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古教堂的钟声》这部中篇小说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我在阅读它的时候想起了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回答如何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问题时谈道:“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内政。这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一个有礼貌的绅士,绝不会把自己的刀叉伸到别人的盘子里。”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这最后一句话颇有些西式风味,要我说,通常情况下国人回怼西方政客的话语既不深刻也没水平,并且对他们的虚伪奸诈和伪善做作的本质没有吃透,以至于每当听到新闻里出现了他们当中某些人的某些话都会惊讶不已,然后做出让对方认为过激和莫名其妙的举动。

政治伪装是他们的传统表演和拿手好戏,他们真实的演员身份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他们的人民看得一清二楚了。好,开始聊聊《古教堂的钟声》。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欧洲教堂

先说背景:

1、狄更斯这部小说写于1844年,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要迎来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的经济模式仍在不断瓦解和溃散,与之而来的则是无数流离失所的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和没有工作的工人。而那些有工作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干着繁重的工作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19世纪工人在工厂干活时的场景

2、英国“饥饿的四十年代”来临,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含天灾和人祸,但最终结果是很多穷人被饿死。

3、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最为有名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1831/1834、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和1877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美国与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工人团体,举行总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最终在一个月后迫使美国国会签订八小时工作制,而这一年的5月1日也被定为了五一国际劳动节。)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1842 年宪章运动请愿

其中英国“宪章运动”的本质是英国工人试图修改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当时的恩格斯谈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的关系:“对资产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资产者懂得,即使个别的法律对他特别不利,但是整个立法毕竟是保护他的利益的,而最重要的是,法律的神圣性,由社会上一部分人积极地按自己的意志规定下来并由另一部分人消极地接受下来的秩序的不可侵犯性,是资产者的社会地位的最强有力的支柱。英国资产者把法律看做自己的化身,正如他把自己的上帝看做自己的化身一样,所以他认为法律是神圣的,所以警察手中的棍子(其实就是他自己手中的棍子)对于他具有极大的安抚力。而在工人看来当然就不是这样。工人有足够的体验,并且十分清楚地知道,法律对他来说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因此,不是万不得已工人是不会诉诸法律的。”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空想社会主义者、企业家、慈善家——罗伯特·欧文,他曾提出口号 “8小时劳动, 8小时休闲, 8个小时休息”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法律则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人类世界在社会关系中能成为真理的东西寥寥无几,平等就是其中之一。(这不是西方的歪理邪说,这是普世价值,不信请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说内容:

1、人物

托贝·维克:一个脚夫(搬运工人,也接揽传递信件、口信等的活),外号“小步跑”

梅格:托贝的女儿

理查德:托贝未来的女婿,爱慕梅格

丘特参事:一种官职

约瑟夫·鲍莱爵士议员

费恩:一个无家可归,来伦敦投靠亲戚的人

莉莲:费恩的侄女,他们俩相依为命,莉莲早年就失去双亲

奇肯斯托克太太:一个好心的旅店老板娘

2、内容

脚夫托贝冒着严寒在外面找事做,过了中午,他的女儿梅格给他送来一顿饭——油焖牛肚。这顿饭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马上就是圣诞节了,而她也打算和心爱的理查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结为伉俪。

托贝在一个叫丘特参事的门口进食午餐,不幸被即将出门的官员们撞见。他们指责托贝吃得太好,抢了其他穷人的食物(“谁在吃牛肚?”费勒先生(丘特手下的当差)激动地问道。“谁在吃牛肚?”“小步跑”可怜地鞠了一躬。“你吗,唔?”费勒先生问道。“那好,我就说给你听听。你呀,朋友,你从孤儿寡妇的嘴巴里抢走了牛肚。”“怎么会呢,先生,”“小步跑”低声道。“我宁可自己饿死的!”“刚才说的那个数目的牛肚,参事先生,”费勒先生说,“如果按现在的孤儿寡妇人数分配,那就是一人分得二十分之一盎司。这位老兄便一丁点儿也得不到了。因此,他是一个强盗啊。”)

得知梅格要和理查德结婚,参事又恶毒地给他们描绘了一幅惨兮兮的未来图景,直言穷人不配结婚和生子,这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宗罪恶。卑劣的话刺痛了托贝父女和理查德的心,让他们对未来刚点起希望的那颗心很快蒙上了阴影。

“……他们没有生存的权利、没有出生的权利,同样,也休想叫他们相信,他们没有结婚的权利。你说你要结婚,”参事先生说。“这事儿对你们姑娘家来说是非常不妥当,非常不慎重的!不过这且不说。你结婚之后就会同你丈夫吵吵闹闹的,结果成了一个愁眉苦脸的妻子。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肯定会的,因为我是这样说的。我预先给你一个应有的警告,我决定要取缔愁眉苦脸的妻子。所以,今后你有了事可别来找我。你还会有孩子——男孩子。当然,这些男孩子长大以后会变成坏孩子,他们在大街小巷到处乱窜,光着双脚,没有鞋袜。注意,我的年轻朋友!抓到他们我就立即判他们的罪,一个也不饶,因为我决定取缔光着双脚的男孩子。也许你会中年丧夫(这是很可能的),他丢下你和一个婴儿。那时候你会被迫离家,流落街头。呃,亲爱的,别流浪到我家附近来,因为流落街头的母亲我也决定要取缔。所有年轻的母亲,不管什么样儿的,我都要取缔。不要拿疾病做借口来求我,也不要拿婴儿做借口,因为所有的病人与婴孩(我希望你懂得做礼拜,不过恐怕你不懂),我也决定要取缔。

参事走之前,交给托贝一个差事——送封信件给约瑟夫·鲍莱爵士议员。信中表达了他对费恩这类人的处置办法,深得议员的赞赏。

费恩为何许人也?原来,费恩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来到伦敦是为了投靠亲朋,当然更多是为了找工作活命,这种人在参事眼里是应该被取缔的,显然他们不应该有存活的权利和找工作的权利。看看费恩的自述:我想到别处谋生去,于是就成了个流浪汉。把他关起来!我回到了这里。在你们的树林子里拾坚果吃,攀断了一两根细树枝——谁还会不攀断的?把他关起来!你们有一个看林子的,在大白天看见我拿着枪在我自家那块园地附近。把他关起来!我放出来以后,自然免不了骂那人一句。把他关起来!我砍了一根棍子。把他关起来!我吃了一个烂苹果,或是一个萝卜什么的。把他关起来!我跑了二十里地,回家路上我向人要了一口吃的。把他关起来!(像极了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种做法)

送完信后的托贝遇上了准备去参事府为自己申辩的费恩(此时他还带着一个可怜的侄女莉莲),托贝告诫他参事已经下令拘捕他,再去已毫无意义。看到这对叔侄无家可归,好心的托贝又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家里,热心招待他们。当夜,托贝做了一个梦,梦里古教堂的“钟鬼”让他看到了如果听从参事“建议”后他可怜女儿悲惨的一生。梦醒后,他毅然决然地祝福女儿,让这对爱侣完满结合。狄更斯的小说重在警醒,一般不会把人写入绝望,但现实中却是另一番光景了。

看完这部小说,我又多想了一些。战国时期,中国出了一个叫卫鞅的人,他积极推动秦国变法,使秦国在众多强国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六国(商鞅是在秦孝公时期变法,统一六国的则是嬴政)。但商鞅最后逃难时百姓无一帮助,被车裂之后关中人士无不拍手称快,这和他的治国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影视剧中的商鞅

《商君书》记载了驭民五术,它们是:

一、愚民:统一思想

二、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三、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四、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五、贫民:除了生活必需,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

第四、五条的辱民、贫民就是狄更斯笔下丘特参事的做法,看来今人古人,外人华人都是相通的,至少在统治百姓的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联系下当时英国的实力,再看第二条的弱民,也是有迹可循的,但他们的愚民之术做得不太好,这一方面由于欧洲土地上国家众多,没有统一;另一方面则是欧洲有太多“家”,他们想法多,批评更多。

我想到哪就说到哪,毕竟这文章是我的私产,不是领导布置的任务。诸葛亮《前出师表》上说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我也希望看到这里的读者朋友们,不管你现在什么处境、何种地位、财富多少、学历高低,请你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低声下气。我倒没怂恿你们做出鸡蛋碰石头的事情,而是想说的是,作为一个人,你拥有和其他人平等相处的权利。至于现在没有达成没关系,你只要知道事情本该这样就行了。

这差不多就是我看完这部小说后的所有疑惑(所以去查资料)和感想(有感而发)。

名句:

你往那里去,我便不能去;你在那里住宿,我便不能住;你的国不是我的国;你的上帝也不是我的上帝。

鬈曲:quán qū,指毛(头)发弯曲,容易读错成juǎn qǔ ,曲做弯折意思是第一声。

鬼影憧憧: guǐ yǐng chōng chōng ,鬼影幢幢:guǐ yǐng chuáng chuáng,形容极为恐怖的环境或景象

富埒王侯:fù liè wáng hóu,意思是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出自《史记·平淮书》。

“圣诞故事集”之《古教堂的钟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