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控制茶樹主要病蟲害,将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確定茶葉生産和品質安全,農業部特制訂了一些方案。要求: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害蟲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茶樹病蟲為害損失率控制在10%以内。茶葉品質符合無公害要求,綠色防控技術覆寫率達到50%以上。防控政策采用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生态調控、實體防治和生物防治為重要手段。
針對農業部制定的方案,本文對茶樹蟲害和病害的種類進行歸類,從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實體防治三方面進行防控,對具體的防治方法進行詳細介紹。
一、茶樹害蟲的種類
茶樹害蟲會對茶樹的正常生長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降低茶葉的品質和産量。茶樹害蟲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吸汁類:主要有假眼小綠葉蟬、茶蚜、長白蚧、黑刺粉虱、綠盲蝽、茶樹蛇眼蚧等;食葉類:主要有茶尺蠖、茶蠶、茶毛蟲、茶白毒蛾、茶黑毒蛾、扁刺蛾茶等;鑽蛀類:主要有茶枝鐮蛾、茶天牛、茶枝木蠹蛾等;地下害蟲:主要包括大蟋蟀、蛴螬等。
二、茶樹病害的種類
通過對茶樹病害的種類進行分析可知,目前存在的茶樹病害共有40餘種,對茶樹的正常生長造成較大的影響。主要的茶樹病害共有如下幾種。葉部病害:主要包括茶炭疽病、茶雲紋葉枯病、茶煤病、茶樹日灼病;枝幹病害:主要包括地衣、茶膏藥病、菟絲子等;根部病害:主要包括茶苗白絹病、茶樹根腐病類、茶苗根結線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