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李德來到中國,化名(奧托,斯特恩)從上海到北平,跟美國記者斯諾見面。
斯諾的妻子海倫在1982年接受美國記者索爾茲伯裡(這人寫中國很著名)的采訪時,仍未忘記當年對李德的極度反感:(原文摘錄)
“在她眼裡,李德是個好色之徒,不少中國人也有同感。”

這些事,導緻的暴風驟雨般對蕭月華大打出手,要放在後面講,請耐心看,說一段毛澤東和劉伯承終于在長征中重回巅峰,始終繞不開李德,如果隻關心李德“花邊”就直接翻到後面,紅軍規定:女戰士集中在休養連,行軍途中不能與丈夫生活在一起,“誠不我欺” 。單寫李德虐情,太沒追求,不妨順序看吧。
1934年10月紅軍西征以後(長征),李德十分惱火毛澤東,因為毛澤東一會兒待在這個軍團,一會兒呆在那個軍團。
應該說毛澤東的幽默和見解讓他很受官兵歡迎,他可以指導宏圖大業,也可以用極為風趣和“下裡巴人”打成一片,讓不懂得人迅速掌握要領,不是誰都能有到哪裡都有人樂于傾聽的,更何況艱苦的跋涉中……
湘江大敗之後,毛澤東再也不能容忍李德的瞎指揮,他再也不能容忍李德“崽賣爺田了”(彭德懷長征前曾經當面大罵李德——崽賣爺田心不疼)。
甩掉追兵的辦法唯一辦法,就是鑽進大山之中(湘江之戰大敗後暫時由周恩來主導“三人團”),所幸廣西崇山峻嶺,紅軍那些沉重的印刷機、造币機之類早就狂轟濫炸裡,扔在湘江的邊上,當時差一點把整蘇區都背走!
紅軍的步履變得輕快起來,曾經被收入中國國中國文課本第一冊的,陸定一的散文《老山界》寫道:“向上看,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向下看,簡直是絕壁,火把照着人的臉,就在腳底下。”最陡處“幾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隻有一尺多寬,旁邊就是懸崖。”
如此懸崖峭壁,擔架無法通行,不論是患者肺病的鄧穎超、挺着大肚子的賀子珍,還是上了年紀的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都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王稼祥是在一直在擔架上的,沒有對他的描寫,估計是被拖過去的),
唯有身健力壯的康克清(朱德妻子)在回憶長征時說,就像散步一樣走了過來,到處都有徒步大神!大神的人生你不要懷疑……
紅軍進入高高的老三界(地圖上叫越城嶺)這才算把連戰連捷瘋狂地追趕的何健,薛嶽敵軍甩掉了,紅軍每個人的帽子上,背包上都插着樹枝,在桂東北高山密林中穿行。
這些日子裡,蔣介石在南昌行營忙得不可開交,此前在中國戰場上,他赢了很多次,但兩次大敗紅軍可是破天荒的大事。他興奮之餘冷靜布置好新的陣型。
蔣介石調兵遣将,迅速修了四道堡壘防線(第五次“圍剿”大殺器,直接占領全部蘇區),沒幾天功夫湘西一下子冒出了200座嶄新的堡壘,并開始重新“洗牌”——把原先的五路兵馬改編成為兩個兵團,他任命劉建緒為第一兵團總指揮(何鍵手下第一功臣),薛嶽為第二兵團總指揮(嫡系中央軍),集結15個師、20萬兵力,以碉堡群為依托,橫刀立馬,等待着從大山中鑽出來的紅軍。
兩戰過後,紅軍隻剩3萬,如果走進蔣介石的思路,或者博古、李德的思路裡,第二個湘江之役馬上就會重演,一旦再次落入蔣介石的口袋,命運将是全軍覆沒!蔣介石日夜守候着從桂東北發來的消息。
毛澤東畢竟是毛澤東,雖然他在正在大山鑽行沒有偵察機沒有地圖,卻猜透了遠在南昌行營的蔣介石的心思。
這還要比較一下剛剛湘江大敗的紅軍統帥李德,當大敗以後,紅軍上上下下對他怨聲載道,毛澤東氣的當面指出這位“首長”指揮不利(毛澤東此時連重大事情都不能過問,博古來之前的戰績讓他威信一直很高。)李德甩出一句,因為沒有地圖!偵查不準!應該說他說得對一般将領可以搪塞,但是為什麼毛澤東不能過問大事,尤其不能參與軍事情況下,還知道正确打法和對手思路呢?不展開說了,軍事天才和懂國情就能說一天!
毛澤東才是口袋專家,以他的往期戰績和地形分析,他太知道蔣介石會在“蕭克舊徑”設口袋了——(詳見前文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每次都以3萬兵力滅掉蔣介石大軍裡3萬有生力量)。
毛澤東主在擔架上把自己主張:紅軍必須放棄與賀龍、蕭克會合的計劃(李德的計劃)講給張聞天和王家祥,馬上得到了他倆的支援。
這兩位中央大員曾經都是留洋歸來的風雲人物,先後從反對毛澤東到跟他成為親密夥伴的過程很神奇,張聞天在廣昌之役(大敗)後,與博古發生了沖突,倒向毛澤東。又偶然雲石山古寺與毛澤東同住,促成了他倆迅速接近……
王家祥在甯都會議上已經成為毛澤東軍事戰略粉絲,同樣都分在中央縱隊,王稼祥從長征前就受重傷,一直躺在了擔架上,偏偏毛澤東得了嚴重瘧疾躺在擔架上,兩人在擔架隊裡的朝夕相處,他們倆整天交換思想……李德說他們仨是“三人核心”(李德、博古、周恩來此時是最高上司團體——三人團,中共曆史上有幾次最高上司的三人團,他們就是其中之一)。
在晃悠悠的擔架上,王稼祥有充足的時間跟毛澤東交談,他開始真正去了解毛澤東,日漸成為毛澤東的支援者。
每當入夜,燃起篝火,火光映紅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的臉,他們越談越興奮,特别是毛澤東,到夜裡就精神,白天就經常在擔架上睡覺!
毛澤東的威信讓李德時刻不自覺地關注着毛澤東,他很快發現擔架隊裡這三個人太密切,酸酸的稱他們是 “三人核心”。
紅軍終于走出大山!蔣介石接到加急電報,紅軍轉向通道(通道是三省交界的一個小縣城)他白等了!
紅軍在通道縣舉行了飛行會議——也稱飛行集會,你可以想象一下今天的“快閃”。當時在國民黨統治區,左派青年經常組織在街頭飛行集會,就是一群人突然冒了出來,在街頭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沒等警察趕到時,即會馬上結束馬上閃人。是不是跟今天的快閃很像?差別是當年的青年們是用生命在“快閃”
據鄧穎超回憶這次飛行會議是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參加會議人員有“三人團”(博、李、周),加朱德,還有那個“三人核心”(毛、張、王),此外就不知道誰還參加了。史稱通道會議,在會議上,李德繼續堅持他定下的,與賀龍蕭克部隊會師路線,依靠賀龍的根據地建立新的蘇區——這正是蔣介石在南昌最夢寐以求的:畢竟他剛滅掉紅軍5萬人。他等的已經迫不及待再來一次湘江之戰!簡直爽到飛起!
如果按照李德的思路,紅軍就是在走進一場覆滅之旅。
毛澤東終于打破了兩年來的沉默(難以想象:兩年來,毛澤東頭一次參與軍事會議)。毛澤東堅決反對李德意見!要求放棄與賀龍蕭克部隊會師計劃!改變紅軍行軍路線,進軍貴州!
毛澤東不僅獲得了張聞天和王家祥的支援,而且得到了當時中央最高決策層——“三人團”周恩來的支援。毛澤東第一次戰勝了李德!
李德威信直線下滑的轉折點就是湘江之戰,而這期間毛澤東的威信又一次急劇上升。以中共上司人自居的李德,在自己的建議遭到否定之後氣急敗壞,他當場表達了對毛澤東表達自己的不甘失勢的傲慢……他離席而去。
李德會後向周恩來和博古打聽他會議結果,十分驚訝的發現三人團已經出現明顯分歧:
周恩來明确贊同毛澤東意見——進軍貴州。
博古說先進貴州再北上找賀龍
李德就是執着的要找賀龍!他已經被孤立了。
對飛行會議毛澤東提出的戰略,羅明有段清晰地回憶:毛澤東當時跟張聞天說:“我們突破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就是湘江之戰),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無論如何,不能按照(李德)計劃,去湘西與二、六軍團和會合了(賀龍)。
敵人已經調集了三四十萬兵力,部署在我們的前進道路上,我主張現在應向敵人兵力比較弱的貴州前進。”
在曆史長河中,這次一閃而過的飛行會議(通道會議)是毛澤東重新崛起的标志,往事如煙如今這段曆史,如雪泥鴻爪記錄很少……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可以用這個俗語體會一下當時的貴州
貴州,重巒疊嶂。陡峭嶙峋,海拔700到1500米。
紅軍一路向西,輕輕松松,一天功夫就到了貴州地界,
紅軍剛進貴州就得了一個“豪華大禮包”——在12月14日攻陷了較為繁華的黎平縣
紅軍休整三天,成為西征以來難得的喘息機會(長征是後來的說法,當時誰也不會想到西征直接走出25000裡)
周恩來是個很謙遜又非常周全的人,他贊同毛澤東計劃,把這些計劃歸納成三條,并請示李德意見。李德死犟到底,堅決反對!
沒辦法,周恩來開會并讨論,最後出了會議決議。
第一,放棄(北上)與賀龍蕭克部隊會合。
第二。西進貴州,攻取貴州第二大城市遵義,以遵義為中心,建立新的根據地。
第三,在适當的時候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全面總結反圍剿以來的教訓(第五次圍剿的教訓基本是對博古李德戰術戰略的讨論了)。
有了書面決議,毛澤東的建議得到了政治局的認可。
決議通過後,出于對李德的尊重,周恩來當天夜裡拿給李德過目。
不料李德看完後大為不悅!跟周恩來吵了起來。
一向溫文爾雅的周恩來終于忍無可忍,頂撞了李德……
周恩來的警衛員範金标回憶:“吵得很厲害,總理批評了李德,總理把桌子一拍,擱在桌子上的馬燈都跳了起來……”
連周恩來都拍桌子了,孤傲固執目空一切的李德深感“兵敗言微”。李德是共産國際派來的,當時中國共産黨是共産國際的分支,上司人也需要共産國際認可,李德雖然是派過來的顧問,但是博古一手推成領袖,共産國際也認可了,後來的事情以後再說,目前看,李德有種不按我的來,誰勸也下不來台的模樣,不僅僅是面子,還有對自己“努力”的否定,還有超高權力被觸及的不甘。
李德此時已經無法再主宰紅軍了,毛澤東取得了黨和紅軍的支援又一次走上前台(這時不是遵義會議後那麼明确)。決議釋出以後,李德喪失了軍權,用周恩來的話說就是“排除了李德不能讓李德指揮作戰了”——體面的理由是李德“生病”了。
一位備受李德排擠的重要任務上來指揮作戰——他便是李德的校友劉伯承。
劉伯承是四川人,紅軍名将。
他出身貧寒,20歲就參加護國,護法戰争。他的《出益州》詩中寫到“手持青鋒衛共和國”那時候怎麼會出現這麼多被名将耽誤的勵志文學青年!
1916年,在讨彭戰争中,他頭部連中兩彈,失去右眼,在他的戎馬一生中負傷多達九處。1927年他成為國民革命軍第15軍軍長,參與上司南昌起義然後赴蘇聯莫斯科進階步兵學校學習,後又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成為李德的校友。
1930年劉伯承回國,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在1932年1月進入中央蘇區,擔任中央軍事政治學院校長兼政委10月劉伯承當選中央軍委總參謀長。
就在1932年李德踏上火車橫穿西伯利亞,經東北來到上海,住進外灘利查飯店(浦江飯店)然後是上海輪船——汕頭——乘車到潮州——小船至韓江——北上廣東大浦——進入閩西永定——上杭——汀州——最後到達瑞金(卓雄護送李德那篇文章說過這條中共最秘密交通線)。
李德剛來時,和劉伯承關系非常好,但是劉伯承很快發現李德總是瞎指揮。
畢竟李德是可是共産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劉伯承沒有輕易說出口。
在廣昌,李德指揮堡壘對堡壘大戰中,蔣介石高效造堡壘(蔣介石水泥堡壘對陣紅軍用土和木頭做的堡壘),飛機大炮瘋狂轟炸,李德指揮死守廣昌,紅軍大敗,戰役曆時17天,傷亡5500多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國民黨軍,死亡600人,傷1800人。這是蔣介石對陣紅軍以來從未發生的戰績,他大喜過望,沒打完仗就帶着宋美齡去北京協和醫院一邊檢查身體,一邊躲清閑去了。
彭德懷氣的當面大罵李德……直到罵他下流無恥,彭德懷真是拼了,他去的時候就隻帶了幾件衣服,準備直接進軍事法庭,(前面肖勁光已經判刑了),一場搏命的痛罵,彭德懷根本就沒打算回去
眼見得蘇區越來越小,劉伯承忍無可忍!
他建議李德改變死打硬拼的戰術,不然會變成千古罪人!
李德大怒!訓斥劉伯承:“你白進伏龍芝學院了!戰術水準還不如一個參謀,還當什麼參謀長。”(李德已經是紅軍統帥了,成了鐵腕人物)
劉伯承面對老校友如此撒潑大罵,與他針鋒相對争執起來……
這件事傳到博古耳朵裡,博古是一手把李德推向高峰的人,他以 “觸犯軍事顧問”為由。撤掉了劉伯承的參謀長職務。
這時回頭看看這段時間内紅軍将領大緻情況:陳毅在興國中彈胯骨粉碎性骨折,劉伯承被撤職,肖勁光在衆人力保下免去死刑,還是被判5年徒刑……
潘文郁曾是周恩來、瞿秋白的翻譯;李立三的“文膽”,向忠發的秘書,曾與中共幾任最高上司人有過密接觸,六國語言随時切換,最早翻譯出版《資本論》,是當時中國罕見的高端人才,
此時是蔣介石、張學良司令部裡中共最進階特工,給蘇區最新戰區部署計劃!最終暴露,被殺!(秘密的,一輩子連一張照片都沒留下)
繼續說劉伯承!
長征前,定留守人員(留下來就是九死一生,看看陳毅就知道了)劉伯承也被列入留守名單,經周恩來力争,才算加入主力紅軍隊伍。
長征開始後,劉伯承被調往最艱巨的殿後的紅五軍團任參謀長,在主力紅軍裡打得最苦、最慘烈的莫過于紅五軍團,紅五軍團負責殿後,是全軍後衛。
一路抵擋着國民黨追兵。當大部隊渡過湘江時,跟十幾倍于自己的敵軍作戰。(紅五軍團第34師,最後隻剩下94人,因為被國民黨堵住,無法回歸,跑進大山打遊擊,基本全部戰死,
師長陳淑湘腹部中彈被俘,他把手伸進腹部的傷口中,忍痛絞斷腸子,死于押解途中,死後,首級被送回家鄉,挂在湖南長沙小吳門的石柱上)。
毛澤東向來十分尊重劉伯承。當年,中共中央要求朱毛離開紅軍時(毛澤東1928年,被周魯撤職,還開除了他的黨籍,見面前文章),毛澤東當時就提議中央派劉伯承來主持紅軍。
此時此刻,李德靠邊站,劉伯承又複職;李德看到毛澤東威信越來越高,擁護者越來越多。他和周恩來博古可是最高“三人團”,周恩來不僅支援毛澤東而且拍桌子頂撞李德,李德胸中窩了一團大火。
博古知道李德快被憋死了,便把蕭月華(李德新婚一年的妻子)從修養連調了進來,安慰這位處境狼狽的統帥。
“修養連”這個連隊大都是老弱病紅軍和女紅軍。董必武是“休養連”黨支部書記,謝覺哉、徐特立、賀子珍,鄧穎超也在這個連隊。
本來按照紅軍的軍紀,女戰士集中在休養連,行軍途中不能與丈夫生活在一起。
李德一肚子的氣無處發洩,蕭月華一來就成了慘劇,李德在短暫的三天休整期間(前面說過進了貴州就打下黎川),狂怒的李德無端的把蕭月華狠揍了一頓……,打的蕭月華暈頭轉向,痛哭失聲。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23歲的女孩剛嫁給他一年,就被紅軍最高領袖之一,她丈夫,暴風驟雨般的拳頭打蒙了,她應該沒有完成組織上交給的任務了。
在李德回憶錄中是見不到蕭月華的,李德隻寫了他到延安後的一段婚姻:“1938年,有一天我去找陳雲,有一段時間,他是主管中央組織部的中央書記……我請他同意我同一位名叫李麗蓮的歌唱演員結婚,她是1937年底同演員江青一起,從上海到延安的。
這兩項請求他都同意了,我就同李麗蓮到延安辦事處辦理登記結婚。”
當年從上海到延安的漂亮女明星一共有3位——江青、蘇菲和李麗蓮。
李德跟李麗蓮的婚姻比和蕭月華的婚姻還短。李德隻是不願意再提起蕭月華罷了。
李德在德國有妻子——是他在1924年德國共産黨中央做情報工作時認識的(奧爾加,貝納裡奧)。1926年和李德在一起被捕,被關到莫阿比特監獄。三個月後獲釋
李德每天都在昏暗的燈光下,做着用鋼絲穿珠子的工作,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他用業餘時間學會了俄語和英語,更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在森嚴壁壘的莫阿比特監獄,他突破重重崗哨,在18個月後成功越獄!德國懸賞5000馬克通緝,李德通秘密逃往蘇聯。後來成了劉伯承的校友。
這學校明顯是培養世界著名猛人的搖籃。
來到瑞金以後。李德有獨立房子——稻田中的一座古廟(警衛,翻譯,廚師,咖啡,各種名牌香煙、地圖……全套蘇區超一流待遇,)
離“獨立房子”一箭之隔就是少共中央機關,李德對那裡一位上司人的妻子大獻殷勤。不時地給她送禮物(蘇區有的沒的,李德都有最好的)。
這事兒馬上傳到博古耳朵裡,博古生怕這位共産國際“大員”惹出桃色事件來,這也太有損高大全的美好願景了。
博古決定通過組織給李德找一位中國姑娘做妻子,他把這一特殊任務交給了李堅貞。李堅貞還頭一次遇到這樣為洋大人選妻的任務。
李堅貞腦海裡閃過一個廣東姑娘,她樸實善良,文化少,不十分漂亮,但身體好,組織性、紀律性強……這姑娘便是蕭月華。
蕭月華,小名阿香,出生在廣東大浦,家境貧寒,兄弟姐妹九人中蕭月華排行老六。
由于子女太多,她成了苦菜花——被送去當童養媳,13歲成為廣東海豐縣織襪廠童工,在那裡結識了澎湃的夫人蔡素萍…… 16歲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6年),不久又入黨,此後,她成為家鄉大浦縣的婦女部部長。
李堅貞是在1930年認識她時,21歲的蕭月華是少共閩粵贛特委負責人。
1932年8月,蕭月華被調到瑞金,在少共中央文書處擔任文書。
一年後,李德來到瑞金,住進離少共中央隻有一箭之隔的獨立房子,一時間,獨立房子來了洋人可是轟動不小,整個瑞金還沒見洋人什麼樣呢!過更何況是共産國際來的,離“太陽”太近了。
李堅貞帶來的“特殊任務”讓蕭月華難以接受,但這是組織上交給了政治任務!蕭月華不得不去完成!
這樣蕭月華隻能在夜裡遵命前往獨立房子……白天照樣做本職工作,李德的“特殊飲食”“外賓”待遇與她無緣。
後來,蕭月華被調去照料李德的生活,不懂外語的她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怎樣烤面包,李德卻常常懷疑他偷吃他的食品,無緣無故就會非打即罵。
紅軍開始長征時,蕭月華進到“休養連”,她如釋重負,跟女戰士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讓這個苦命的姑娘長出一口氣……
可是在黎平的逗留,她又被送到李德眼前,李德的脾氣本來就乖戾暴虐,她全身上下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李德落下權力之巅,沒有蕭勁光、周子昆、劉伯承可以訓斥,蕭月華成了戴罪羔羊。
蕭月華找博古訴苦,要求離婚,博古隻能以“服從組織”來要求她忍氣吞聲。
後記:
好在黎平的逗留是短暫的,戰事緊急,12月20日,中央紅軍離開黎平分兩路,新任總參謀長劉伯承被任命為先遣隊司令,一路斬關奪隘,成為全軍的開路先鋒。
紅軍出黎平,奪烏江,進軍遵義!
到延安後,蕭月華終于離婚!(李德看上了上海來的歌唱演員李麗蓮)
解放後蕭月華被授予大校軍銜,正師長待遇。1983年11月1日,因癌症病逝于廣州。
而從1939年8月以後,新婚不久的李麗蓮就與其跨國相望。抗戰勝利以後,1946年初,李麗蓮從延安傳回上海,她和劇作家歐陽山尊結婚。而李德再也沒有回到中國,見一見他曾經的兩任妻子。
李麗蓮曾任全國婦聯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緻力于統一戰線和婦幼工作,1965年4月,李麗蓮病逝于北京,享年51歲。
下文發劉伯承一路智取,直達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