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頭鴨。
觀鳥志願者監測野外的鳥類。
是武漢觀鳥協會地圖
白色冠,長尾巴。
黃色胸部。
赭紅尾鸲。
小蜻蜓。
遠東。
海鷗的喙很吵。
紅喙巨燕鷗。
叉尾太陽鳥。
黑色浮鷗。
4月1日是湖北省"愛鳥周"的第一天,《2020年武漢重點地區鳥類監測年度報告》正式釋出。去年,七種鳥類因闖入相機鏡頭而"罕見",成為鳥類朋友,而武漢"新鳥名單"。
本年度報告中,武漢市觀鳥協會在武漢市園林和林業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下,對全市61個重點區域的觀鳥活動監測結果進行了整理,同時也釋出了全市第五份年度觀鳥報告。監測結果顯示,近四年來,武漢市記錄的鳥類數量逐年增加:2016年為306種,2017年為321種,2018年為322種,2019年為342種,2020年為338種。武漢觀鳥協會會長嚴軍已經觀鳥十多年,他認為原因有三:一是武漢的生态環境越來越好;
2020年年度報告包括1933項監測記錄和145項鳥類救援記錄。武漢市61個重點區域鳥類監測點,覆寫河流、湖泊、濕地、森林、農田、綠地等各類栖息地。
根據年度報告,2020年,鳥類朋友在武漢觀測了338種野生鳥類和近85萬隻鳥類。其中,81種,即23.96%,被遺棄,97種,占28.70%,61種,占18.05%,95種,占28.11%,不到1%是定居不明的鳥類。
這份年度報告包括去年鳥類朋友拍攝的300多張鳥類圖像,每張圖像都通過觀察地點,每月記錄的頻率以及單次記錄的最大群體數量進行觀察。例如,去年1月11日,彭毅等鳥類朋友在黃軒區桐家湖記錄了279隻世界最瀕危物種(如藍頭鴨)的一次性觀測,去年11月15日楊睿等鳥類朋友在沉湖濕地記錄了2.2萬隻野鴨。
自2016年以來,武漢觀鳥協會組織了以會員為導向的志願者、披頭士戴月、風餐睡者、野鳥監測,以及監測結果以年度報告的形式向社會釋出。在觀鳥監測的同時,觀鳥志願者遇到張網捕鳥、被困、受傷等情況,會及時采取措施拆解鳥網,搶救被困或受傷的鳥類。
1、市園林局局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武漢觀鳥志願者工作努力,多年的觀鳥、大規模、高頻觀鳥監測,積累了大量的科學資料,為武漢市及長江中下遊濕地的保護和科研,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種鳥類"稀有"闖入鳥友鏡
2020年,武漢發現了七種鳥類的新記錄,包括紅尾鹌鹑,小鼻涕蟲,遠東,鷗喙鷗,紅喙巨燕鷗,交叉尾太陽鳥和黑色浮鷗。這些鳥類闖入鳥友鏡"新來訪者",使武漢鳥類創紀錄達到421種。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武漢觀鳥協會開始遵循标準程式,認證了武漢新的觀鳥記錄。截至2020年底,武漢共有38位鳥類朋友觀測并記錄了33種新鳥類。其中九隻被列入湖北省的新鳥類記錄。
協會會長嚴軍表示,每一項新的鳥類記錄都是通過嚴格的認證程式誕生的。即:1、發現者報告觀察記錄,送出拍攝的鳥類照片,并附上記錄過程的簡要說明;2、協會的鳥類朋友讨論;3、武漢市鳥類記錄委員會認證通過;4、鳥類專家确認;5、協會微信公衆号公布。
該聲明包含在湖北省的新鳥類記錄中,并且更加嚴格。除完成上述程式外,論文還必須在《動物學雜志》、《野生動物雜志》、《四川動物》等國家學術期刊上發表。
"随着新鳥類記錄的不斷重新整理,觀察新鳥類變得更加困難。嚴俊說,正因為如此,每次打破紀錄,武漢鳥的朋友都像是中了彩票。
"這些新鳥,原本住在武漢,但以前沒有被發現,還是第一次從國外來到武漢?"記者問道。Yan回答說,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他引用了新發現的遠東飛蛾,這是鳥類朋友邱紅于2020年5月在江夏區湯森湖千畝池塘拍攝的,被專家鑒定為武漢市記錄的第一隻新鳥。照片發到微信後,一位鳥友翻翻了2016年照片的對比,卻發現自己當時已經抓住了這隻鳥,卻誤以為是黑眉毛。
此外,叉尾太陽鳥分布在南方地區的鳥類,其數量非常少,出現頻率很低,是第一個來到漢族未被趕走的遊客的"鏡子"。
名單上的13種鳥類在40年内從未見過"Ben-Zun"
武漢鳥類的觀測記錄始于19世紀60年代武漢開放時。截至2020年底,武漢已記錄野生鳥類421種,占全國野生鳥類的29.13%。也就是說,全國近30%的鳥類,都出現在武漢。
然而,武漢鳥類的觀測記錄也留下了遺憾:從1980年到41年多來,有13種鳥類,沒有人在野外看到過它們的"底栖"。它們是:東方杜鵑、大蜻蜓、蜻蜓、蜻蜓、蜓蜓、蜻蜓、蜓蜓、蜉蜓、蜉蜓、蝗蜓、蜉蜓、蜉蜓、蜓蜓、蝗蜓、蜉
"誰在野外觀察鳥類并記錄下來,就像放了一顆衛星一樣。嚴俊說,這些鳥可能沒有分布在武漢,也許是因為數量太少而無法觀察到。
"如果有人重新觀察這些鳥,有獎勵嗎?"記者問道。"是的,我願意。治療就像觀察新鳥。嚴俊笑了。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所有觀鳥朋友觀察和記錄新鳥,市觀鳥協會都會獎勵一個溫水杯,上面刻有記錄的新鳥名稱、記錄器的名稱,以及記錄的時間和地點。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獎杯,但在我們的觀鳥者眼中,這是一個巨大的榮譽。2020年發現并記錄遠東的秋紅說。
5種"新晉升"國家I級防護鳥到漢"拳"
精緻的黃色胸部比肩膀長的綠頭鴨更危險
2021年2月5日,國家公布了新的《全國重點動物名錄》。根據新名錄,2020年武漢将觀測到69種I級、II級國家重點野生動物(鳥類),比2019年的46種增加了23種。
在武漢鳥類名錄中,有7種鳥類已更新為國家一級優先保護野生鳥類,其中5種是去年在武漢觀察到的。它們是:藍頭鴨,黃胸蜻蜓,白冠長尾蜻蜓,黑色雕刻和五顔六色的蜻蜓(隻有卷曲的羽毛,白色枕鶴沒有被觀察和記錄)。在武漢鳥類名錄中,有23種鳥類被列入國家二級野生鳥類優先保護,其中19種是去年在武漢觀察到的。
記者注意到,胸部有黃色羽毛的鳥黃色胸部嬌美,但躍升為國家最進階别的保護。閻俊解釋說,這種鳥,也被稱為,曾經被歸類為有害鳥類,因為它吃谷物,其數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在IUCN國際瀕危動植物紅皮書(共16種)中列出的受威脅物種中,黃胸鴨以及綠頭鴨和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以,在武漢被觀察和記錄下來,這不僅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武漢鳥類保護目錄更新後,部分野生鳥類的保護水準有所提高,違法犯罪的法律責任也随之增強。例如,傳統的寵物如籠眉、紅喙鳥,已經更新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果出售和養殖,将承擔更大的法律責任。"該市公園和林業部野生動物和濕地保護管理部門負責上述工作。她希望普通大衆能學會遵守法律,愛鳥保護鳥兒,保護這些美麗的精靈。
4個公園提供免費閱讀年度鳥類報告
記者了解到,為友善市民閱讀武漢重點地區鳥類監測年度報告,市公園和林業局将配置黃鶴樓公園、沙湖公園、龜山風景區遊客服務中心,以及解放公園美麗生活共享空間和遊客服務中心。年報亦會投放到更多公園内,供市民免費閱讀。
市民對鳥類保護有任何意見和建議,亦可在上述公共服務區留言。
記者 明冠生 記者 趙榮飛
7種新鳥類的觀察記錄儀,以及記錄的時間和地點
□紅尾巴
桂文軍 2020.4.4 漢口河灘三期
□小蜻蜓
楊瑞周玉東 2020.5.2 梁子湖
□遠東
王雪峰 秋紅 2020.5.2 湯森湖千畝池
□鷗喙
張洪榮 陳偉 路 2020.5.5 天行洲
□紅喙巨燕鷗
楊銳 2020.5.22 泵站河
□叉尾太陽鳥
鐘永樂 2020.11.27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黑鷗
孫琦 趙玉辰 2020.9.19 湯森湖千畝潭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