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奥运会在东京悄无声息地开幕了。
如果没有特别关注,你可能完全不会在一堆八卦新闻里留意到。
而这次奥运会对于各国运动员来说,都显得格外艰难。
乌干达运动员企图脱队,想黑在日本打工。俄罗斯运动员吐槽奥运会环境太过简陋,天花板低到顶头,床铺全是纸板。
可是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能参加这次奥运会,是他们人生仅此一次的体验。
哪怕不能拿金牌,哪怕没有喝彩声,能够再次站到奥运会赛场上,对他们而言,就已经胜利了。
这些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今年已经46岁,代表过3个国家、参加过8次奥运会的传奇体操运动员,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丘索维金娜。
她以 46岁高龄,在平均年纪15岁的体操运动员里,完全算得上“奶奶辈“。
在一群胶原蛋白饱满的青春面庞里,丘索维金娜布满皱纹的样子,格外扎眼。
8岁开始练习体操,16岁参加比赛拿金牌,22岁退役,27岁复出,至今参加过8次奥运会。
曾经的天才儿童、奥运冠军,却因为儿子意外发病,重新站上体操赛场。
对她而言,体操几乎贯穿了她全部人生,给了她荣誉,也给了她伤痛,更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理由。
1975年,丘索维金娜出生在前苏联布哈拉市一个普通家庭。
不同于自己甜美可爱的长相,从小她便表现对各种运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父母有些头疼女儿太过于好动,在她7岁的时候,把她送到当地一家体操学校去上课。
想着反正她好动,正好让她释放一下过剩的精力。
个子娇小、腿部肌肉力量发达的她,在各种项目测试中,都表现得十分优秀。
几岁的小朋友,没有不贪玩的,可是金娜却总能认认真真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
刚满13岁,金娜就因为出色的表现被选拔进国家队。
高强度的训练,为国争光的压力,让她每次参加比赛,都感觉压力山大。
她总是害怕会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
可是比赛又没有办法逃避,只好一次次,硬着头皮上,赛场上她的表情永远因为紧张而绷紧着。
直到1991年,16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联体参加世锦赛,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块金牌。
“当我站在世锦赛的领奖台上,听着奏响的国歌,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这就是我要从事的事业。”
学了快10年体操,她第一次从比赛中感受到了快乐。
努力又有天赋的丘索维金娜,正值体操运动员黄金年龄,在赛场上所向无敌。
身材娇小的她,在跳马上自在地翻转着身体,全场的镜头都紧紧追踪着她的身影。
结果就当她拿下金牌,立志以后都要为国争光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苏联解体了!
一夜之间,金娜想为之奋斗的祖国不复存在,她被迫改了国籍,加入了乌兹别克斯坦。
时代的潮流谁也不能改变,少女丘索维金娜的生活并没有因此改变太多。
她每天照样泡在训练馆,一场比赛比完,休息不过半天,又开始准备新的比赛。
年纪轻轻的丘索维金娜,在体操界的名气早已如雷贯耳。
她的比赛动作一直以高难度著称,国际体操联合会里,甚至有3个高难度动作以她的名字命名。
1996年,刚刚21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
虽然并未拿下奖牌,但是她仍旧心满意足地宣布退役。她决定转换跑道,开始人生的新阶段。
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的丘索维金娜,也在她最美的年纪,遇到了和她共度一生的爱人——摔跤运动员巴克德尔·克帕诺夫。
在一次两个人都有参加的奥运会上,克帕诺夫一眼被娇小可爱的丘索维金娜吸引住了,而丘索维金娜也对这个话不多但是会默默对她好的壮汉,产生了好感。
退役后的第二年,丘索维金娜和克帕诺夫在老家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两个人过去都在为体育事业奋斗,现在他们更想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
从7岁接触体操,丘索维金娜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极其规律的生活。
早上5点起床开始训练,晚上9点之前睡觉,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安排。
她曾经也非常讨厌这个规则,想着退役后,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
只是不管她晚上多久睡觉,早上5点总是雷打不动醒来。她总是下意识地爬下床,准备换好衣服去训练。
走到门口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用去了。
1999年,儿子阿廖莎出生了。
她像所有母亲那样,爱极了自己的孩子。每天光是看着儿子,哪怕带娃再辛苦,她也忍不住嘴角上扬。
只是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丘索维金娜对天天在家带娃的日子,有了点厌倦。
有天她一个人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她不自觉地走到了之前的训练馆。
看到之前的教练和队友,在场馆里挥汗如雨训练着,她不自觉地挺起了身子,随时随地想投入其中。
丘索维金娜意识到自己,对于体操的爱在退役后的日子里,从来没有熄灭过。
她只要一有空闲,脑子里想的就是体操,她根本就不想离开赛场。
自己才24岁,还很年轻,我为什么不再试试看继续训练呢?
回到家,丘索维金娜跟丈夫说了自己想复出的想法,她想回到她热爱的赛场上去。
“家里有我呢,你喜欢就去试试吧!”丈夫非常了解她的性格,他希望她开心,能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
刚当了妈妈的她,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体贴自己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而现在她还能回到自己深爱的赛场上了。
只是她永远也想不到,这一次复出,她在赛场上整整呆了二十多年。
这其中,有她对体操的热爱,更因为生活给她开了一个极其残酷的玩笑。
2002年,丘索维金娜以27岁的“高龄”,宣布复出参赛。
安顿好父母和儿子,她和丈夫一起,随着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去到韩国釜山参加亚运会。
虽然她退役了3年,而且还生了儿子,可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发挥。
看着她在鞍马和高低杠上像陀螺一般旋转、落体,这个曾经的体操传奇,还是像从前那样厉害。
她毫不客气地,一口气拿下了跳马和自由体操的金牌。
一下赛场,她立马跑去公共电话亭,打了越洋电话给妈妈报喜,她更希望儿子阿廖莎能够为自己自豪。
可是当电话拨通的那一刻,母亲的一番话,让她顿时没有心情继续比赛。
“亲爱的,阿廖莎有些不太好,他咳血了,被送去了医院。”母亲着急地告诉她。
丘索维金娜挂了电话,再也多等不了一秒。第二天一早就跟丈夫一起,飞回了塔什干。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热风吹到她的脸上,可是里却阵阵发凉。
夫妻两人赶到医院后,赶紧去问医生情况,阿廖莎到底怎么样了?
“孩子得了白血病。”医生平静地告诉他们,简单的一句话,击得丘索维金娜几乎晕倒在地。
“孩子的病情还处于早期,如果尽快输血做化疗,还可以遏制病情发展,不然孩子只能等死。”医生补充到,又给了她一线希望。
治疗儿子的病需要花费一大笔钱,夫妇俩卖掉了在首都的一套房子和两辆车。
相对于巨额的医疗费用,这仅仅是杯水车薪。
之前参加亚运会,丘索维金娜拿下金牌后,政府答应给她1万美元的奖金。
比赛过去1年多,她在当地体操协会的帮助下,才终于拿到了这笔钱。
更糟糕的是,在当时的乌兹别克斯坦,想要治好阿廖莎的病,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大的医院里,几个白血病人需要共用一根呼吸管,输血的病房里,甚至能够见到蟑螂四处跑。
“带你的儿子去别的地方吧,这里治不好他了。”医生告诉她。
就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朋友告诉她,在德国科隆有家医院,可以治她儿子的病。
这个时候,她甚至困难到连路费都拿不出来了。
好在周围的朋友们一起帮她筹钱,为了帮助儿子治疗,金娜接受了德国一家俱乐部的邀请,去到德国训练。
只因为俱乐部答应她,可以给阿廖莎提供治疗机会。
一边是儿子的病情让她提心吊胆,一边是繁重的训练,让她不能掉以轻心。
她像端着两碗水在往前跑,要尽快到达目的地,还不能让碗里的水洒出来。
刚刚得到一线希望的金娜,很快陷入新的困境。
虽然德国俱乐部帮她找到了医院,可是医药费却高达12万欧元!
长期的体操训练,养成了她极高的专注力,再难的动作也没有吓退过她。
可是这次,她有些慌了神。
花了几个小时冷静下来,她决定哪怕再难,希望再渺茫,她也绝对不会放弃儿子的治疗。
“我除了翻跟斗,什么都不会。”丘索维金娜有些迷茫。
在当时,拿到一块世锦赛奖牌会有3000欧的奖金,而这是她唯一挣钱的渠道。
丘索维金娜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她不敢多耽误一分钟,以免耽误儿子治疗。
她决定报名所有自己能比赛的体操项目,不管这些比赛有多难,因为只有多参加,她才有更多机会拿奖金。
丈夫的比赛没有她挣得多,所以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儿子。
物质条件的艰难,并没有击垮他们,救儿子的共同目标,把夫妻俩紧紧团结在一起。
走投无路的丘索维金娜带着儿子来到科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绝对不会放弃。
对于这位名震体坛的名将,德国也给予了很高的尊重。
他们把阿廖莎安排在科隆大学接受治疗,金娜不仅可以在德国队参加训练,同时可以继续为乌兹别克斯坦比赛。
在金娜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德国的帮助是她能抓住唯一的救命稻草。
为了报恩,金娜在2006年申请加入德国籍,并且代表德国参加比赛。
消息传回乌兹别克斯坦后,金娜被骂得体无完肤,说她是卖国贼,已经是最温和的攻击。
“我想不到别的办法,我儿子的救命钱还是不够,所以我愿意加入德国队,就这么简单。”
为了儿子,她没有别的选择,别人的不解,她更加没时间去解释。
“体操是一项运动,当你站到器械前,你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否则一切都会糟糕。”
不让这些声音影响自己,金娜不上网也不看任何报纸。除了去医院看儿子,她就在训练馆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动作。
面对十几岁的对手,金娜明白自己在体力和年龄上的弱势,可是她有着对手们无法对比的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赛场上,裁判不会因为她对儿子的爱给她高分,她面对的完全是实力的较量。
一次, 金娜在赛场上看到一个俄罗斯小姑娘,做出了非常高难度的体操动作。
为了学会这个动作,她找到对方的比赛录像,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练习。
一天练3个小时,花了整整2个星期,她终于学会了这个动作。
2008年,当她代表德国参加北京奥运会时,这个33岁的阿姨让很多人表示费解。
直到人们了解背后的故事,才明白她有多不容易。
她剪着利落短发、手指关节因为长期训练变得异常粗大,皮肤有些松弛,眼神却异常坚定。
丘索维金娜动作干脆、面无表情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稳稳地落在地面。
全场发出了持久的掌声,是给她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是对一个勇敢母亲的敬佩。
那次比赛,丘索维金娜拿下了跳马项目银牌,要知道,当时的冠军洪恩贞比她小14岁,季军程菲比她小13岁。
相对于赛场上的胜利,更让她高兴的是,儿子阿廖莎病情的好转。
或许是她的诚意感动了上天,2008年后,阿廖莎的病情逐渐稳定。
可是丘索维金娜仍旧不敢放松,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她依旧玩命训练,除非站不起来,否则绝不休息。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2009年,在瑞士举行的国际体操比赛上,金娜在完成空中动作后,因为落地不稳,整个右脚跟的跟腱摔到断裂。
像有人砍断了她的脚一般,她疼得立刻蜷缩在地上,几乎不能呼吸,只能被人抱着下了场。
对体操运动员而言,跟腱断裂就像飞行员失明一样。所有人都觉得,她这次肯定要告别赛场了。
直到2011年,丘索维金娜出现在了柏林欧洲体操锦标赛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她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右脚跟上那道扭曲的伤疤,提醒着人们,她重新站了起来。
“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绝望过战斗过,最后都战胜了自己。”丘索维金娜淡淡地表示,她并不想靠展示自己的苦难获得同情。
2013年,这个为了儿子,几乎是在搏命比赛的妈妈,终于赢得了她最想要的东西。
医生告诉他,阿廖莎的病已经完全康复了。
金娜激动地抱住儿子,她不想再失去他。
从这一刻起,她不用再为了儿子的病、为了挣钱去比赛了。她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可是她并没有打算停下来。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在赛场上坚持了20几年,可是说到底,也离不开她对体操事业的热爱。
从7岁起练体操,体操几乎是她人生的全部,变得跟她的呼吸一样不可分割。
少女时期,她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比赛,当了妈妈后,她为了儿子的生存而比赛。
“阿廖莎现在生活得很好,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可以为自己比赛了。”
这个身高153,体重不过90斤的小个女人,身体蕴藏的能量,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2014年,从德国回来的丘索维金娜,以亚洲体操运动员的身份征战仁川亚运会,摘得跳马银牌。
当她完成最后一跳时,现场的人们起身向这位伟大的运动员致敬!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决定继续征战奥运会。
41岁高龄参加体操比赛,7次参加奥运会,尽管金娜最后在比赛中只获得第七名。
她的出现,早已打破吉尼斯记录,成为传奇。
里约奥运会后,金娜表示自己比完赛就要退役了。
但是仅仅过了3天,她变卦了。
“我说了我要退役,但第二天一早醒来,我又觉得我还可以继续比赛。”金娜直白地告诉记者。
“真的是因为喜欢,我是这个赛场上年纪最大的,这些小姑娘都叫我体操奶奶。能在场上一天,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7月25日,46岁的丘索维金娜出现在东京奥运会,体操资格赛赛场上。
她挑战了最高难度的动作,最终得分14.166分,止步第11名,无缘总决赛。
她面不改色地结束了比赛,跟一群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对手击掌打气。
下场后,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绪,扑倒在教练的怀中,哭成了泪人。
情绪平复后,她再次返回场上,向观众席飞吻示意,并对着镜头挥手告别。
这次她真的要对赛场说再见了。
这个被称为“体操活化石”、“体操怪物”的小个子女人,靠着对儿子的爱,对体操的专注,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艰难地奋斗着,不断地创造出奇迹。
遇到波折,她没有退缩,而是坚强地站了起来。赢回儿子的生机,争回自己的尊严。
这不仅是为母则刚的勇气,更是愈挫愈强的奥运精神。
作者:沅宝味方枪枪
参考资料:
1、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丘索维金娜—体操界的活化石》
2、网易体育《44岁,将第八次参加奥运—丘索维金娜:儿子,你要成年了,生日快乐!》
3、中国青年报《丘索维金娜:母爱战胜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