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定川寨之战:宋代版“赵括”误国,连犯错误葬送宋军精锐

作者:历史战争

赵括是赵国名将之后,熟读兵书,但他却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平庸,葬送数十万赵军精锐,使赵国一蹶不振。自此,赵括“纸上谈兵”成为成语典故,专门用以嘲讽只会理论不会实践解决问题的人。

不过赵括面对的好歹还是一代杀神白起,败在他的手上,不能说赵括太弱,只能说对手太强。而宋代也有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他在战场上的无能程度比赵括有过之而无不及。

定川寨之战:宋代版“赵括”误国,连犯错误葬送宋军精锐

这个宋代版赵括,就是葛怀敏,而定川寨之败,就是他一手导致的。

许多人对于北宋有一个误解,认为宋朝打一开始就是文强武弱的朝代,军队中全都是草包,就南宋出了岳飞等几个名将。其实客观地讲,北宋中期以前的军事力量,绝对不低,军中出色的将领和士兵也不少。

要知道,北宋也是从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中杀出来的。赵匡胤是军中将领出身,带兵打仗很有一套,手下名将如云。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北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和中层军官,他们作为中流砥柱,撑起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北宋禁军羸弱不堪,一触即溃的形象,其实是北宋后期才出现的,在北宋前中期,士兵的战斗素养还是不低的,尤其是对抗西夏的西军,全部都是百战精锐。所以,北宋同时面对西夏和辽人时,尽管处于被动,但也打过许多胜仗。

定川寨之战:宋代版“赵括”误国,连犯错误葬送宋军精锐

然而,再好的士兵也有出色的将领率领。北宋有名将,但也有草包、有熊将,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将大好的局势变成濒临崩溃的局面。

葛怀敏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出身和赵括有几分相似,父亲都是军中名将,地位高,资历重。葛怀敏的父亲葛霸是宋太宗的府邸旧臣,深受皇帝的器重,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后来还掌管天雄军。

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个规矩在宋朝尤为明显,宋代的荫庇制度对官员们很优待,即使父亲是小官,子孙一般也能捞到一官半职。葛怀敏出身将门世家,自然显赫非常,在京城中都属于“贵人圈”。朝廷让葛怀敏做了沧州知县,让他到前线历练历练,准备以后重用。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重用葛怀敏的机会来了。西夏在好水川之战胜利以后,就在不断攻打北宋西北边地,但宋朝在边境上驻扎了大量精兵强将,西夏一时间打不过去。在这一年,李元昊的谋臣张元向皇帝献计,说精兵在西北,那就从力量薄弱的关中攻打。

李元昊一听有理,于是点兵十万,并派出军队在西北方向制造声势,吸引宋军主力的注意力。等到宋军反应过来,敌人已经直逼渭州(今甘肃平凉)。

定川寨之战:宋代版“赵括”误国,连犯错误葬送宋军精锐

葛怀敏这个时候的官职是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算得上位高权重。京城里有人给正使王沿托关系,让他多给葛怀敏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此役前去阻挡西夏大军的主帅,就成了葛怀敏。

王沿没见过葛怀敏打仗,不知道他的水平到底怎样,心中很是担忧,所以临行前数次告诫葛怀敏,让他切忌深入,可以在第背城扎营。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了,您老就去老老实实的坚守吧,只要挡住了敌人,就是大功一件,千万别大脑一热,给西夏军送了人头。

葛怀敏连连称是,但心中半点没有听进去。葛怀敏率军进抵瓦亭寨以后,立即下令继续北进,进驻瓦亭寨北边的五谷口。王沿知道后十分恐慌,又急忙遣人给葛怀敏送信,让他背城为营,示敌以弱,再设伏兵歼敌。

王沿都把打胜仗的方法告诉葛怀敏了,但葛怀敏依旧我行我素,他不听王沿劝诫,率领数万人马继续北进。一直行至镇戎军西南时,有下属禀报西夏军就在不远处,葛怀敏这才下令安营扎寨。

将领赵珣认为西夏军是劳师远征,后勤压力比较大,只要派兵拦截其归路,再固守镇戎城,保障粮道的安全,就能等到西夏军疲敝。到时候再出击,定能取胜。

然而葛怀敏立功心切,觉得固守不是他的作风,不听赵珣建议,下令将全军几万人马分成四路,向定川寨进发。

宋军抵达定川寨以后,西夏军对宋军发起猛烈进攻。由于葛怀敏下令兵分四路,分散了兵力,致使各部为西夏军分割包围。是时狂风大作,卷起漫天尘土,宋军各部看不到友军位置,阵脚大乱。

定川寨之战:宋代版“赵括”误国,连犯错误葬送宋军精锐

结果就是河西的刘贺军和东北部的曹英军都为李元昊所败,剩余部队惊慌失措,争相往定川寨中逃命,死于踩踏的士兵不计其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葛怀敏却没有心思主持大局,因为他是第一个往城里逃的,他吓得从马上跌落,差点被乱军踩死。幸亏赵珣率领勇士守卫门桥,西夏军才没有攻进来。

经此一役,宋军损失不小,但主力尚在。赵珣认为向镇戎军突围,必定为西夏军拦截,不如迂回笼竿城前往,但葛怀敏现在就想回到镇戎军,不听赵珣,下令向外突围。

临行以前,有人跪在马下再谏,请求转道,但葛怀敏不许,立刻带着人往东南方向逃去。结果正中西夏军埋伏,前行的桥早被毁坏,后路又被西夏军截断。

就这样,葛怀敏所部全军覆没,他本人死于乱军之中,赵珣等十六位将领全部战死。定川寨一战,宋军损失上万精锐,还阵亡了一大批军中的将领,可谓损失惨重,而这一切都是由葛怀敏的无能和愚蠢所造成的。

从定川寨一战中可以看出,一位将领对于战斗胜负的影响有多么大。宋军不缺将领,亦不缺能战之军,唯独朝廷喜欢任用无能之辈,干涉将领,才导致一次又一次失败。这不能说不是宋朝政治军事体制的失败。

参考资料:

《宋史》

《西夏战史》

《涑水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