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分类、撤桶居民不理解怎么办?听听垃圾分类达人的小妙招

垃圾分类,撤桶行动在广州各区、各街道正全面、迅速地展开。海珠区海幢街环监所的垃圾分类宣传员曾佩仪为此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这两周街道样板小区即将撤桶,10月31日前街道辖区内20余个小区要全部完成撤桶。”她的工作内容不少,小区“摆摊”宣传,为撤桶入户宣传,垃圾分类设施及分类运收车辆配备……件件都要“操心”。面对多方面、各环节的繁杂工作,曾佩仪努力用策略解决问题。

分类、撤桶居民不理解怎么办?听听垃圾分类达人的小妙招

分类、撤桶都要讲策略

垃圾分类宣传、楼道撤桶推广都要用策略,是曾佩仪在工作中摸索出的一个道理。

在小区撤桶的入户宣传中,曾佩仪遇到了部分“顽固”反对的居民,“请家人说服”是她的一个妙招。“一个家庭中往往不是每个人都反对,有时我们请家人,比如妈妈或老婆多劝一劝,家人的劝说比我们的管用许多。” 曾佩仪表示。

接着曾佩仪还解释道,这些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如管家、保安、水电工,如果与“反对撤桶”的业主家人关系较好,一般就通过熟人劝说,再请他们给家人做“思想工作”。这种“深入式”的劝说给曾佩仪的工作带来不少成效。

曾佩仪还提到街道在垃圾分类宣传上也使用了不少策略。

分类、撤桶居民不理解怎么办?听听垃圾分类达人的小妙招

具有街道特色的宣传资料让曾佩仪费了不少功夫。一方面,“上级领导不希望每个街道都是模板式的宣传,要我们发挥创造力。” 曾佩仪表示,同时这套宣传资料非常重要,“物业若没有统一的宣传资料很难开展工作。”

于是,海幢街“独一份”的宣传资料诞生了。“我们街道自己设计做了一个宣传小册子,里面有投放指南,垃圾分类倡议书,在后面还有给居民的一封信。” 曾佩仪表示,结合市、区里统一的宣传海报、传单等资料,他们努力把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做得更贴近海幢街居民的生活。

联合建设银行,派发分类垃圾桶,是曾佩仪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另一个策略。“区城管和街道办事处与建设银行合作,派发一套两色的分类垃圾桶给样板小区的居民们。” 曾佩仪回忆道。这在宣传垃圾分类的同时,也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居民可以家中分类,省下塑料袋直接提着桶下楼投放垃圾,希望能起到环保作用。”

这套分类垃圾桶共将派发给3000户居民,可不是个小数目。曾佩仪笑着补充:“厂家还缺货了,因为广州各街道、单位都在订购分类垃圾桶。”曾佩仪还表示,现在许多街道都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富有创意的妙招,希望能够更详细地分享,将有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分类、撤桶居民不理解怎么办?听听垃圾分类达人的小妙招

家中不忘分类,女儿成“小专家”

曾佩仪的工作还影响了家人,她表示上小学的女儿对垃圾分类也非常积极。“有次我把垃圾分类宣传的卡片和小桶带回家,她在那儿玩了两个小时,还出问题考我们。” 曾佩仪忍俊不禁。

在与女儿的垃圾分类小问答中,曾佩仪还学到了不少知识。“要不是她出题,我都不知道用完的牙膏皮是可回收的,我一直以为是其他垃圾。” 曾佩仪表示,关于垃圾分类她一直是边学边做,家中与家人们也常会聊起分类相关的话题。

曾佩仪还发现由于学校的环保教育,女儿的环保及分类意识提高了很多。“学校里不光是教知识,还有实践性的活动。” 曾佩仪表示,学校曾给孩子们派发袋子,请他们上学来时带上家中的旧衣服、过期药品、废电池等,来做个分类回收的实践性教学。

“学校里有老师教,孩子对垃圾分类接受比较快。”曾佩仪表示,街道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同样也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持续不断地推行。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全杰 实习生 张雨歆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杨耀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