友在黄轩区桐家湖记录了279只世界最濒危物种(如蓝头鸭)的一次性观测,去年11月15日杨睿等鸟类朋友在沉湖湿地记录了2.2万只野鸭。
自2016年以来,武汉观鸟协会组织了以会员为导向的志愿者、披头士戴月、风餐睡者、野鸟监测,以及监测结果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在观鸟监测的同时,观鸟志愿者遇到张网捕鸟、被困、受伤等情况,会及时采取措施拆解鸟网,抢救被困或受伤的鸟类。
1、市园林局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观鸟志愿者工作努力,多年的观鸟、大规模、高频观鸟监测,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为武汉市及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和科研,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种鸟类"稀有"闯入鸟友镜
2020年,武汉发现了七种鸟类的新记录,包括红尾鹌鹑,小鼻涕虫,远东,鸥喙鸥,红喙巨燕鸥,交叉尾太阳鸟和黑色浮鸥。这些鸟类闯入鸟友镜"新来访者",使武汉鸟类创纪录达到421种。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武汉观鸟协会开始遵循标准程序,认证了武汉新的观鸟记录。截至2020年底,武汉共有38位鸟类朋友观测并记录了33种新鸟类。其中九只被列入湖北省的新鸟类记录。
协会会长严军表示,每一项新的鸟类记录都是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诞生的。即:1、发现者报告观察记录,提交拍摄的鸟类照片,并附上记录过程的简要说明;2、协会的鸟类朋友讨论;3、武汉市鸟类记录委员会认证通过;4、鸟类专家确认;5、协会微信公众号公布。
该声明包含在湖北省的新鸟类记录中,并且更加严格。除完成上述程序外,论文还必须在《动物学杂志》、《野生动物杂志》、《四川动物》等国家学术期刊上发表。
"随着新鸟类记录的不断刷新,观察新鸟类变得更加困难。严俊说,正因为如此,每次打破纪录,武汉鸟的朋友都像是中了彩票。
"这些新鸟,原本住在武汉,但以前没有被发现,还是第一次从国外来到武汉?"记者问道。Yan回答说,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他引用了新发现的远东飞蛾,这是鸟类朋友邱红于2020年5月在江夏区汤森湖千亩池塘拍摄的,被专家鉴定为武汉市记录的第一只新鸟。照片发到微信后,一位鸟友翻翻了2016年照片的对比,却发现自己当时已经抓住了这只鸟,却误以为是黑眉毛。
此外,叉尾太阳鸟分布在南方地区的鸟类,其数量非常少,出现频率很低,是第一个来到汉族未被赶走的游客的"镜子"。
名单上的13种鸟类在40年内从未见过"Ben-Zun"
武汉鸟类的观测记录始于19世纪60年代武汉开放时。截至2020年底,武汉已记录野生鸟类421种,占全国野生鸟类的29.13%。也就是说,全国近30%的鸟类,都出现在武汉。
然而,武汉鸟类的观测记录也留下了遗憾:从1980年到41年多来,有13种鸟类,没有人在野外看到过它们的"底栖"。它们是:东方杜鹃、大蜻蜓、蜻蜓、蜻蜓、蜓蜓、蜻蜓、蜓蜓、蜉蜓、蜉蜓、蝗蜓、蜉蜓、蜉蜓、蜓蜓、蝗蜓、蜉
"谁在野外观察鸟类并记录下来,就像放了一颗卫星一样。严俊说,这些鸟可能没有分布在武汉,也许是因为数量太少而无法观察到。
"如果有人重新观察这些鸟,有奖励吗?"记者问道。"是的,我愿意。治疗就像观察新鸟。严俊笑了。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所有观鸟朋友观察和记录新鸟,市观鸟协会都会奖励一个温水杯,上面刻有记录的新鸟名称、记录器的名称,以及记录的时间和地点。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奖杯,但在我们的观鸟者眼中,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2020年发现并记录远东的秋红说。
5种"新晋升"国家I级防护鸟到汉"拳"
精致的黄色胸部比肩膀长的绿头鸭更危险
2021年2月5日,国家公布了新的《全国重点动物名录》。根据新名录,2020年武汉将观测到69种I级、II级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鸟类),比2019年的46种增加了23种。
在武汉鸟类名录中,有7种鸟类已升级为国家一级优先保护野生鸟类,其中5种是去年在武汉观察到的。它们是:蓝头鸭,黄胸蜻蜓,白冠长尾蜻蜓,黑色雕刻和五颜六色的蜻蜓(只有卷曲的羽毛,白色枕鹤没有被观察和记录)。在武汉鸟类名录中,有23种鸟类被列入国家二级野生鸟类优先保护,其中19种是去年在武汉观察到的。
记者注意到,胸部有黄色羽毛的鸟黄色胸部娇美,但跃升为国家最高级别的保护。阎俊解释说,这种鸟,也被称为,曾经被归类为有害鸟类,因为它吃谷物,其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在IUCN国际濒危动植物红皮书(共16种)中列出的受威胁物种中,黄胸鸭以及绿头鸭和白鹤是极度濒危物种。因此,在武汉被观察和记录下来,这不仅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武汉鸟类保护目录更新后,部分野生鸟类的保护水平有所提高,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也随之增强。例如,传统的宠物如笼眉、红喙鸟,已经升级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果出售和养殖,将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该市公园和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负责上述工作。她希望普通大众能学会遵守法律,爱鸟保护鸟儿,保护这些美丽的精灵。
4个公园提供免费阅读年度鸟类报告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市民阅读武汉重点地区鸟类监测年度报告,市公园和林业局将配置黄鹤楼公园、沙湖公园、龟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解放公园美丽生活共享空间和游客服务中心。年报亦会投放到更多公园内,供市民免费阅读。
市民对鸟类保护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亦可在上述公共服务区留言。
记者 明冠生 记者 赵荣飞
7种新鸟类的观察记录仪,以及记录的时间和地点
□红尾巴
桂文军 2020.4.4 汉口河滩三期
□小蜻蜓
杨瑞周玉东 2020.5.2 梁子湖
□远东
王雪峰 秋红 2020.5.2 汤森湖千亩池
□鸥喙
张洪荣 陈伟 路 2020.5.5 天行洲
□红喙巨燕鸥
杨锐 2020.5.22 泵站河
□叉尾太阳鸟
钟永乐 2020.11.27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黑鸥
孙琦 赵玉辰 2020.9.19 汤森湖千亩潭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