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阚庄村:三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本报记者 孙克峰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阚庄村位于聊城市茌平区菜屯镇东南8公里处,二干渠西岸,全村2200多人,共有阚、刘、李、徐、吴、魏、窦近20个姓氏。其中阚姓有200多人,该村阚姓始祖阚之代在此立村定居,以姓氏命村名为阚庄村。

在阚庄村与几位阚姓老人交谈,他们对阚姓津津乐道。

有的说,4400年前就有这个阚姓,阚姓始祖是蚩尤;有的说,始祖是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阚止;还有的说,阚姓始祖是和蚩尤同时代的黄帝。

不过,这三种说法均与山东有关,可见阚姓与山东的情缘非常深远。

阚姓虽然古老,在全国人口并不算多,最新百家姓排名第326位,位于冀姓之后、廉姓之前,人口约19.6万人。

一位85岁的阚姓老人还讲了两个阚姓遭屠杀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名为“止”的卿士,因被封于阚邑,世称阚止。据说阚止精通文治武功,曾是齐国三大剑手之一。阚止16岁师从孔子,是孔子能言善辩的第七大弟子。

齐简公即位后,任用田常和阚止分别担任左、右相。阚止因得宠于简公,而遭到田常的嫉妒。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田常使用各种利益收买人心拉拢关系。

齐简公四年春,阚止上朝途中遇田氏族人田逆杀人,遂将其拘捕囚禁,不想田逆却被田氏营救。阚止惧怕田氏势众,遂一面与之结盟,以暂缓矛盾;一面则在简公支持下,准备驱逐田氏。

而这一切都被阚止的家臣田豹偷偷告诉了田常。同年五月,田常先发制人,率族众和亲信冲入宫中,劫持了简公。阚止于是率军解围,却被田氏击败。面临穷追不舍的田氏叛军,逃亡中的阚止慌乱不堪以至于迷路,后误入田氏之邑丰丘,被田氏士卒俘杀。而阚止的族人随后也遭遇了一场大范围的屠戮。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

当时朱元璋迫于生计做了和尚,沿街乞讨时来到一家姓阚的大户门前,想讨碗饭吃。谁曾想那家大户不但不给吃的,还放出看家狗来。

朱元璋见狗朝自己冲来,躲闪中不小心摔倒在地,不但摔碎了讨饭的碗,大腿还被咬了一口。狗的主人就站在旁边看着,不但不制止,还让狗继续咬。

朱元璋耿耿于怀,心里暗暗发狠说:“等我说了算的时候,杀尽天下姓阚的。”

后来朱元璋果真当了皇帝,记起当年讨饭之苦,便到处追杀阚姓人,阚姓有的怕杀头,跑到了偏远地区,有的改了他姓。

这两个传说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但在近代,阚庄却发生过一个真实的英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阚庄村成立了抗日联防自卫队,与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阚庄保卫战,12名队员牺牲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很多村民受伤,村内房屋被烧尽,血流成河,作家吴伯箫的《一坛血》就是取材于阚庄的这场保卫战,这是中国普通劳苦大众反抗日军欺压、坚守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的真实写照。

阚姓现今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两省阚姓约占全国阚姓人口的一半以上。

茌平阚庄阚氏族谱辈分为:文迎大起士立怀连长金保学玉忠诚茂业兴德存瑞祥明,目前已繁衍至14世“忠”,共30多户。1960年前后,曾迁往东北多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