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最近去首都剧场看了人艺演出的《家》。坐在台下,我专注于剧情的进展和人物的命运,跟着场次的推进往前走;当觉慧和鸣凤在荷花池边互诉心曲时,我流下了眼泪;当觉新和梅相遇而不能畅所欲言,各有隐痛时,我又流泪。因看戏动情,自己都感到好笑。其中原因,是我年轻时读过小说,知道他们的现实处境和结局。导演李六乙先生提出要“建立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存在形式”,重新回到现实主义的轨道,为演员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思想感情提供了宽阔的表演空间,觉慧与鸣凤,觉新与梅在不同时空的“对戏”,像正负电碰撞出了火花和“能”,瞬间就打动观众,让我老泪纵横。我要起立鼓掌:这一次的导演指导思想和演出效果是成功的。

小说《家》是巴金的里程碑式的创作,从发表、出版到今天已90年。在新文学的长篇小说系列中,《家》的出世,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不胫而走,赢得众多读者;90年后,从小说改编的戏剧、电影,还有广大的观众。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巴金先生最重视读者,爱他的读者,他说过:作家靠自己的作品生活,靠读者生活,他活在自己的作品中,活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而不是活在哪位长官的嘴上。所以,《家》活着,作家就活着。

《家》是为封建大家庭唱挽歌的。《家》的作者,就生活在类似《家》那样的环境里,凡19年。在这个大门口有石狮子的高公馆里,据巴金回忆,仅仅仆人就有四五十人。从小,巴金喜欢亲近他们家的仆人,同情仆人的命运。在贫富尊卑对比中,在接受新思想的时代背景下,作家向往和追求自由、平等。小说写到三少爷觉慧不坐轿子,他的大哥就说他弟弟是“人道主义者”。小说的内容,有许多情节是作家的经历,是作家从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看到了不和谐及黑暗。爷爷的专制,决定着高公馆每个人的命运,维持着大家庭的秩序。作为长子长孙的觉新,逆来顺受,低下头接受爷爷为他安排的一切,包括他的婚姻。专制压迫,除了他们的爷爷,还有封建习俗。觉新和梅,就是因为八字相尅,不能结合;瑞珏被赶到城外生产,是因高老太爷死后要“避血光”。这些荒诞的、古已有之的陋俗,觉新不能也不敢违抗。话剧盯住人物的命运在进行,我总感到,整出戏忽视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在阴森森的高公馆墙外,从北京、上海传来的社会大风暴,已经打破公馆里的平静。觉慧、觉民、琴,开始在读《新青年》《新潮》,编辑出版报刊,组织社团,早已成了大家庭的叛徒。没有外部世界的变化,就不会有觉慧觉民和琴的觉悟。在小说里,他们读易卜生的《娜拉》,向往男女同校,放脚、剪发,迎接新社会的到来。成都孔学会会长冯乐山的纳小,在过去是正常的事情,但在接受新文化后的觉慧的眼里,就是丑恶的、不人道的;何况,冯会长要娶的,是他喜欢的鸣凤!鸣凤拒绝高老太爷的安排,沉湖自尽,高老太爷又把另一个婢女婉儿送给会长。在高公馆,婢女是物品,可以买卖,也可送人。话剧婉儿的扮演者,在道貌岸然的冯乐山面前瑟瑟发抖,露出恐惧的言语动作,戏份不多,表演精彩。

小说《家》的成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超稳定的中国传统冲击的结果。生活在类似大家庭的青年,从小说人物的命运发现自己的处境,从觉慧的勇敢、无畏和勃勃生气得到鼓舞,与小说中的人物共鸣。我看到,有几位大学教授对《家》不满意,认为巴金的小说只是女中学生才爱读,小说的结构太松散。这种看法,其实是部分事实的描述,《家》的读者,当年曾有不少中学生。青春期的苦闷彷徨,突然有小说里的人物代言,那些同样生活在大家庭的孩子怎能不喜欢?巴金说过,他不是要当作家才写小说的。他写小说,是“我要控诉”,他要同封建专制战斗。读者读了他的小说受到感染,纷纷写信要他指出生活的道路,巴金写了不少回信,安慰、劝解他的忠实读者 ,把他的读者当成朋友和向旧势力作斗争的战友。前些年有位山西作家在太原的文物市场买到巴金的一批信,后又追踪寻找收信人,就是巴金和读者联系的证明。杨苡先生出版的《雪泥集》,也是巴金给她这个富家小姐的通信。小说《家》曾经感动过多少读者,改变过多少人的命运?没有确切的统计,我读书时发现,有些当年跑到延安参加革命的老前辈,在回忆录里说,他们参加革命,是读了巴金的《家》和斯诺的《西行漫记》。读小说,能让人情绪波动,不安于现状,立即行动,自主选择人生道路,是文学的社会功能。求之当世,能有几本?

由孙道临、黄宗英、张瑞芳、王丹凤等电影艺术家主演的《家》,比起年轻的话剧演员,更能深切体味小说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个时代,自己就有切身体验。他们在表演中真正进入角色,把作家没写出来的韵味也演出来、溢出来了。王丹凤扮演的鸣凤在决定去死前,端着脸盆对觉慧说:“让我再伺候伺候你一回吧。”,真是锥心的蒙太奇,让观众欲哭无泪。

好像还有电视剧《家》,有其他剧种排演的《家》,但我没看过,不知怎样?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巴金的《家》——从小说到话剧和电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