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效扩培小球藻,让池塘用上具备活性藻体

1、培育水源的选择

为了保证藻液高质量可持续繁育的标准,请采用自来水(光照敞口暴气24小时挥发残存氯气)或者干净的地下淡水(光照暴气12小时水体无沉淀或者变色);切勿使用池塘水,地表水或者山泉水等其他包含杂藻杂菌以及微生物较多或者包含桡足类的水源;

2、培育流程接种简介:

小球藻培育必须在晴天上午进行接种,接种后三天内必须保持晴天(培育藻液时多关注天气预报);

如果特殊情况着急使用需要阴雨天气下进行培育,参考光照要求第二点;

接种序列:容器内加入50斤水,先投入粉末制剂,在充分溶解的基础上,再依次加入液体(液体制剂加入顺序无先后要求),再加入40斤水,并加入10斤藻液,共计100斤;

将藻液充分搅动均匀后,再分别灌装至透明容器或者透明袋子内,并扎紧袋口或者拧紧瓶盖;

溶解培养基的水量尽量多一些,溶解会更加快速充分均匀;

切不可在加入藻种后再进行培养基的溶解;

藻液培育成熟后,先保留10斤藻种,其他的再投放使用;

高效扩培小球藻,让池塘用上具备活性藻体

3、培育期间的光照要求:

L:D保证12:12的比例,最佳为14:10的光照比例,可以提升藻液的增殖速度;该比例时间尤其以室内灯光照射培育为执行要求;

如果阴雨天气培育,必须采用45瓦三基色6500K荧光灯日光色冷光源照射培育,以免光照不足引起藻液培育失败或者藻液发暗及藻液的活性不够所带来的藻液质量下降问题;

如果采用小容器培育,比如1升(2斤)容器及以下,在培育的前2天灯泡照射距离藻液容器在12公分左右,以后距离10公分左右,灯泡照射距离不得低于8公分;

如果采用大容器培育,大于(包含)2.5升(5斤)及以上,可以将光源距离全程调整至6-10公分,不得低于5公分距离;使用透明袋子培育光照距离同大容器要求,每平方可以设置2-4个灯泡吊顶照射;

在室外培育时,光照以自然日升日落为基准,最大化的放置在每天可以接受光照最长时间的地方培育;春夏交替季节至秋末季节(南方区域),当室外晴天时,气温白天稳定且持续在25度以上时,需要全天或者中午时段加盖遮阴网或者将藻液置于树荫下并且注意藻液是否超温【注意:是藻液温度,非气温】;其他季节或者时间段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如果中午光照比较强烈,则采取遮阴措施,规避强光照射;

此点中,采用培育的灯泡尽量按照要求的瓦数,因为不能一一测量其他三基色瓦数的灯泡,无法给出具体的光照强度;如果需要更换其他大瓦数或者小瓦数的三基色灯泡,需要知道距离同光强的数值;

高效扩培小球藻,让池塘用上具备活性藻体

45瓦三基色6500K荧光灯日光色冷光

4、培育容器的选择:

小球藻培育容器需要选择全透明材质(同光合细菌培育材质完全一致)的桶或者塑料袋均可;

在使用容器培育藻液的时候,容器内不要将藻液灌满,请留出1%的空气量,然后拧紧(扎好)容器即可;

接种完成后,拧紧瓶盖或者扎紧袋口,每天摇动2-4次,以帮助沉淀的藻液上浮获得光照增加繁育;

如果比较忙,可以在容器内放置一个循环设备,瓦数为8-15瓦均可(瓦数不可过高,以免离心过高造成藻细胞破坏),在上午8时或者下午14时两个时间段分别开启1小时或者至以上,以整体藻液能够循环起来为标准;尽量人工摇动藻液为第一选择;

高效扩培小球藻,让池塘用上具备活性藻体

容器选择透明塑料桶或者透明塑料袋,同光合培育容器一致

5、培育期间藻液的温度要求

小球藻培育温度为20-30度区间,藻液最佳温度为25-30度之间,不得超过32度;培育温度与藻液增殖密度有直接关系,保持在25-30度区间,藻液增殖密度及其他指标状态会达到最佳;

6、藻液培育时间要求

藻液培育周期为3-5天时间,藻液变深变绿即可投入使用或者留种,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基础上,培育周期一般为4天;如果全程使用灯泡照射繁育,温度适宜,则延长一天的时间,以培育5天时间为佳;

7、藻液成熟后的保存要求:

培育成熟的小球藻,如需留种,将其置于阴凉干燥黑暗处,时间为2个月,保存环境温度不得高于32度;

如需长期保存藻种,则将成熟后的藻种置于冰箱保鲜环境2-10度内,保存周期可以延长至6个月至以上;

如果单次培育量多且需要保存,请参考第一条要求(保存环境温度越低,相应保存周期越长);

夏季保存时间较长的小球藻(非冰箱保鲜环境下保存),藻液可能会出现异味等情况(小球藻细胞为植物性蛋白,会随着保存周期的伸展蛋白物质会出现异味),只要不超过保存周期即可正常投入繁育和使用;

保存周期较长的藻液(常温下或者保鲜2——10度环境下)均会出现分层沉淀的正常现象,可以将上清液排掉然后合并保存底部沉淀的小球藻,形成高浓缩小球藻种;

视频加载中...

8、藻液培育过程中的排气事项:

使用透明桶的朋友在培育第二天及以后的时间,在摇动容器或者静止状态下,如果发现藻液有细密的氧气泡出现上升并在藻液表层产生泡沫现象【正常现象】引发的容器涨瓶,注意拧开容器对所产生的氧气进行排除;如果采用袋子进行培育的,可以适当的根据情况调整即可(不需要非进行排气操作,袋子具有膨胀和容纳性);

在接种藻液后,如果发现桶壁及底部有诸多密致氧气泡附壁,可以摇动桶有助于气泡离开桶壁上升,提高容器通透率及透光率,减少氧气泡附壁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效扩培小球藻,让池塘用上具备活性藻体

9、藻液培育注意事项:

在培育过程中,如果容器底部或者顶部有白色絮状沉淀物或者漂浮物出现(死亡藻体或者水体硬度较高产生的络合沉淀或者其他已知或者未知原因沉淀),同各地区的水质情况有相关因素(各地区水质中所包含的各类物质成分所产生的反应沉淀);如果对藻液增殖没有影响,按照正常流程培育即可;在进行藻种保留时,请撇除沉淀物;

10、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原生动物的防治

小球藻的繁育中如果出现原生动物并有扩展趋势,可以按 10mg/L 的浓度往培养液中施加甲醛, 每天一次,连续两天,用于防治原生动物的发生。1g=1000mg,加入时,注意进行换算,不要超量使用;

11、小球藻生产中的用法用量

小球藻水体养殖中的使用推荐2-10斤每亩使用,用后当日或者第二天及时补充废水膏类产品,有助于藻类快速增殖形成优势藻相;在养殖初期阶段,清塘进水消毒后的肥水,可以采用每亩5斤进行泼洒并搭配氨基酸使用,如果起肥效果慢,可以继续重复操作一次;对于有微量青苔的水体,想快速肥水,可以按照10斤每亩量进行投放使用,并视情况追加一次,达到抑制青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