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2021.10.20”
近日,再次举办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与全面翻新后的美术馆都在提示着我们,后疫情时代的艺术正在复苏。当我们似乎已经适应了线上展览的方式之后,会猛然发现也许现场感是可被触摸的,我们作为观众真实地踏进展场的那一刻,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艺术的气息以及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巧思。艺术,不仅是艺术品本身,还是一种氛围,这些同时向观众提供了艺术的探索之路。
本篇报道阅读时长约16分钟。
艺术 · 事件
第五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2021年10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太和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次论坛以“考古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为主题。论坛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故宫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季,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小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代表舒展,本次论坛的公益支持单位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席张焱出席。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际文物修护学会主席发来视频致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共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以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30余位国内专家参加研讨。同时,论坛还邀请了来自德国、伊朗、意大利、日本、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英国、美国、越南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研究人员以视频形式参加论坛。
第14届宣言展公布策展人和展览主题
2021年10月13日,现居柏林的策展人凯瑟琳·尼科尔斯(Catherine Nichols)被任命为即将于2022年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Pristina)举行的第14届宣言展(Manifesta 14)的策展人。这届宣言展的主题为“重要的是世界会世界化怎样的世界:如何以其他方式讲故事(It matters what worlds world worlds: how to tell stories otherwise)”,主要探索和鼓励集体性叙事,将讲故事的能力作为“政治和社会性参与的重要策略”。尼科尔斯在声明中写道:“当我访问普里什蒂纳时,我遇到的人、进行的对话、目睹的工作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故事和行动,以及讲故事这一实践中的变革性力量。”展览将从2022年7月22日持续至10月30日。
巴西籍艺术新星被指控伪造雷蒙德·佩提伯恩作品
2021年10月14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七年前曾被该媒体描述为“极度成功”的巴西籍艺术家克里斯蒂安·罗萨(Christian Rosa)因出售四幅雷蒙德·佩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的赝品被指控犯有电汇欺诈罪。罗萨被指控将这些作品出售给两个不同的买家,并伪造了这位著名艺术家的签名。如果罪名成立,罗萨将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发布
2021年10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在京发布。作品经过一年多的征集和遴选,从1600余件作品中评选出44件入围奖方案和20件提名奖方案。最终,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国家速滑馆西北角《雪舞·2022》、北京冬(残)奥村-下沉广场入口的《一路风景·生命的律动》、延庆赛区主入口广场的《张灯结彩》、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舟》、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南广场《新ET》等公共艺术作品在京亮相。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表示,在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组织这项活动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
全球 · 机构
梅格·恩利担任洛杉矶地下博物馆馆长和策展人
2021年10月11日,梅格·恩利(Meg Onli)被任命为洛杉矶地下博物馆(Underground Museum)馆长和策展人。自2019年以来出生于洛杉矶的她一直担任费城当代艺术中心(ICA Philadelphia)副策展人。“策展实践是吸引我加入地下博物馆的原因之一,”她告诉《纽约时报》。恩利不仅用黑人的视角看待黑人艺术,而且用该视角看待所有种类的不同艺术,她想探究黑人视角在不同的作品中是什么样的。恩利将于12月1日就任。
美国228间博物馆裁员28%
2021年10月15日,根据美国州、县和市雇员联合会(AFSCME)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虽然有228间艺术文化机构在疫情期间获得了美国联邦薪资保护计划(PPP)的援助,但仍解雇了28%的员工,人数超过14400人。AFSCME指出:“通过巨额捐赠和对富裕捐赠者的依赖,这些大型机构已经拥有足够财政资源承受疫情导致的关闭,而许多较为小型的同行机构缺乏这种资源。”美国国会在2020年3月批准了这项计划,旨在帮助获资助的机构继续支付员工薪资。
艺术 · 市场
<h1 toutiao-origin="h1">香港嘉德2021秋拍,3项世界拍卖纪录 </h1>
<h1 toutiao-origin="h1">
</h1>
2021年10月14日,香港嘉德2021年秋季拍卖会圆满收槌。本季拍卖,香港嘉德共取得了5.55亿元港币的总成交额,拿下了3项世界拍卖纪录,可谓是收获累累。其中,以古代书画板块中的董其昌《临诸家帖册》独领风骚,以5,775万港元成交,创董其昌书法册页世界拍卖纪录。中国嘉德香港2021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为5.55亿港元(7,105万美元),10个专场,1,300余件拍品,平均成交率75%,3项世界拍卖纪录,12件过千万拍品。值得注意的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高达1.43亿港元,成交率高达92%。
吴冠中《丁香》创艺术家「瓶花主题」世界拍卖纪录,以2,004万港元成交。另一重要作品《新居》以857.4万易手,林风眠巨作《荷花图》、吴大羽、丁衍镛一系列重要作品及草间弥生早期代表作均取得佳绩。此外,同场袁旃《背背驮驮》以120万港元成交,创下艺术家拍卖纪录。
香港苏富比秋拍30.8亿港币收槌
伦敦苏富比Banksy破纪录
2021年10月14日,苏富比香港2021年秋季拍总成交额达30.8亿港币,将亚洲苏富比本年累积成交额推至85亿港币,超越2020年全年总成交额(72亿港币)。张大千《春云晓霭》以2.15亿港元成交,为本季最高成交拍品。香港苏富比西方艺术品成交总额破纪录,两天共拍出8.9亿港币西方艺术品,连续第二季刷新毕加索亚洲拍卖纪录,亚洲苏富比钟表拍卖成交额历来最高。
班克斯2018年自毁的画作《垃圾桶里的爱》重返拍场,在伦敦苏富比晚拍的成交金额出人意料的高达到18倍,这件折合人民币1.63亿元成交,由亚洲藏家竞得。2018年在苏富比上拍时,画作在落槌后数秒后出人意料的被画框内暗藏的碎纸机自我销毁,因为作品由原本的《女孩与气球》改为现在的名字《垃圾桶中的爱》。
寺瀬由纪联手艾美·卡佩拉素
成立国际艺术顾问公司贤艺汇
2021年10月14日,国际艺术顾问公司贤艺汇(Art Intelligence Global)宣布成立,由两位艺术市场著名资深人士寺瀬由纪(Yuki Terase)和艾美·卡佩拉素(Amy Cappellazzo)主理。贤艺汇在纽约与香港两地均设总部,致力为客户提供精准的高端市场洞见及咨询服务,量身定制的收藏及融资策略,和卓越的艺术研究、专业知识和项目策划等,业务横跨全球。
华艺国际复合型布局落地上海
2021年10月15日,华艺国际拍卖宣布正式成立上海华艺拍卖有限公司及华艺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并将于11月10至12日特别呈献以当代艺术为主打阵营的华艺国际(上海)首季拍卖会。同期,北京华艺国际2021秋拍·上海精品展也将在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及友谊会堂亮相。华艺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将位于上海市落成于1924年的优秀历史建筑——北京东路270号“中一大楼”内。有别于落地在北京、香港、广州三地的线下展示空间,上海全新空间将通过孵化青年艺术项目以及相互联结、相互滋养的展览、研究、收藏等多种探讨形式,以期成为现当代艺术领域实践、推动全球当代艺术传播与交流的专业平台。
北京当代艺博会2021闭幕
2021年10月17日,为期5天2021北京当代艺博会落下帷幕。今年的北京当代艺博会是迄今最大规模的一届,90余家参展方以及数万名观众汇聚金秋时节。本届北京当代艺博会的现场分为「价值」、「未来」、「众望」、「数置」、「活力」、「集时」六个单元,划分更加丰富多彩,垂类更深、横向更广,以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去梳理和展现以北京和中国为基础的艺术生态。今年的主画廊单元「价值」(VALUE)和「未来」(FUTURE)汇集了来自全球54家画廊,以及8千余件艺术作品呈现出一场现当代艺术的视觉盛宴。参与画廊中不乏连续四年参与北京当代艺博会的中坚力量,也有24家首次亮相于北京当代艺博会现场的新面孔。
连日来博览会不仅人气火爆,不少参展画廊在这届北京当代都做到了“金秋大卖”,据悉,VIP首日就有85%画廊达成逾3000万元销售额,很多作品都在开展之前预订一空,即便是公众日也一样销售强劲。销售总额超过或接近100万元的画廊有十家以上,包括艺·凯旋画廊、索卡艺术、偏锋画廊、麦习画廊、势象空间、空白空间、K空间、東京画廊+BTAP、灿艺术中心、没顶画廊。售出单价最高的作品花落白石画廊,是草间弥生的一幅绘画,价格130万美元。偏锋画廊、艺·凯旋画廊、没顶画廊、K空间、麦习画廊均有单价30万人民币以上的作品售出。
在各种博览会层出不穷,国际国内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北京当代艺博会其实在摸索自己的一套品牌差异化打法。今年已经是北京当代艺博会的第四年,项目的IP化已经逐步成型。“我觉得艺博会能给参展商带来的最核心内容是博览会创造的增量服务。这增量可以是新的销售,新的藏家,新的传播,新的形象,新的品牌影响力。北京艺博会也是这样,所有的博览会的本质就是给艺术圈带来新的增量。”
“北京当代不希望只是做一个‘大卖场’,而是做一个能够有组织地把中国当代艺术和画廊相关的价值整合起来的艺博会。” 展会打造了“强策展”的概念空间,动线也要比普通博览会更加生动立体。一方面,艺博会用板块方式切割内容,让丰富多元的内容可以同时面对藏家、面对市场和公众;另一方面,“艺述”作为先行的序幕/引子,拉长了整个博览会的时空维度。
今年的市场对于艺术品的消费升级,此次博览会明显的一点就是,相比往届,展商们的参展作品品质更高,丰富性更强,藏家们可以选择的作品更多。今年整体呈现市场回暖,且年轻艺术家市场火爆,这一点在北京当代博览会上显现无疑,出现了空前盛况。2021年的北京当代艺博会,不管是从规模、服务还是从品质来说,相比此前都有很大的进步,这也给北京的艺术市场和当代氛围一剂强心针,这里有最专业的画廊,有生态丰富的艺术家创作群体,有开放的文化氛围,期待来年更好。
全球 · 展览
书法创作60年,王冬龄从头开始
2021年10月16日,王冬龄迄今规模最大、跨度最长、面貌最多元的个展“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在浙江美术馆启幕。尽管已近80岁高龄,以书法为底色的王冬龄从未停止脚步。王冬龄探索中国书法的前行之路,在现代展览空间中建构全新的场所精神,从传统书体到乱书、巨书、银盐书、竹书、VR书等,集学理研究、媒介实验于一体,横跨虚拟与现实。进入展厅,随处可见大尺幅作品,以及多媒体艺术与书法的结合。从头开始,是艺术家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在现代展览空间中建构全新的场所精神,演绎浪漫奇崛而又宏阔通达的境界。
“郑圣天——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展览开幕
2021年10月16日,“郑圣天——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展览在北京长征空间揭幕。2015年长征计划和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思想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圣天作业”的材料,将郑圣天的艺术经历作为个案,尝试以个体艺术生命与经验重新丈量中国20世纪艺术史叙述。“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 这是郑圣天回顾1980年代第一次出国访学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平凡至极的话在40多年后却显得意味深长。后来,他没有去墨西哥的,却去了美国,并成为8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对话的核心推动者,然而,“去墨西哥”这一条脉络若隐若现,从未消停过。
展厅以“广场”作为主体意象,“广场”承载的是郑圣天针对20世纪中国和墨西哥的艺术交流所做的研究和搜集的文献。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先驱者,2009年郑圣天上线了一个名为“圣天作业”的网站,这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历程和艺术生涯的双重命名,它的实体是一个文献资料库,将他个人走过的时代记忆开放出来成为一个公共资源。
“艺术家在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开幕
2021年10月17日,“艺术家在场:AAC艺术中国十五年回顾展”在深圳市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由董冰峰担任策展人。董冰峰表示,“AAC艺术中国到现在的十五年,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表现的最为“全球化”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整个艺术系统,艺术家、艺术实践、美术馆都必须要变化。AAC艺术中国十五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可能也是一个重新反思的机会。”
展览呈现了历届AAC艺术中国中16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将展出至11月30日。AAC艺术中国自2006年至2020年的十五年里,共有68位国内外专业评委参与工作,评选出71位年度艺术家与策展人以及12种重要艺术出版物。AAC艺术中国走过的十五年,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思想深化、身份建构与探索实践方面最具创新性、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十五年。
<h1 toutiao-origin="h1">何岸个展“下凡”在顺德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开幕</h1>
2021年10月18日,艺术家何岸个展“下凡”在顺德华侨城盒子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安静担任策展人,由华侨城盒子美术馆主办,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与HdM画廊协办。开幕活动的对谈嘉宾有艺术家何岸、艺术家张慧、艺术家汪建伟、艺术家余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上海UCCA Edge负责人卞卡、华侨城盒子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可、华侨城盒子美术馆艺术总监周力等嘉宾。各位嘉宾分享了自己对展览的感受和理解,并且对作品议题展开了探讨。艺术家何岸在与嘉宾们进行探讨之余也叙述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体会,他会使自己产生某种幻觉以找到创作的方式,并认为艺术家必须得调动自己另外一种像作法的能力以作战,将其降服之后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h1 toutiao-origin="h1">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开幕</h1>
2021年10月17日,“百分百——第二届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展览由孙振华担任策展人,鲁虹、冀少峰任学术主持,傅中望任艺术总监,展示了50件作品,其中石门峰纪念公园展出了23件作品,创意天地芷美空间有27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态雕塑”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今天艺术的多样性和前沿状态。展览以“生态”为主题,凸显了这一思考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在武汉,使得这一思考和呈现更显意义;另外一方面,“生态雕塑”概念的提出和确立,也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尤其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COP15于中国举办之际,“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世界焦点,更为“生态雕塑”或者生态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本次参展的许多作品,其思想内涵和思考的深度比过去有了较大提升,他们的方案不仅着眼于生态形式和生态材料,还表现出对涉及生态的社会、人生问题的深入探究。生态雕塑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作为一个将不断持续的品牌,它的目标是在国内率先竖起一个生态艺术的标杆,而这个展览只有在武汉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阿布拉莫维奇40米新作亮相基辅
2021年10月13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最新互动装置《哭泣的水晶墙》在基辅举办的“巴比恩亚尔大屠杀”纪念活动中正式亮相。阿布拉莫维奇认为,这件作品是被犹太教视为圣地的耶路撒冷哭墙的象征性延伸,寓意“治愈之墙”。作品全长近40米,墙体由煤炭制成,从中延伸出众多石英晶体,这是近10年欧洲建造的最大的艺术装置之一。
2021伦敦弗里兹艺术周举行
2021年10月13日至17日,伦敦再次举办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之一——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和弗里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在这之后,2022年2月17日至20日,洛杉矶弗里兹将在比弗利山举行,弗里兹纽约将于2022年5月18日至22日举行。2022年9月2日至5日,第一届弗里兹首尔将在首尔的江南区举行,这标志着弗里兹正式进入亚洲市场。有业内人士推测,弗里兹或将成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直接竞争对手。
“弘历的世界II”特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
2021年10月15日,“弘历的世界II——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特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围绕乾隆时期的宫廷艺术展开,展览分为“皇帝与贵妃”“清宫陶瓷新风尚”“清宫钟表”“艺林百工”四大章节,涵盖了宫廷绘画、西洋钟表、瓷器、铜胎珐琅器、铸铜器、古琴、家具、漆器、玻璃器、织绣服饰等十数个工艺门类以及百余件艺术珍品。其中,“清宫钟表”单元展特别设计以视频方式呈现了西洋钟的内部机械运动,单元展为纪念西洋钟进入中国420年,由此探究西方世界打开中国的努力与来自中国皇权态度的互动关系。
外滩美术馆重张,首展“再,再”
2021年10月16日,上海外滩美术馆推出了约翰·阿姆莱德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再,再”。展览呈现了艺术家50多年跨学科的多元创作实践。艺术家阿姆莱德有一种极具爆发力的幽默感,因此他的作品也总是让人没法一下子摸透。观众会发现由不同物品组成像是某种马上要被清理的临时堆放物或废置物,却造型别致与周遭环境略显格格不入,展览中随处可见这样精心设计的“偶然性”。
“@武汉2021 陈淑霞”展览在湖北美术馆开幕
2021年10月16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淑霞的首个在国家重点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武汉2021 陈淑霞”展览在湖北美术馆开幕。这是湖北美术馆在@武汉的相关活动中首次推出女性艺术家的个展,展出90余件(组)油画作品,展览由湖北美术馆冀少峰担任策展人。冀少峰表示,陈淑霞以自我的视角,把诗意与趣味、神秘与永恒清晰地呈现给阅读者,由此也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视觉表达特质。陈淑霞通过不断变换的视觉表达方式,建构起独特的个体叙事,在审视社会的同时也在审视自我。
No Name InTown画廊开幕
2021年10月16日,No Name Studio于迎来了首个 No Name In Town 在上海市中心正式开幕。这是于上海朱家角古镇为艺术家与藏家提供工作室、居所、画廊为一体的空间,由艺术家Carlo Maria Rossi与Penny Kwan 创立。开幕展——DEZIO 以其叔祖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为灵感所创作的系列作品。No Name In Town 也为此次画展别出心裁地点亮了一个 24 小时常亮的「玫瑰之窗」。
维伍德画廊代理艺术家沈忱首场个展在香港开幕
2021年10月16日,维伍德画廊宣布代理驻纽约及上海艺术家沈忱(1955年出生于上海)。沈忱是维伍德画廊代理的首位中国艺术家,首场展览于在香港黄竹坑空间开幕,精选了12幅创作于2009年至2021年之间的画作。画廊计划于明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空间再次为其举办个展。
王岩个展“我的故乡在1990年代”开幕
2021年10月17日,王岩个展“我的故乡在1990年代”在艺·凯旋画廊开幕,段少锋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涵盖了其自本世纪初以来的70余件版画及水彩作品,是艺术家的一次总结。在《时间的表情》肖像系列的铜版刻画,赋予肖像以时间的感觉;在水彩写生系列中王岩在水彩中交相穿插了故乡与艺术家在日本访学的经历;“致青春”和“乡愁”系列将展览拉回到“我的故乡在1990年代”。在王岩的手中,传统媒介丰富了他时间体验的外延。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责编/李若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