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许鲁古镇在哪?在焦作沁阳市西向镇的北鲁村,北鲁村原称“许鲁古镇”。十一黄金周前夕,和许氏族人大干、来文、保金、许江同行去沁阳市西北沁河北岸北鲁村,傍水的小村、开放的空间,浓浓的独特文化氛围,更使小村充满着书卷气。这次走进北鲁村,所看到的另一番乡愁和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今年秋季的雨水格外多,多得让人烦。不过也正是有了这连日的阴雨天,才有了闲暇。许衡后裔几位热心许衡文化的族人,才邀约一同去北鲁村感受“许鲁古镇”的文化魅力。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秋雨绵绵,踏上北鲁之行,在沁河北岸的一条乡间公路南侧看到高高耸立的一座牌坊,牌坊上写“许鲁古镇”,这就是北鲁村的入口处。

驱车进村南行远远就能看到沁河的大堤,来到大堤北边的村中的刚刚修建的“许鲁文化广场”,正值午后人们闲暇之时,雨过天气虽然还未放晴,但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唠嗑闲聊。村民看到我们一行五人驱车而来,前来搭讪。简单的介绍我们来自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的“许衡故里”,村民像迎接亲人一样把我们围拢起来,有的介绍许衡的生平,有的介绍“许鲁古镇”的历史文化,有的村民介绍村里正在打造的许衡思想研学基地。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为了见证“许鲁古镇”的真实性,在“许鲁文化广场”陈福玲老人专门跑回家里拿来珍藏多年的斗篮,斗篮的提手上有毛笔书写的“北鲁古镇”四个大字。她说原来家里使用的麻袋、布袋以及乘装粮食的容器上都会书写着“北鲁古镇”。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在“许鲁文化广场”遇到一个叫陈来明的热心人,他是村里的文化人,也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给我们当起了义务导游。说起许衡与许衡故里他很热心地讲起北鲁村的文化,他说:北鲁村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许衡的祖籍在北鲁村,许衡一生中也曾多次来往于北鲁村,虽然居住较短,但也把文化留在了这里,所以说我们北鲁村这里也称作“许衡故里”。许衡出生在新郑许岗村,新郑的许岗村也有“许衡故里”一说。许衡晚年告老还乡,定居焦作中站区的李封村,并葬于李封,且许衡后裔大都居住在李封村,李封村也有“许衡故里”的称号。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说话间,陈来明老师将我们带到“许鲁文化广场”对面一个大门紧锁的干净利落整洁的院落前,村里的工作人员赶忙拿来钥匙准备打开大门让我们参观,由于连日的阴雨,锁门的铁锁已经生锈无法打开。这时陈来明老师为了不让我们几个远道而来的许衡后裔失望,回家拿来一把锤子,将门锁砸开。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进到院落里,眼前豁然开朗。坐北朝南的院落上房屋子由三座屋子和东西厢房组成,正中间上房屋子前面有一方形水池,水池里鱼游见底,水池中央有一巨石突出,巨石上方镶嵌着比例适中的石刻祥云和日圭,他说“日圭”是古代测日影的仪器,这里的“日圭”是为纪念许衡发明的授时历而专门建造的。漫步院落里,木门灰瓦泥巴墙、古道书院,古式造型,并没有让这典型的北方院落感到孤单,而是显得古朴雅致更具文化韵味。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院落里、房间里艺术化的布展还在进行中。展厅主要是许衡的生平介绍和许衡活动范围示意图,院落里的工程不日将完工。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陈来明说:现在沁阳市正在加大财政投入,在北鲁村搭建和打造许衡文化平台,北鲁村文化发展之路越来越开阔和清晰,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有条不紊地在进行升级改造,全村上下信心满满!北鲁村正在打造许衡文化研学基地等内容,正在丰富许衡文化的内涵。

走进许鲁古镇,久久思绪着这位历史文化名人:许衡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历史记载的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无不启迪后人,至今流传民间。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走进许鲁古镇 探访许衡文化

  当我们驱车沿着北鲁村的民族路北行出村向后回望时,在村口过街牌上看见“许衡故里”四个大字,让人联想起北鲁村的乡愁和许衡文化正在演绎人杰地灵的故事。

中站融媒 许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