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1932年春,李德来到中国,化名(奥托,斯特恩)从上海到北平,跟美国记者斯诺见面。

斯诺的妻子海伦在1982年接受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这人写中国很著名)的采访时,仍未忘记当年对李德的极度反感:(原文摘录)

“在她眼里,李德是个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这些事,导致的暴风骤雨般对萧月华大打出手,要放在后面讲,请耐心看,说一段毛泽东和刘伯承终于在长征中重回巅峰,始终绕不开李德,如果只关心李德“花边”就直接翻到后面,红军规定:女战士集中在休养连,行军途中不能与丈夫生活在一起,“诚不我欺” 。单写李德虐情,太没追求,不妨顺序看吧。

1934年10月红军西征以后(长征),李德十分恼火毛泽东,因为毛泽东一会儿待在这个军团,一会儿呆在那个军团。

应该说毛泽东的幽默和见解让他很受官兵欢迎,他可以指导宏图大业,也可以用极为风趣和“下里巴人”打成一片,让不懂得人迅速掌握要领,不是谁都能有到哪里都有人乐于倾听的,更何况艰苦的跋涉中……

湘江大败之后,毛泽东再也不能容忍李德的瞎指挥,他再也不能容忍李德“崽卖爷田了”(彭德怀长征前曾经当面大骂李德——崽卖爷田心不疼)。

甩掉追兵的办法唯一办法,就是钻进大山之中(湘江之战大败后暂时由周恩来主导“三人团”),所幸广西崇山峻岭,红军那些沉重的印刷机、造币机之类早就狂轰滥炸里,扔在湘江的边上,当时差一点把整苏区都背走!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红军的步履变得轻快起来,曾经被收入中国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陆定一的散文《老山界》写道:“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最陡处“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

如此悬崖峭壁,担架无法通行,不论是患者肺病的邓颖超、挺着大肚子的贺子珍,还是上了年纪的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王稼祥是在一直在担架上的,没有对他的描写,估计是被拖过去的),

唯有身健力壮的康克清(朱德妻子)在回忆长征时说,就像散步一样走了过来,到处都有徒步大神!大神的人生你不要怀疑……

红军进入高高的老三界(地图上叫越城岭)这才算把连战连捷疯狂地追赶的何健,薛岳敌军甩掉了,红军每个人的帽子上,背包上都插着树枝,在桂东北高山密林中穿行。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这些日子里,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忙得不可开交,此前在中国战场上,他赢了很多次,但两次大败红军可是破天荒的大事。他兴奋之余冷静布置好新的阵型。

蒋介石调兵遣将,迅速修了四道堡垒防线(第五次“围剿”大杀器,直接占领全部苏区),没几天功夫湘西一下子冒出了200座崭新的堡垒,并开始重新“洗牌”——把原先的五路兵马改编成为两个兵团,他任命刘建绪为第一兵团总指挥(何键手下第一功臣),薛岳为第二兵团总指挥(嫡系中央军),集结15个师、20万兵力,以碉堡群为依托,横刀立马,等待着从大山中钻出来的红军。

两战过后,红军只剩3万,如果走进蒋介石的思路,或者博古、李德的思路里,第二个湘江之役马上就会重演,一旦再次落入蒋介石的口袋,命运将是全军覆没!蒋介石日夜守候着从桂东北发来的消息。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虽然他在正在大山钻行没有侦察机没有地图,却猜透了远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的心思。

这还要比较一下刚刚湘江大败的红军统帅李德,当大败以后,红军上上下下对他怨声载道,毛泽东气的当面指出这位“首长”指挥不利(毛泽东此时连重大事情都不能过问,博古来之前的战绩让他威信一直很高。)李德甩出一句,因为没有地图!侦查不准!应该说他说得对一般将领可以搪塞,但是为什么毛泽东不能过问大事,尤其不能参与军事情况下,还知道正确打法和对手思路呢?不展开说了,军事天才和懂国情就能说一天!

毛泽东才是口袋专家,以他的往期战绩和地形分析,他太知道蒋介石会在“萧克旧径”设口袋了——(详见前文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每次都以3万兵力灭掉蒋介石大军里3万有生力量)。

毛泽东主在担架上把自己主张:红军必须放弃与贺龙、萧克会合的计划(李德的计划)讲给张闻天和王家祥,马上得到了他俩的支持。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这两位中央大员曾经都是留洋归来的风云人物,先后从反对毛泽东到跟他成为亲密伙伴的过程很神奇,张闻天在广昌之役(大败)后,与博古发生了矛盾,倒向毛泽东。又偶然云石山古寺与毛泽东同住,促成了他俩迅速接近……

王家祥在宁都会议上已经成为毛泽东军事战略粉丝,同样都分在中央纵队,王稼祥从长征前就受重伤,一直躺在了担架上,偏偏毛泽东得了严重疟疾躺在担架上,两人在担架队里的朝夕相处,他们俩整天交换思想……李德说他们仨是“三人核心”(李德、博古、周恩来此时是最高领导团体——三人团,中共历史上有几次最高领导的三人团,他们就是其中之一)。

在晃悠悠的担架上,王稼祥有充足的时间跟毛泽东交谈,他开始真正去了解毛泽东,日渐成为毛泽东的支持者。

每当入夜,燃起篝火,火光映红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脸,他们越谈越兴奋,特别是毛泽东,到夜里就精神,白天就经常在担架上睡觉!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毛泽东的威信让李德时刻不自觉地关注着毛泽东,他很快发现担架队里这三个人太密切,酸酸的称他们是 “三人核心”。

红军终于走出大山!蒋介石接到加急电报,红军转向通道(通道是三省交界的一个小县城)他白等了!

红军在通道县举行了飞行会议——也称飞行集会,你可以想象一下今天的“快闪”。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左派青年经常组织在街头飞行集会,就是一群人突然冒了出来,在街头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没等警察赶到时,即会马上结束马上闪人。是不是跟今天的快闪很像?区别是当年的青年们是用生命在“快闪”

据邓颖超回忆这次飞行会议是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人员有“三人团”(博、李、周),加朱德,还有那个“三人核心”(毛、张、王),此外就不知道谁还参加了。史称通道会议,在会议上,李德继续坚持他定下的,与贺龙萧克部队会师路线,依靠贺龙的根据地建立新的苏区——这正是蒋介石在南昌最梦寐以求的:毕竟他刚灭掉红军5万人。他等的已经迫不及待再来一次湘江之战!简直爽到飞起!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如果按照李德的思路,红军就是在走进一场覆灭之旅。

毛泽东终于打破了两年来的沉默(难以想象:两年来,毛泽东头一次参与军事会议)。毛泽东坚决反对李德意见!要求放弃与贺龙萧克部队会师计划!改变红军行军路线,进军贵州!

毛泽东不仅获得了张闻天和王家祥的支持,而且得到了当时中央最高决策层——“三人团”周恩来的支持。毛泽东第一次战胜了李德!

李德威信直线下滑的转折点就是湘江之战,而这期间毛泽东的威信又一次急剧上升。以中共领导人自居的李德,在自己的建议遭到否定之后气急败坏,他当场表达了对毛泽东表达自己的不甘失势的傲慢……他离席而去。

李德会后向周恩来和博古打听他会议结果,十分惊讶的发现三人团已经出现明显分歧:

周恩来明确赞同毛泽东意见——进军贵州。

博古说先进贵州再北上找贺龙

李德就是执着的要找贺龙!他已经被孤立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对飞行会议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罗明有段清晰地回忆:毛泽东当时跟张闻天说:“我们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就是湘江之战),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无论如何,不能按照(李德)计划,去湘西与二、六军团和会合了(贺龙)。

敌人已经调集了三四十万兵力,部署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我主张现在应向敌人兵力比较弱的贵州前进。”

在历史长河中,这次一闪而过的飞行会议(通道会议)是毛泽东重新崛起的标志,往事如烟如今这段历史,如雪泥鸿爪记录很少……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可以用这个俗语体会一下当时的贵州

贵州,重峦叠嶂。陡峭嶙峋,海拔700到1500米。

红军一路向西,轻轻松松,一天功夫就到了贵州地界,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红军刚进贵州就得了一个“豪华大礼包”——在12月14日攻陷了较为繁华的黎平县

红军休整三天,成为西征以来难得的喘息机会(长征是后来的说法,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西征直接走出25000里)

周恩来是个很谦逊又非常周全的人,他赞同毛泽东计划,把这些计划归纳成三条,并请示李德意见。李德死犟到底,坚决反对!

没办法,周恩来开会并讨论,最后出了会议决议。

第一,放弃(北上)与贺龙萧克部队会合。

第二。西进贵州,攻取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

第三,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总结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第五次围剿的教训基本是对博古李德战术战略的讨论了)。

有了书面决议,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政治局的认可。

决议通过后,出于对李德的尊重,周恩来当天夜里拿给李德过目。

不料李德看完后大为不悦!跟周恩来吵了起来。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终于忍无可忍,顶撞了李德……

周恩来的警卫员范金标回忆:“吵得很厉害,总理批评了李德,总理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了起来……”

连周恩来都拍桌子了,孤傲固执目空一切的李德深感“兵败言微”。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分支,领导人也需要共产国际认可,李德虽然是派过来的顾问,但是博古一手推成领袖,共产国际也认可了,后来的事情以后再说,目前看,李德有种不按我的来,谁劝也下不来台的模样,不仅仅是面子,还有对自己“努力”的否定,还有超高权力被触及的不甘。

李德此时已经无法再主宰红军了,毛泽东取得了党和红军的支持又一次走上前台(这时不是遵义会议后那么明确)。决议发布以后,李德丧失了军权,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排除了李德不能让李德指挥作战了”——体面的理由是李德“生病”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一位备受李德排挤的重要任务上来指挥作战——他便是李德的校友刘伯承。

刘伯承是四川人,红军名将。

他出身贫寒,20岁就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他的《出益州》诗中写到“手持青锋卫共和国”那时候怎么会出现这么多被名将耽误的励志文学青年!

1916年,在讨彭战争中,他头部连中两弹,失去右眼,在他的戎马一生中负伤多达九处。1927年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然后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成为李德的校友。

1930年刘伯承回国,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在1932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院校长兼政委10月刘伯承当选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就在1932年李德踏上火车横穿西伯利亚,经东北来到上海,住进外滩利查饭店(浦江饭店)然后是上海轮船——汕头——乘车到潮州——小船至韩江——北上广东大浦——进入闽西永定——上杭——汀州——最后到达瑞金(卓雄护送李德那篇文章说过这条中共最秘密交通线)。

李德刚来时,和刘伯承关系非常好,但是刘伯承很快发现李德总是瞎指挥。

毕竟李德是可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刘伯承没有轻易说出口。

在广昌,李德指挥堡垒对堡垒大战中,蒋介石高效造堡垒(蒋介石水泥堡垒对阵红军用土和木头做的堡垒),飞机大炮疯狂轰炸,李德指挥死守广昌,红军大败,战役历时17天,伤亡5500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国民党军,死亡600人,伤1800人。这是蒋介石对阵红军以来从未发生的战绩,他大喜过望,没打完仗就带着宋美龄去北京协和医院一边检查身体,一边躲清闲去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彭德怀气的当面大骂李德……直到骂他下流无耻,彭德怀真是拼了,他去的时候就只带了几件衣服,准备直接进军事法庭,(前面肖劲光已经判刑了),一场搏命的痛骂,彭德怀根本就没打算回去

眼见得苏区越来越小,刘伯承忍无可忍!

他建议李德改变死打硬拼的战术,不然会变成千古罪人!

李德大怒!训斥刘伯承:“你白进伏龙芝学院了!战术水平还不如一个参谋,还当什么参谋长。”(李德已经是红军统帅了,成了铁腕人物)

刘伯承面对老校友如此撒泼大骂,与他针锋相对争执起来……

这件事传到博古耳朵里,博古是一手把李德推向高峰的人,他以 “触犯军事顾问”为由。撤掉了刘伯承的参谋长职务。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这时回头看看这段时间内红军将领大致情况:陈毅在兴国中弹胯骨粉碎性骨折,刘伯承被撤职,肖劲光在众人力保下免去死刑,还是被判5年徒刑……

潘文郁曾是周恩来、瞿秋白的翻译;李立三的“文胆”,向忠发的秘书,曾与中共几任最高领导人有过密接触,六国语言随时切换,最早翻译出版《资本论》,是当时中国罕见的高端人才,

此时是蒋介石、张学良司令部里中共最高级特工,给苏区最新战区部署计划!最终暴露,被杀!(秘密的,一辈子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继续说刘伯承!

长征前,定留守人员(留下来就是九死一生,看看陈毅就知道了)刘伯承也被列入留守名单,经周恩来力争,才算加入主力红军队伍。

长征开始后,刘伯承被调往最艰巨的殿后的红五军团任参谋长,在主力红军里打得最苦、最惨烈的莫过于红五军团,红五军团负责殿后,是全军后卫。

一路抵挡着国民党追兵。当大部队渡过湘江时,跟十几倍于自己的敌军作战。(红五军团第34师,最后只剩下94人,因为被国民党堵住,无法回归,跑进大山打游击,基本全部战死,

师长陈淑湘腹部中弹被俘,他把手伸进腹部的伤口中,忍痛绞断肠子,死于押解途中,死后,首级被送回家乡,挂在湖南长沙小吴门的石柱上)。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毛泽东向来十分尊重刘伯承。当年,中共中央要求朱毛离开红军时(毛泽东1928年,被周鲁撤职,还开除了他的党籍,见面前文章),毛泽东当时就提议中央派刘伯承来主持红军。

此时此刻,李德靠边站,刘伯承又复职;李德看到毛泽东威信越来越高,拥护者越来越多。他和周恩来博古可是最高“三人团”,周恩来不仅支持毛泽东而且拍桌子顶撞李德,李德胸中窝了一团大火。

博古知道李德快被憋死了,便把萧月华(李德新婚一年的妻子)从修养连调了进来,安慰这位处境狼狈的统帅。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修养连”这个连队大都是老弱病红军和女红军。董必武是“休养连”党支部书记,谢觉哉、徐特立、贺子珍,邓颖超也在这个连队。

本来按照红军的军纪,女战士集中在休养连,行军途中不能与丈夫生活在一起。

李德一肚子的气无处发泄,萧月华一来就成了惨剧,李德在短暂的三天休整期间(前面说过进了贵州就打下黎川),狂怒的李德无端的把萧月华狠揍了一顿……,打的萧月华晕头转向,痛哭失声。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23岁的女孩刚嫁给他一年,就被红军最高领袖之一,她丈夫,暴风骤雨般的拳头打蒙了,她应该没有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在李德回忆录中是见不到萧月华的,李德只写了他到延安后的一段婚姻:“1938年,有一天我去找陈云,有一段时间,他是主管中央组织部的中央书记……我请他同意我同一位名叫李丽莲的歌唱演员结婚,她是1937年底同演员江青一起,从上海到延安的。

这两项请求他都同意了,我就同李丽莲到延安办事处办理登记结婚。”

当年从上海到延安的漂亮女明星一共有3位——江青、苏菲和李丽莲。

李德跟李丽莲的婚姻比和萧月华的婚姻还短。李德只是不愿意再提起萧月华罢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李德在德国有妻子——是他在1924年德国共产党中央做情报工作时认识的(奥尔加,贝纳里奥)。1926年和李德在一起被捕,被关到莫阿比特监狱。三个月后获释

李德每天都在昏暗的灯光下,做着用钢丝穿珠子的工作,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他用业余时间学会了俄语和英语,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在森严壁垒的莫阿比特监狱,他突破重重岗哨,在18个月后成功越狱!德国悬赏5000马克通缉,李德通秘密逃往苏联。后来成了刘伯承的校友。

这学校明显是培养世界著名猛人的摇篮。

来到瑞金以后。李德有独立房子——稻田中的一座古庙(警卫,翻译,厨师,咖啡,各种名牌香烟、地图……全套苏区超一流待遇,)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离“独立房子”一箭之隔就是少共中央机关,李德对那里一位领导人的妻子大献殷勤。不时地给她送礼物(苏区有的没的,李德都有最好的)。

这事儿马上传到博古耳朵里,博古生怕这位共产国际“大员”惹出桃色事件来,这也太有损高大全的美好愿景了。

博古决定通过组织给李德找一位中国姑娘做妻子,他把这一特殊任务交给了李坚贞。李坚贞还头一次遇到这样为洋大人选妻的任务。

李坚贞脑海里闪过一个广东姑娘,她朴实善良,文化少,不十分漂亮,但身体好,组织性、纪律性强……这姑娘便是萧月华。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萧月华,小名阿香,出生在广东大浦,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九人中萧月华排行老六。

由于子女太多,她成了苦菜花——被送去当童养媳,13岁成为广东海丰县织袜厂童工,在那里结识了澎湃的夫人蔡素萍…… 16岁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不久又入党,此后,她成为家乡大浦县的妇女部部长。

李坚贞是在1930年认识她时,21岁的萧月华是少共闽粤赣特委负责人。

1932年8月,萧月华被调到瑞金,在少共中央文书处担任文书。

一年后,李德来到瑞金,住进离少共中央只有一箭之隔的独立房子,一时间,独立房子来了洋人可是轰动不小,整个瑞金还没见洋人什么样呢!过更何况是共产国际来的,离“太阳”太近了。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李坚贞带来的“特殊任务”让萧月华难以接受,但这是组织上交给了政治任务!萧月华不得不去完成!

这样萧月华只能在夜里遵命前往独立房子……白天照样做本职工作,李德的“特殊饮食”“外宾”待遇与她无缘。

后来,萧月华被调去照料李德的生活,不懂外语的她好不容易才学会了怎样烤面包,李德却常常怀疑他偷吃他的食品,无缘无故就会非打即骂。

红军开始长征时,萧月华进到“休养连”,她如释重负,跟女战士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让这个苦命的姑娘长出一口气……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可是在黎平的逗留,她又被送到李德眼前,李德的脾气本来就乖戾暴虐,她全身上下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李德落下权力之巅,没有萧劲光、周子昆、刘伯承可以训斥,萧月华成了戴罪羔羊。

萧月华找博古诉苦,要求离婚,博古只能以“服从组织”来要求她忍气吞声。

后记:

好在黎平的逗留是短暂的,战事紧急,12月20日,中央红军离开黎平分两路,新任总参谋长刘伯承被任命为先遣队司令,一路斩关夺隘,成为全军的开路先锋。

红军出黎平,夺乌江,进军遵义!

斯诺妻子说:李德是好色之徒,不少中国人也有同感。他干了什么?

到延安后,萧月华终于离婚!(李德看上了上海来的歌唱演员李丽莲)

解放后萧月华被授予大校军衔,正师长待遇。1983年11月1日,因癌症病逝于广州。

而从1939年8月以后,新婚不久的李丽莲就与其跨国相望。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初,李丽莲从延安返回上海,她和剧作家欧阳山尊结婚。而李德再也没有回到中国,见一见他曾经的两任妻子。

李丽莲曾任全国妇联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致力于统一战线和妇幼工作,1965年4月,李丽莲病逝于北京,享年51岁。

下文发刘伯承一路智取,直达遵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