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肖华说他不死必是开国元帅,毛主席悲其阵亡而怒斥林彪,他叫士峨

肖华说他不死必是开国元帅,毛主席悲其阵亡而怒斥林彪,他叫士峨

1931年9月8日,一场血肉横飞的残酷搏杀在江西兴国县高兴圩西北的竺高山展开。

对阵双方,是我红四军的11师和国民党十九路军蔡廷锴60 师、戴戟61师。

这是一场本不该出现的恶战。

因为,这时候,我工农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已经接近尾声了。

在第一、二次反“围剿”作战中,我工农红军在毛主席运筹帷幄的指挥下,充分发挥运动战、游击战的优势,把敌人拖累、拖垮,最终大获全胜。

这次也不例外。

蒋介石调集起来的23个师另加3个旅共30万兵力,经过从6月到9月近三个月狼奔豚走,

已师老兵疲,损失颇多,无力再战。

那么,一场风声大、雨点小的“围剿”就要草草收场了。

然而,在国民党各路军灰溜溜地撤退之际。

红四军军长林彪在江西兴国县高兴圩西北的竺高山看到敌60师、61师旌旗不整,士气不振,认为可以“切他个尾巴”,命令11师实施穿插,消灭其走在队伍最后的个团。

这就犯了兵家大忌了。

孙子兵法云:围城必阙,穷寇莫追。

再说了,敌人的兵力远胜于己,其既已败退,实在不必要再节外生枝。

还有,十九路军是蒋光鼐和蔡廷锴的部队,以两广籍士兵为主。

这两广士兵中的广西兵,在中国历史上就有“狼兵”之称,虽然身材矮小,却勇猛剽悍,在明朝杀倭寇,在清朝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曾大杀四方,名动天下。

国民党政府倒施逆行,不得民心。

国民党各路军阀又醉心于内战,争相割据。

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的人都不知自己为何而战,只为领军饷混口饭吃而已,所以,军心涣散,兵无斗志。

但是,他们的生命遭受到威胁,肯定会奋起抗争。

所以,战斗一经打响,很快就达到了白热化状态。

肖华说他不死必是开国元帅,毛主席悲其阵亡而怒斥林彪,他叫士峨

敌人的大部队源源不断返回接应,呈现出越打越多之势。

我军兵力有限,而且武器落后,还有人使用梭标、大刀,枪支也多是些老式“汉阳造”步枪,有少配备有刺刀。

而敌军有大量冲锋枪、机关枪,步枪都装备有刺刀。

所以,在接兵相接中,我军处于明显劣势。

战况无比惨烈,双方从上午激战至黄昏。

最终,我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撤出战斗。

战后清点人数,红11师已伤亡了2200余人,伤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建制已被打残。

最让三军震动的是:年仅27岁的11师师长曾士峨壮烈牺牲。

毛主席收此战报,悲愤交加,狠狠地批评了林彪,指责他用兵不当,说:“你是怎么打仗的?怕没有仗打?”

在庆祝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祝捷大会上,毛主席带领全体与会人员向曾士峨烈士默哀,并指示红军总政治部发出通令,号召红军指战员向曾士峨学习。

负责印发这些通令的人是时为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后为开国上将的肖华。

肖华后来多次在不同场合感慨地说:“红军总部发通令号召向个人学习,曾士峨是第一人。”

1955年我军第一次评定军衔后,肖华还曾对《罗荣桓元帅传》编写组主笔黄瑶说:“如果曾士峨在的话,应是个元帅。”

何长工也说过类似的话。

1983年1月,何长工见到曾士峨的继子曾天元,也有些沉痛和伤感地说:“曾士峨如果在的话,应是个元帅,起码也是大将。”

另一个开国上将陈士榘则说:“毛主席评价一个人的死重于泰山的说法,最先是用在曾士峨身上,后来才用在张思德身上。”

陈士榘也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感情,在井冈山时期长伴毛主席左右,所说绝非虚语。

曾士峨是湖南益阳人,曾在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学习,后随卢德铭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肖华说他不死必是开国元帅,毛主席悲其阵亡而怒斥林彪,他叫士峨

毛主席把起义部队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全师共5000余人,下辖3个团。

曾士峨先在第1团,文家市转兵之后,改编入三团任三营参谋长;而江西永新县境的三湾村的“三湾改编”后,师被缩编成一个团,辖二个营七个连,曾士峨担任特务连(编号是四连)连长,副连长是张宗逊,党代表是罗荣桓。

在这一段革命征程中,卢德铭战死,师长余洒度、三团团长苏先骏等人开起了小差,还有一些人拖枪叛逃。

曾士峨忠心耿耿,和张子清、罗荣桓、何长工等人坚定地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此后,曾士峨率部转战闽赣,参加了攻克茶陵、遂川、新城等一系列战斗,为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肖华说他不死必是开国元帅,毛主席悲其阵亡而怒斥林彪,他叫士峨

在陈浩、徐恕、韩剑壮等人企图拉部队投敌时,曾士峨与宛希先、张子清、何挺颖、罗荣桓等人团结一起,与之斗智斗勇,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在红军第三次攻打永新县城中,曾士峨身先士卒,全歼杨池生部的一个团,威名远扬。

老覃特别要在这里说一下,毛主席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就是专门为赞颂曾士峨在黄洋界取得的胜利而写。

那是1928年7月下旬,毛主席率部下山,仅留一连、三连扼守黄洋界。

敌人乘虚袭击井冈山,一共来了一个师的兵力。

三连连长曾士峨带伤上阵,勉力奋战,终于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还有,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斗中,时任红四军二纵队司令员的曾士峨,和纵队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瑞卿一起通力合作,沉着应战,捉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全歼张部九千余人。

在第二次反“围剿”中,曾士峨改任红四军11师师长,指挥11师在东固九寸岭、观音岩一带歼敌43师一个旅。

与曾士峨相比,林彪在南昌起义时不过是一个见习排长,他之所以在1930年成为红四军军长,一方面是他拥有杰出的军事才华;另一方面是毛主席在朱、毛会师后为了显示出对南昌起义余部的重视,特别对南昌起义余部中的干部着意提拔。

不管怎么说,曾士峨始终是毛主席心灵深处值得信赖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曾士峨阵亡后,他忍不住斥骂林彪的原因。

可以说,如果曾士峨不是过早牺牲,在后面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必有大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