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1959年,谢祥军的家人们得知了谢祥军牺牲在涟水战场上的消息,而此时距离他的离世已经过去了13年的时间,而决定将死讯进行保密的人,就是他的上级:粟裕。谢祥军曾在华中野战军中担任10纵司令员一职,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为何他的死讯被粟裕保密了13年,才得以公布,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谢祥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h1>

1946年10月,涟水战斗打响之际,华野各个纵队的战斗和伤亡情况也不断汇报给当时执掌军中的粟裕,而当他看到牺牲的名单中有“10纵司令谢祥军”的名字时,便不禁潸然泪下,回想起了生前他在军中的一幕幕。

虽然谢祥军并不是从始至终就跟着粟裕,但是他在军中“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的称誉在粟裕那里也是早有耳闻。谢祥军出生于湖北大悟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儿时的他除了与私塾、田地为伴,另一个爱好便是看自己喜欢的皮影戏。在皮影戏中,谢祥军十分喜欢行侠仗义的侠客,认为那是自己毕生的梦想。直到1927年湖北黄麻起义爆发后,谢祥军遇到了红军,才意识到“侠”的真正含义。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右一为谢祥军)

为什么谢祥军能够对红军抱有这么大的好感?在谢祥军生前的回忆中,他曾感慨过最让自己感到触动的便是红军买东西时候的样子。在谢祥军长大后,他便做起了货郎来养家糊口。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货郎最怕遇到的便是兵,轻辄损失钱财,重辄性命难保:但是,在谢祥军遇到红军后,他意外地发现红军是当时为数不多愿意花钱买货的部队。见到红军军纪严明,于是谢祥军便在1930年红军组建鄂豫皖边区之际,正式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而到了革命根据地后,谢祥军先是从普通的赤卫队士兵干起,后来一口气做到了红十二师的通讯连排长,后来又干到了红军的团长。等到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建成之后,谢祥军当起了红三十二军的师长,而自己的上司,也正是红三十二军的军长:罗炳辉。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罗炳辉)

虽然自己的军旅生涯比较顺利,但无论是在什么职务,谢祥军总还是保持着冲在前面奋勇杀敌的习惯。在红三十二军一次长征的战斗过程中,谢祥军的腿部受了伤,后又因为军中缺少药物,外加风雨天气,谢祥军的腿部伤口开始出现感染和恶化的迹象。而老上司罗炳辉也是焦急万分,后来红军医生告诉罗斌辉:谢祥军的腿怕是不保了,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等罗斌辉把这个沉痛的消息告诉谢祥军,让他做好心理准备时,谢祥军却大声高呼:“我不要锯腿!我是一个战士,锯掉了腿,我还怎么上战场?我不干!”见执拗不过谢祥军,军中只能把他康复地希望全部寄托给了奇迹——但不料,奇迹真的发生了,在红军医生的尽力调养和谢祥军的顽强意志下,谢祥军的腿伤逐渐好转了起来,但也因此留下了腿部稍微有点瘸的毛病。看着走路稍带蹒跚的谢祥军,当时红三十二军的每一位战士都对他抱有着由衷的敬意。于是,“谢祥军打仗,要腿不要命”的称号,便在军中流传开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h1>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谢祥军跟着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北上,而粟裕在当时则在“北上抗日先遣队”中九死一生,这两个在我国革命战争中很长一段时间都互不相识的人,最后又是如何产生交集的?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便要说说谢祥军在抗日前后的经历了:在谢祥军的腿伤奇迹般地康复后,“要腿不要命”的谢祥军便成为了我军中学习的楷模。在经过毛主席的批准后,谢祥军在抗日军政大学的第五分校,担任起了校长职务,可不要小看这一个职务:陈毅、黄克诚和钟伟,都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的校长,因此可以说抗日军政大学学校不仅是当时抗日战争中的一座灯塔,更是名将辈出的地方。而谢祥军在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后,隶属于黄克诚大将的新四军第三师。

而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当时在军中的黄克诚便给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建议:目前国军正在对全国进行接收工作,而东北是国军近年来未曾染指的地方,如果我们派遣一支部队,在东北开辟革命根据地,那么将来回大有可为。毛主席很高兴地批准了这一建议,于是黄克诚的部队便被编入了东北民主联军,追随林彪去开辟革命根据地。而此时的谢祥军因为还挂着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的校长职务,因此便没有追随上司黄克诚一起去东北,而是在后来的军事调度中,被并入了粟裕的华野部队。

而粟裕在接到谢祥军这样的一员勇将后,内心也是非常高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谢祥军“要腿不要命”的名号,粟裕是早有耳闻的。于是,在华野扩编之际,粟裕便十分信任地让谢祥军担任华野第十纵队司令员的职务,自此二人便开始一起转战华东、华中地区,成为了令敌军闻风丧胆的我军名将。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1946年7月爆发的苏中战役,恐怕是粟裕和谢祥军两人共同的“辉煌时刻”。当时,国民党集结了58个旅,约折合46万人向苏中革命根据地进攻,对苏中革命根据地势在必得。面对着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势,毛主席等军委领导提出了“暂避锋芒,让出苏中,先进击豫东和津浦铁路”的战略构想。但是,粟裕却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认为我军在苏中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外加情报优势,因此可以先和敌军打上几仗,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后再转战别处,而军委最终批准了粟裕的建议,苏中战役便正式打响。

而在敌军那边,多数国军高官对我军抱有着十分轻视的态度,当时参与苏中战役的国军第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口出狂言:“给老子一个团的兵力,就能干掉华野。”但是,苏中战役的结局却对于国民党而言是相当打脸,经过这一番战斗,我军连续“七战七捷”,国民党军队在此战中损失高达5.3万人。而在十纵中担任司令的谢祥军,战果又是如何呢?——在苏中战役的最后阶段,国军整编25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对我军邵伯、乔墅、丁沟等防线开展猛攻,可最终却被仅携带轻武器的十纵轻松拦下。可以说,十纵的这场阻击战,为苏中战役的结束,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苏中战役中的我军)

对于七战七捷这场空前的胜利,十纵和他们的司令员:谢祥军都是很高兴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苏中战役之后,距离谢祥军后来的牺牲,已经不到2个月的时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h1>

在我军于苏中战役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之后,我军便在随后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报复。在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派出近4个旅的兵力,向我军控制的涟水发起进攻,而这4个旅的来头也不简单,他们正是隶属于有着“国民党王牌军”之称的国军整编74师,而师长正是张灵甫。

面对着敌军凶猛的攻势,我军一面抓紧当时的解放军机关转移工作,一面则急需调来一员虎将坐镇涟水,守住张灵甫的进攻。而在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守住敌军三路攻势的谢祥军,便成为了当时军中普遍认为能应对张灵甫的不二人选。而谢祥军也当仁不让,和粟裕表示:守住涟水,就包在了我十纵的身上。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涟水保卫战)

在战斗一开始,国军的整编74师便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部队的惊人战斗力,10月17日,国军部队兵分三路,从淮安、淮阴方向向涟水发动进攻,仅用了3天时间,国军便在涟水附近的滩头建好了阵地,直逼涟水城。面对着这样一支被称为“国军王牌”的精锐部队,谢祥军的十纵非但没有露出难色,反而在一开始就打破了国军的初次攻势,让国军折损百人,整编74师的锐气就因此被我军掐断。

但是,国军的王牌部队也并没有就此轻易死心。在10月23日,国军部队又发起了多达3次的大规模攻势,曾一度将兵力推至连水城内,但好在十纵坚守住了城内防线,而华中野战军第六师的援军也及时赶到,和城内的十纵一起夹击敌军,让指挥整编74师的张灵甫又一次损兵折将,折损人数高达三千人。而且,在城内坚守的十纵也并没有一直被动等待敌军的进攻,反而主动对敌军采取攻势,切断了整编74师的后路,这让张灵甫大为恼火。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张灵甫却丝毫没有松懈对涟水的攻势,而十纵的司令员谢祥军也绷紧了神经。10月25日,他从指挥所走出拿出望远镜,来勘察敌军的进攻方向,但不料敌军的狙击手却一枪打中了谢祥军的腹部,谢祥军也因此倒在了血泊之中,因抢救无效而牺牲在了前线。

我军和国军对涟水的争夺在当时十分激烈,每日都有伤亡数字报道陈毅、粟裕那里,等到十纵司令员谢祥军的牺牲消息报给陈毅、粟裕后,两个人都十分悲痛,因为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军的司令员竟然真的会牺牲在一线的战场上。而在苏中战役打退敌军的三路攻势后,谢祥军不仅是敌军眼中的大敌,更是一些战士们心中的精神支柱。于是,粟裕只好忍着悲痛,下令军中严禁举行哀悼会,以免泄露消息,让敌军发觉,并且将谢祥军的遗体只做了简单的处理,就埋葬在了涟水的板桥附近。

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为什么粟裕下令严格保密?舍得一条命,不愿丢下腿抗战之后结识粟裕,打响苏中七战中最漂亮的一仗涟水战役,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是,我军从来不会忘记为中国革命事业真正付出过贡献的人。等到1959年,谢祥军牺牲13年后,我军正式将他牺牲的消息公布出来,被给予了他烈士的称号。后来,他的遗体也被转移到了阜宁县芦蒲乡安眠,至今守护着那一方水土的安宁与和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