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今日头条,柳扶风工作室,作者:孙玉良
基辛格,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正是由于他的斡旋,最后才达成了中美建交,从而改变了世界格局。基辛格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0月23日,这位年近百岁高龄的老资格政治家接受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邀请,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钱颖一通过视讯进行对话,对当今世界大势“指点江山”,他的“三个观点”为未来世界格局指明了方向。

基辛格的第一个观点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霸权。基辛格的这个观点,虽未指名挂姓,但肯定不是说中国的。当今世界被谴责“霸权主义”的国家,非美国莫属。因此,基辛格这是当着中国人的面,对美国政府善意的提醒。毕竟他是美国人,不可能骂美国,只可能是提醒美国。美国以前办了许多“霸权主义”的事,发动了不少战争。有时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有时是绕过联合国。美国还很任性,想“加群”就“加群”,想“退群”就“退群”,视国际组织如玩物。尤其是前总统特朗普,提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连“盟友”都看不下去了。所谓旁观者清,基辛格作为老资格的政治家,对于美国的表现看得门清,并通过分析得出“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霸权”的结论。这也算是对中俄“平视”美国给予的回应,基辛格估计现在已经认可中国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了。
基辛格的第二个观点是:中美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基于平等的理念共存。中美要如何相处,这是中美两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特别关心的问题。本届政府布林肯国务卿给出了“三分法”相处法,即“该竞争的时候竞争,可以合作的时候合作,必须对抗的时候对抗”,但这个“三分法”中国是不认可的,所以才有了中国给美国“两份清单,三条红线”的故事。美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基辛格是不太认同的,所以他提出了希望中美应该“通过合作的方式,基于平等的理念,充分承认双方在诸多领域中拥有共同的权利”。基辛格的这个观点比“三分法”就高明多了,比较容易让中国人接受,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基辛格的第三个观点是:世界各国“在诸多领域创建相关机构防范相关误判和避免冲突”。老年的基辛格谈起话来,象一个和平主义者,颇有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辛格提出了一个理论,“各国究竟是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还是需要认识到当今世界是互联互通的?”。如果是前者,那这个世界就会”沦为各国民族主义的竞技场,那么防范相关误判和避免冲突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基辛格显然希望世界各国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互联互通”的,而“互联互通世界”的特点,就是在诸多领域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比如防疫这个事,比如气候变化问题等等。要想防范各国之间的误判,避免各国之间的冲突,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防范机制和相关机构。现在的联合国机制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未来的世界向哪方面发展对人类有利,笔者认为基辛格说得很有道理。10月24日,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加拿大政府必须正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现实。从基辛格接受采访的对话来看,他也认同中国已发展成世界一流强国了,所以才会提出如上这三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