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唐肃宗李享至德年间后期,安史之乱刚刚平定,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一带很不安宁,各个地方节度使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弱肉强食,你争我夺,战争时有发生。老百姓流离失所,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一番混战之后,情况逐渐稳定下来。这一片地区有两个紧靠着的节度使。潞州节度使薛嵩占据着山西上党周边地区,并控制太行山以东的地区,治所在山西上党县。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势力强大,占据着魏州、博州等六个州,治所在魏州,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名县。

薛嵩(712~772年),绛州万泉(今山西省万荣县)人。他的爷爷就是赫赫有名的三箭定天山的唐初名将,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他的父亲是薛楚玉,后来官居范阳节度使。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薛嵩出身将门,妥妥的军三代,作为名将之后,薛嵩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高大魁梧,膂力过人,擅长骑射,爱好蹴鞠。但是他对于读书不感兴趣,为人慷慨豪迈,嫉恶如仇,有仁者之心。在潞州节度使管辖地区,薛嵩注重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爱护百姓,很受当地百姓的拥戴。后来被册封为平阳郡王。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病死,追赠太保。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田承嗣(705-779年),平州卢龙(今河北省卢龙县)人,他出身雁门田氏,为人狡诈,桀骜不驯。

田承嗣一开始跟随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他骁勇善战,屡立军功,安禄山提拔他为左武卫将军,率军攻陷了唐朝东都洛阳。

安史之乱后期,田承嗣看到唐朝即将获胜,墙头草立马调头转向,就押送着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的家眷一百余人,投降了朝廷,唐肃宗李享大喜,封他为魏博节度使。从此田承嗣割据一方,招兵买马,发展个人势力,不听朝廷命令,把魏博节度使辖区当做自己的独立王国。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这两家是什么关系呢?薛嵩将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也就是说是两家儿女亲家。

田承嗣患有热毒风这个怪病,症状表现就是天热后,他就头面肿热,心神烦躁,眼目昏暗,关节疼痛。天越热症状就越严重。

他手下的医生除了药物治疗外,建议他去气候凉爽的常住,并且说太行山的东面夏天气候凉爽,适合他居住。田承嗣就听进去了,他对部下说:“我如果驻守在山东,那里天气比较凉快,我就能多活几年。”

于是田承嗣开始秘密准备,他从军中精挑细选了三千勇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然后日夜训练,为了避人耳目,把这些人称为外宅男。他又命令三百人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加强防卫。然后通过占卜,选择了合适的日子,准备采取突袭的办法一举吞并潞州。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薛嵩的女儿得到这个情报后,赶紧派心腹之人,把这个消息迅速地报告给薛嵩,薛嵩得到田承嗣磨刀霍霍,直奔自己这个消息后,日夜忧愁,他知道田承嗣势力远远超过自己,一旦战争打起来,老百姓有要遭难了,他也于心不忍,但是却想不出好办法解决,有时候愁的他经常自言自语。

一天夜晚,军营的大门已经关闭,薛嵩独自来到庭院,一边散步,一边想解决的办法。这时他的内记室红线来到他的身旁。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这个红线可不是一般女性,她今年十九岁,是薛嵩家仆人的女儿,从小就在薛嵩家长大,她的左右双手手心有一条横纹,就像一根红线,所以人们都叫她红线女。这个小姑娘长得漂亮,并且很有才华,熟读四书五经,还精通音乐,会弹奏琵琶等乐器,因此,薛嵩慧眼识珠,请她管理府中的机密文书,称为内记室,类似今天的私人秘书。这是把红线作为心腹之人看待。

有一次,薛嵩在军中举办宴会,红线听到击鼓的声音与平常不同,她对薛嵩说到:“听这鼓声沉闷悲凉,我想这打鼓的人必定有什么事。”薛嵩平时也懂一些音乐,说道:“我相信你,你说得有道理。”于是,派人把击鼓人叫来一问,击鼓人回答道:“昨晚我妻子去世了,因为今天有任务,所以我没敢请假。”薛嵩听完就给他放假,让他回家处理家务去了。从此以后,薛嵩对红线是刮目相看。

红线轻声地说道:“老爷,我看您好像有很为难的心事,这么长时间您寝食不安,经常喃喃自语,我想是不是因为田承嗣的事?”

薛嵩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这件事,事关重大,不是你能处理的,你就别操心了。”

红线并不在意薛嵩的态度,诚恳地说道:“老爷,我虽然是您的奴婢,但也有一些本事,我想为您解除忧愁。”

薛嵩看红线态度诚恳,有一些感动,就说道:“我知道你不是一般女子,难得你一片好心。”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于是,薛嵩就把田承嗣那边的具体情况告诉了红线,然后说道:“我继承祖父的大业,承受国家的恩惠,一旦将镇守的疆土丢掉了,我个人的损失没有什么,但是老百姓就要遭罪了,这就是我日夜忧愁的地方。”

红线听完,沉默了一会儿,低头仔细的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坚定地说:“老爷,这事您不用忧愁,交给我来办。您先让我去趟魏城,观察一下田承嗣,我再根据情况相机办理。一更去,三更便可回来。再请您先物色好一个使者和一匹快马、一封给田承嗣的问候信,等我回来后,就让他出发。”

薛嵩吃惊地问道:“从这儿到魏州几百里地,你怎么能这么快回来呢?”

红线微微一笑,回答道:“老爷,时间紧迫,等我回来再跟您解释吧。”

薛嵩还是不放心。叮嘱道:“这事如果办不好,大祸就要来临,那可怎么办?”

红线安慰薛嵩道:“老爷,您就放心好了,瞧我的吧,我此去肯定能办好,请您稍等。”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说完,红线就回到自己屋中准备。一会儿红线又来到薛嵩的面前,只见她梳一个乌蛮髻,头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短袍,腰系青丝带,脚登轻便靴,胸前佩龙纹匕首,前额上写着太一神名。

薛嵩第一次见到红线这身打扮,惊呆了。红线向薛嵩拜了拜,说了一声:“老爷,我去了。”转眼就不见了。

薛嵩就按照红线说的,选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者和一匹快马,写好了问候信。就回到屋里关上门,一个人独自饮酒,等候红线回来。

薛嵩平日里酒量很一般,但今晚既兴奋,又担心,喝了很多酒,却一点醉意都没有。

忽然,薛嵩听到一阵风吹过,好似有一片树叶落下来,惊得他急忙站起来,却看见是红线回来了,就站在旁边。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薛嵩放下心来,高兴地问道:“事办得怎么样?”

红线笑着说道:“老爷,我怎敢完不成使命啊。”

薛嵩急着问:“没伤害人吗?”

红线得意地拿出一个金盒,回答道:“用不着杀人,我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拿来了,您看看吧。”

薛嵩接过金盒,打开一看,盒内写着田承嗣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里面装着一些香料和珍珠。

薛嵩知道这是田承嗣最心爱之物,贴身保存,从不离身。急忙问红线:“你是怎么拿到的?”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红线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道:“老爷,现在您放心了吗?”

薛嵩哈哈大笑着说:“放心了,彻底放心了,你要取田承嗣的首级简直易如反掌啊!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红线笑了,有些得意地说道:“老爷,我天生有神术,就像您这儿关着门,我也能进来一样。我前半夜就到了魏城,过了几道门,就来到了他府上,看到他的士兵在院中来回走动巡逻,互相打招呼示意。”

红线看着薛嵩听得津津有味,接着说道:“我悄悄来到了田承嗣的床前,看见您亲家公躺在床上,露着脚睡得正香,他头裹黄巾,枕着绣着文犀的枕头,枕头旁边放着一把七星短剑,枕头的另一边放着这个金盒。我看他那熟睡的样子,杀他是手到擒来的事,我怕那样会惹来更大的麻烦。我就把金盒拿回来了。 出来的时候,我把他那些贴身卫兵的头簪、耳环都拔出来,扔在一个角落,他们竟然一点也不知道。”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薛嵩作为大将军,经历过很多血雨腥风,还是听得入神,有些目瞪口呆。

红线提醒薛嵩道:“老爷,该让使者出发了。”

薛嵩如梦方醒,于是,派使者赶往魏城。

使者骑着快马,跑了一天,半夜来到魏城下,使者用马鞭敲门,守门的士兵知道在这非常时刻,薛嵩派人求见,一定是有要事,不敢耽搁,一边赶紧通报田承嗣,一边领着使者进城。

使者看见城里灯火通明,满街全是田承嗣的士兵,在挨家挨户地搜查什么。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田承嗣闻讯急忙出来接见使者,使者就把信和金盒交给他,田承嗣接过后,先打开信,只见信上说:“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使者连夜送还。”

田承嗣一只手捧着金盒,一只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惊吓得几乎晕倒。他立即把使者请到厅内,盛宴款待使者,给使者很多赏赐。

第二天一大早,田承嗣专门派人带了三万匹布,二百匹好马,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献给薛嵩。并转告薛嵩:“幸亏他不记私怨,我才保住了性命,我要悔过自新,不再连累亲戚,我会叫我儿子厚待他的女儿,我招募的那些外宅男,原本是为了防盗,没别的企图,现在我就让他们脱掉军装,回家务农种地。

从此以后,薛嵩、田承嗣两家和平共处,经常派遣信使来往,互致问候。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忽然有一天,红线找到薛嵩要跟他辞别。薛嵩哪里舍得啊,很不满地说道:“你本来生在我家,就是我家的人,你想上哪里呢?我这么依靠你,你怎么能走呢?”

红线坦诚地说道:“老爷,现在我告诉您实情吧,我前世是个男子,读过神农、扁鹊的医书,后来我周游四方,寻师访友,给人们看病治疗。有一个孕妇,她肚内生了虫子,我误诊了,就给她服用了芫花酒,结果这个孕妇和腹中的双胞胎都死了。由于我一次害死了三个人,阴曹地府为了惩罚我,就把我变为女子,贬为奴婢。幸亏生在老爷您家里,已经十九年啦,穿够了绫罗绸缎,吃尽了美味佳肴,虽然是您的奴婢,但是您对我特别宠爱,是我的大恩人。那天我去魏城,就是为了报答您的恩德。现在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人们的性命也安全了。我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就是违背了天意。现在对我一个女人来说,功劳也不算小,这一善举足够我赎回前世之罪了,所以我现在功德圆满,该前往深山修行了。”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薛嵩感动地流泪了,说道:“可是,你是一个小姐之身,怎么能住在山里呢?”

红线说:“事关来世,我怎能不预谋,所以不能在这儿停留了?”

薛嵩知道留不住红线了,就决定为她设宴送行,于是薛嵩招集宾朋好友,在中堂大摆宴席。为了助酒兴,薛嵩请著名的诗人冷朝阳当初赋诗一首,薛嵩照这首诗现场放声高歌:

采菱歌怨木兰舟,

送客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

碧天无际水空流。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面对强敌,束手无策,他19岁的奴婢:瞧我的吧

唱完,薛嵩非常悲痛,这个大男人流出了热泪,红线也是边哭边拜,借口喝醉了,就离开了宴席,从此,世间再没有人见到红线,只留下红线这神奇的传说。

面对田承嗣磨刀霍霍,直指潞州,身为名将之后的薛嵩日夜忧愁,一代侠女红线笑道:瞧我的,凭借自己的天生神术,使田承嗣认识到薛嵩身边有能人,胆敢发动侵略,就能取他性命。

红线凭借一己之力,制止了一场战争,报答了恩人,造福了百姓,使黎民百姓免遭战争的生灵涂炭,为自己也修了圆满功德。功成后,悄然身退,留下这段大唐传奇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