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在春秋战乱时期是个二等国家,夹在晋楚两大霸主之间,生存不易。宋国一直是晋国的尾巴国,宋昭公暴虐无道,国人暴动,宋昭公被杀,宋文公即位,晋国主子岂能容忍附属国有杀君的暴行,立即派了晋、卫、陈、郑四国联军掩杀过来,幸好华元出马斡旋,晋国收下了华元代表宋文公献上的几车金帛后才撤兵,宋文公靠华元的外交才华才屁股坐稳。

华元,出身名门,是宋戴公的五世孙,宋国六卿之首华督的曾孙,四朝元老,长期担任右师,掌握国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头衔很多,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牛叉的人物总是很复杂!
晋楚城濮之战让楚国称霸时间又推迟了36年,36年后的邲城之战使楚国称霸中原,晋国霸权衰落,原先晋国的尾巴国如卫国、鲁国纷纷向楚国飞媚眼,但宋国仍然坚定地对晋国不离不弃。宋国是楚国干败晋国必须拔除的一颗钉子。两年后,楚军兵临楚国城下,晋国刚刚打败,元气大伤,没有兵力救援。宋国都城睢阳被楚军围困了9个月,粮草早已耗尽,为了生存,劈开人骨头当柴烧,互相交换子女煮着吃,宋国城内已经是人间地狱,眼瞅着城池就保不住了。华元作为一国宰相在危急存亡之时,化妆成楚国的普通士兵,缒城而出,混进了楚军军营,居然摸到了楚国王子兼楚军总司令芈侧的大营里。
趁芈侧睡觉时,华元直接将匕首顶在了芈侧的咽喉上,要求楚军退兵。华元表示,宋国可以投降,但楚兵必须先后撤30里,让宋国在外人开来不像是投降的样子。芈侧马上同意,这样宋国解除灭国之灾,随后也投入了楚国阵营。春秋那个时代的风貌就是一国可亡,但不可辱,投降可以,但得体面点。按现在人的思想观念,是理解不了华元的做法的。所以,历史必须以当时的思维眼光来审视才能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