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茶树主要病虫害,将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农业部特制订了一些方案。要求: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害虫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茶树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茶叶质量符合无公害要求,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防控策略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重要手段。
针对农业部制定的方案,本文对茶树虫害和病害的种类进行归类,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三方面进行防控,对具体的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茶树害虫的种类
茶树害虫会对茶树的正常生长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降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茶树害虫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吸汁类: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长白蚧、黑刺粉虱、绿盲蝽、茶树蛇眼蚧等;食叶类:主要有茶尺蠖、茶蚕、茶毛虫、茶白毒蛾、茶黑毒蛾、扁刺蛾茶等;钻蛀类:主要有茶枝镰蛾、茶天牛、茶枝木蠹蛾等;地下害虫:主要包括大蟋蟀、蛴螬等。
二、茶树病害的种类
通过对茶树病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可知,目前存在的茶树病害共有40余种,对茶树的正常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主要的茶树病害共有如下几种。叶部病害:主要包括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煤病、茶树日灼病;枝干病害:主要包括地衣、茶膏药病、菟丝子等;根部病害:主要包括茶苗白绢病、茶树根腐病类、茶苗根结线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