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岛第 69条推送
今年是中国牛年
作为一个平凡的地球物种
牛,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

瑞士阿尔卑斯山牛木偶。
在动物世界,牛是吃素的野兽;
在人类世界,牛是亲密的伙伴。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
牛最常扮演的角色是无敌劳动力,
然后是食物、牛乳、奢侈品,
也常化身为神灵、恶魔、战士......
人类食用牛肉、牛奶、奶酪;
为牛举办仪式节庆、绘制图腾;
将它出现在钱币、宗教和神话中;
寓意为力量、勤恳、财富、超级棒;
骂一个人就是吹牛,
夸一个人就是真牛。
印度将牛供奉为神牛,
美国将美洲野牛确立为美国国兽,
全世界与牛有关的节日有数百个。
……
人类与牛,亲密共处10000年,
极少有一种动物,
像牛这样赢得全人类的好感。
马达加斯加被成为“瘤牛背上的国度”,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头牛。
印度神牛
而牛对中国人格外重要。
牛是一种「家底」。
中国是农业大国,
牛曾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
牛相伴中国人走过3000年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田、黄牛皮、乳牛奶、牦牛餐......「谁家有牛,谁家就牛!」
牛是一种「靠谱」。
西方十二星座,金牛座排老二,
中国十二生肖,丑牛也排老二。
中国六畜(马牛羊猪鸡狗),
牛也稳坐第二把交椅,堪称千年老二。
金牛座踏实靠谱,属牛的人办事勤勉。
牛更是一种精神。
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在全世界范围,中国人靠这股「牛精神」拼了几千年。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牛群迁徙。
假如世界上没有牛,
粮食会减产,餐桌会单调,
年轻人的聊天口语将变得乏味,
中国文明可能有另外的走向。
今天,牛年到来,
我们说着关于牛的祝福语,
吃着牛肉,接受着「你真牛」的赞美,
而牛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年初一,时差岛带你
重新认识「世界牛·中国牛」
瞧,真牛
牛是力大无穷,
却个性温良的草食动物。
全世界生活着14亿头家牛,
是地球数量最庞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巴西、印度、中国、美国最多。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生物学上看,
全世界有超过1000种牛,
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寸大陆。
中国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共有118个牛品种,其中76个黄牛品种,13个牦牛品种,28个水牛品种,1个半野生濒危品种(独龙牛)。
简单而言,
牛又分为野牛和驯化牛。
现存最大的野牛家族
是非洲水牛、美洲野牛;
对人类非常重要的驯化牛
是黄牛、水牛、牦牛和奶牛。
一头牛的平均寿命20岁,
它的智商≈马,略强于狗。
性格基因中缺少探索性和侵略性,
但高度情绪化,喜欢群居交朋友,
会因同伴分离而沮丧、愤怒。
美国黄石公园的美洲野牛
全世界政治地位最高的牛
▼
在所有牛中,美洲野牛的政治地位最高,2016年5月9日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一份法案上签字,从而正式确立美洲野牛为美国国兽。
非洲安哥拉长角牛
非洲最古老的野牛种
安科拉长角牛,非洲最古老的牛种,成年公牛的一对长角可以长到2.5米。这样牛角若是攻击武器,还有哪种动物敢惹!
肯尼亚的非洲野牛
苏格兰高地牛
因为太可爱而爆红网络。苏格兰高地牛独特的刘海让它有牛界杀马特的称号。
瑞士黄牛
原产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家牛
瑞士黄牛(又称褐牛BrownSwiss)属乳肉兼用品种,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主要在瓦莱斯地区。
牛,是一种神力
牛与人类最早的关系,
是恐惧、崇拜、征服。
200万年前,欧亚大陆的草原上
出现体格庞大、性格凶猛的野生牛,
我们称为「原牛」,
是如今所有家牛的老祖宗。
这种牛身形魁伟,尖角锋利如匕首,
体形是现代牛的1.5到2倍,
酷似西班牙斗牛,
是仅次于大象的大型猛兽。
野性的力量让人类敬畏,
人类祖先在洞穴内画下牛,
祈祷天赐神力,战胜这种猛兽。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诞生于石器时代。
这种对力量的崇拜与征服欲,
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人类活动,
西班牙人以斗牛为至高荣誉,
墨西哥、阿根廷、美国都有斗牛的活动。
西班牙奔牛节,在节日里,每天都有6头凶悍的公牛追逐着数百名壮汉,沿着“奔牛之路”穿城而过,场面极其惊心动魄。
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曾广泛流行斗牛。
大约6000到1万年前,
人类成功驯化了马、猪、狗,
也逐渐将野牛驯服,成为家牛。
渐渐地,牛失去了野性,
牛角开始退化,背部越来越平,
用于搏斗的头颈部发达肌肉渐渐萎缩,
牛的性情也变得越来越平稳。
公牛体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一头美国公牛,重达1.7吨。
驯化牛最早出现于西亚,
然后一路东渡到古代中国,
约7千年前的中国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水牛遗骸,中国古人依据牛头形状写出了最早的「牛」字。
右上的文字为甲骨文中出现的最早牛字。
因为草料低廉、牛性温良,
养牛业在中国很快发展起来。
不仅有了专门放牧牛群的「牧」人,
还为牛搭建了挡风遮雨的「牢」房。
中国牛被驯养之初,
首先贵为敬神的祭品。
商代敬神祭奠中《无牛不成祭》,
从皇帝到百官,祭祖都用牛为祭品,
规格远在猪羊之上,贵族才配使用。
祭祀用牛,动辄几十头,
声势最大的一次要杀掉2562头牛,
祭祀后所有牛必须食用,
一次吃掉20多吨牛肉,
在今天也算是一大奇迹。
河南安阳出土的牛纹饰的铜方鼎是专门用于盛放祭祀用的牛肉的容器。
「牛人」是一种官。
大量祭祀用牛需要有人监管,
于是最早的「牛人」官衔出现了。
《周礼》记载,西周掌管祭祀用牛的官员,被称为「牛人」,这个词意今天成了「厉害人」。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春秋栖尊的牛鼻上穿有一大铜环,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
吃剩的牛骨还能用于记事和占卜。
古人在牛肩胛骨上刻字,
记录国家大事,把牛骨在火上烤,
根据骨头裂纹来占卜吉凶,
牛与龟一起充当了原始社会的文化大使。
从1899年起,殷墟先后发现了有文字材料的甲骨15万余片,绝大多数是牛的肩胛骨和牛的距骨与头骨。这15万余片甲骨,包括数万头牛的骨片。
在民间,牛也活成了神话。
在漫长的史前时代,
人类敬天、敬地、敬鬼神,
牛也是重要的崇拜对象。
古埃及人、波斯人视公牛为祖先。
希腊神话,整个欧洲起源于一头野牛。
印度神话,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圣物.....
2018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希腊国家奖获得者《牛头人》,摄影师©Panos Skordasra的儿子在神庙装扮成牛头神。
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先祖
伏羲和炎帝都是牛首人身的神;
十二生肖中,牛的地位非常高;
也有牛魔王、太上老君骑牛、牛郎织女等脍炙人口的「牛神」传说故事。
牛还催生了「商人」的诞生。
古代人发现牛有蛮力,适合负重拉车。
商朝人王亥发明了双辕牛车来拉载重物,他和族人驾着牛车沿着黄河北岸到各诸侯国去做生意,外部落的人把他们称为「商人」。
牛成为重要的宫廷文创产品。
如此有寓意的牛,
当然要做成艺术品供贵族阶层赏玩。
从战国开始,大量牛艺术品出现,
成为现代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让牛的地位走上神坛。
商代牛形铜尊
贵族阶层的盛酒器
(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错金银铜卧牛
专供王室使用的席镇
(藏于国家博物馆)
席镇:古人跪坐于地、床、榻等,上必铺席。为了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需要重物将其席子的四个角压镇。
七牛虎耳铜储备器
西汉时期滇人中的统治者贮存贝币的用具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牧牛童子
(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牛,无敌生产力
牛虽能负重,但速度远不及马,
因此牛车很快就被马车淘汰了。
但牛很快找到了最佳舞台:田地。
牛能犁田、拉磨、负重,
在农耕社会是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
并极大程度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牛=GDP,就是国家实力。
秦国是最先将牛用于农耕的诸侯国,
靠着牛最先统一了全国。
依靠牛,中国实现了精耕细作,
粮食产量提高,人口持续增长,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古代文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内蒙古自治区牧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陕西、河南、山东盛产黄牛。
因特有的山区丘陵地、河滩河谷地带和农耕田野地貌,成为中国五大著名黄牛蓄养区域。
河北承德塞罕坝。
云南昆明。
河南信阳。
有水田的地方就有水牛。
水牛为中国南方水稻产区的大功臣。
苏北的海子水牛、河南的信阳水牛、湖南的滨湖水牛、四川德昌水牛、云南德宏水牛都属于很有势力的地方派系。
红土地。
贵州六盘水
广东省清远英西古桥
牦牛极耐严寒、高压和缺氧环境,
全球95%的牦牛聚集在中国青藏高原。
西藏自治区纳木错
四川甘孜州巴塘 四川牦牛以甘孜最多,占全省总数2/3,广泛分布在石渠、色达、德格、甘孜、炉霍等高海拔地带。
中国农人还将更多
驱魔减灾的希望寄托在牛身上。
人们铸造铜牛投入黄河,镇压水魔,
牛的寓意升级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颐和园昆明湖畔的镇水铜牛,静静守了昆明湖几百年。
<h1 toutiao-origin="h2"> 武汉武昌江滩雕塑镇江牛</h1>
因此,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
牛地位越来越高,杀牛要偿命。
中国历朝历代制定法律:
严禁随意杀牛,杀牛等同杀人。
汉朝法律「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
到唐朝才废除杀牛偿命的规定,
不过也得吃几年牢饭。
不只古代禁杀牛,
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有此规定。
1955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相关指示:
「禁止任何机关和农民私自宰杀耕牛」,直到1972年才放宽规定允许杀牛。
内蒙古乌兰布统。
至今,全球超半数的国家
依然延续古老的耕作方式。
牛依然扮演着重要劳动力。
<h1 toutiao-origin="h2">缅甸农民还在使用“二牛抬杠”的的耕作方式。</h1>
<h1 toutiao-origin="h2">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沿袭用牛拉车的传统。</h1>
牛,人间美味
从古至今,牛肉、牛奶、奶酪,
都是人类最喜爱的美食。
全世界每年喝掉8亿吨牛奶,
每年吃掉6050万吨牛肉。
中国人是最早吃牛肉的地球人,
比欧洲社会整整早了1500年。
3000年前,中国古人就
已经发明了牛肉刺身的吃法:
技艺高超的厨师庖丁将牛精准分割,
再切成薄片,用美酒浸了吃。
中国人还最早吃上了牛排,
早在周朝就有了烤牛排 、酱牛肉、
牛肉条等多种烹饪方法。
但因为长期杀牛禁令,
牛肉退出了中华美食舞台,
历代中国名菜中鲜少有牛肉菜肴,
连皇帝和老佛爷也很难吃到牛肉。
清宫「满汉全席」几百道菜里没有一道是牛肉。
但牛肉并非彻底销声匿迹,
它成为豪爽叛逆的体现。
《水浒传》英雄吃牛肉、喝烈酒。
狂放不羁的李白也最爱吃牛肉,
常常与朋友「烹宰牛羊且为乐」。
有人统计《水浒传》全书中牛肉出镜率高达48次,而几乎同一时期以精致美食著名的《红楼梦》中,与牛肉相关的美食却是凤毛麟角。
现代中国人的餐桌,
当然就离不开牛肉了。
2019年,
中国约养了1亿头肉牛,
是世界第三大养牛国。
河南、四川、云南、内蒙古是中国养牛大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共吃掉2000万头牛,
是世界第二大牛肉消费大国。
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
从30年前的0.1-0.2公斤,
增长到了现在的5.5公斤。
最爱吃牛肉的西藏人,
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60斤牛肉。
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也是吃牛大户。
中国人餐桌上的牛肉,
则主要来自内蒙古、山东、河南这些养牛大省,进口牛肉则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
爱吃的中国人发明了
各式各样的牛肉美食。
潮汕手打牛肉丸、香酥牛肉饼、通川灯影牛肉、兰州牛肉拉面、水煮牛肉、淮南牛肉汤、重口味的牛瘪火锅……
相对于猪肉和禽肉,
牛肉是一种更高级的存在。
一顿没有牛肉的年夜饭是不完整的。
牛奶,也是人类大爱
鲜牛奶、酸奶、奶酪、芝士,
这些乳制品也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
2019年每个中国人平均喝掉了36.9公斤的牛奶,它们来自瑞士、新西兰、荷兰、美国、也来自中国内蒙古和河北等产奶大省。
人们也享用各种各样的牛奶制品,
冰淇淋、蛋糕、面包、奶茶……
成为年轻人的熬夜、追剧的口粮。
浑身是宝的牛
为现代人贡献了一切。
最新款的皮包、皮鞋、皮衣,入药的牛黄,牦牛绒的毛衣,牛角工艺品……面膜中的玻尿酸,最早也是从牛眼睛中提取的。
18世纪,人类的第一支天花疫苗就取自牛痘,取自牛胰脏的牛胰岛素,成为糖尿病人的希望……
牛的全身都是宝,一头牛深加工之后产生的价值相当于一辆轿车。
人牛共舞1万年
现代人也离不开牛
世界各地的牛与人,
共同创造了璀璨的世界文明,
塑造了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纽约华尔街铜牛成为全球财富梦想的缩影。在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海报上,华尔街铜牛被一位芭蕾舞者踩在了脚下。
牛,仍象征着财富。
全世界用「牛市」表示股票上涨,
中国人的「金牛」也是富足象征。
拉丁文,牛词源是「个人资产」,
全球证交所门前都会摆放公牛雕塑,
公牛上顶的牛角寓意股市上升,永保牛市。
人们为牛过节庆祝。
全世界的「牛节」有数百个:
阿尔卑斯山赶牛节
印尼奔牛节
印度母牛节、牛粪节
西班牙奔牛节
美国年度西部牛仔节
中国的牛王节、牛诞节、斗牛节
牛享受者着其他动物少有的荣誉。
瑞士阿尔卑斯赶牛下山节。夏末,身着传统服饰的牧牛人赶着戴着花环的牛群从高山牧场返回山谷。
美国西部牛仔节
我们还用牛为大地和村庄命名。
全中国以牛字为名的地名2584个,
其中最多是牛家村、牛庄、牛村、牛家湾……
还有很多以盼望牛的心情来命名,
望牛村、望牛墩、回牛村、牛进庄……
盼牛的心情非常迫切。
想象力丰富的中国人,
用牛表达吉祥主题。
过年时在墙上贴张「春牛图」,
寄托了对富裕和丰收的向往。
<h1 toutiao-origin="h2">2021年2月,山西运城面塑铺捏“牛”迎新年</h1>
<h1 toutiao-origin="h2">西藏日喀则农牧民举行春耕节活动</h1>
为牛画像:
牛是中国画热衷表达的主题,
国宝级《唐代五牛图》是最早的牛主题绘画,如今的故宫箭亭外,用雕塑复原了这幅画。
为牛写诗:
历代文人写了上千首赞牛咏牛的诗,
《全唐诗》中有「牛」诗701首。
为牛造字:
古人创造了300多个与牛有关的汉字,
与牛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上百个。
今天中国人平均每天会5次提到「牛」字,「牛X」「太牛了」是最高频词汇。
丰子恺的牛画。春天要到了,送你两朵小红花。
牛也偶被人嘲笑。
硕大体型和慢热脾性,
牛给人一种笨拙倔强的刻板印象,
对牛弹琴、蠢牛、牛脾气、钻牛角尖、犟牛……
牛有时被比作自大、爱吹牛皮。
有时又化作牛鬼蛇神、牛头马面……
《西游记》牛魔王就是一蛮横牛妖。
面对这些,牛很无奈。
但更多时候,牛口碑极佳。
孺子牛精神、老黄牛精神,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经常被著名人物提名表扬。
有骨气的人最爱以牛自喻:
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
齐白石自称耕砚牛;
老舍称自己文牛;
郭沫若也自喻为牛身上一条尾巴。
职场中,金牛座也最受老板们欢迎,
因为最稳定可靠。
牛有才华,有干劲,
成为对人最高的赞美。
「牛气冲天」「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股豪情!如今夸人最高境界就是「牛人」。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牛
牛精神多次上升到国家层面。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要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
1984年深圳立起来标志性雕塑拓荒牛,代表着奋力开拓的深圳精神。
习大大说:2021年,我们要有「三种牛」精神,「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
上海外滩的铜牛。
深圳证券交易所前的铜牛。
企业家也爱用牛来命名品牌。
牛=好彩头!
中国商标网上与牛有关商标有63785个,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牛也越来越时尚了。
牛元素用到各种大牌和潮牌中,
成为年轻人潮流生活的一部分。
2021,牛牛牛!
2021年是牛年,
这样一个特殊年份,
人们太渴望好事发生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命运,
和一只动物又有什么真正关系?
但愿我们赋予牛的美好词汇:
坚韧、勤勉、善良、稳重、牛……
能帮助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2021。
再复杂的人生,也要从容地过。
时差岛祝福每个人:
新年牛转乾坤,牛上加牛,
翻山越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内蒙古乌兰布统
- END -
文 | 吴丹丹
编辑 | 李樱 吴志刚
制图 | 韩丹
图 | 视觉中国
© 时差岛 出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
时差岛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 · 请勿随意转载】
时差岛 · 世界系列
世界各国巡游
🇸🇪 瑞典 | 🇩🇰 丹麦 | 🇳🇴 挪威 | 🇮🇸 冰岛
🇨🇭 瑞士 | 🇧🇪 比利时 | 🇮🇹 意大利 | 🇳🇿 新西兰
🇦🇷 阿根廷 | 🇷🇸 塞尔维亚 | 🇭🇷 克罗地亚 | 🇲🇹 马耳他
🇯🇵 日本 | 🇹🇭 泰国 | 🇰🇵 朝鲜 | 🇮🇩 印度尼西亚
🇱🇰 斯里兰卡 | 🇦🇶 北极 | 🇵🇲法罗群岛
© 时差岛
- 看见世界的时差 -
欢迎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