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如果这样不好的话,我们就不当犹太人了。——《芬妮的旅程》

有关二战时期从来不缺少好电影,尤其是关于纳粹集中杀害犹太人这类题材,说起此类型的佳作,很多人会想起由著名犹太人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有句台词我到现在依然记得: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还有罗伯特·贝尼尼执导,并与妻子携手演绎的电影《美丽人生》,一场关于父爱与谎言的故事,电影结束后,我久久沉浸其中,为如此幽默风趣而又伟大的父亲的惨死,为战争时期无数家庭面临的灾难。

其实在那个充满血腥的战争年代,还有千千万万的犹太人经历着各种苦难。

有一部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芬妮的旅程》,就是讲述在二战期间,许多在法国的犹太父母,为了让孩子免受威胁,把孩子们托付给各种组织,一群勇敢的孩子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逃离纳粹魔爪的故事。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故事开始,一位母亲把几个女儿都送到收容机构,并答应大女儿芬妮,很快他们一家人就会团聚。少女天真烂漫,不懂战争的残忍,可母亲转身便流下泪水,她知道这一分离就是永别。

收容机构里有着许多被犹太人送来的小孩,这是犹太人父母为孩子选择的避难所,大人知道纳粹的恐怖,可小孩不懂,她们在这里过了两年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校长得到消息,收容机构被暴露,德军很快就到。孩子们被紧急转移到了意大利的一所房子里,在这里她们认识了嘴硬心善的费曼太太和青年伊力。

随着德国占领意大利,芬妮他们再次陷入险境,为了把孩子们送到更安全的中立国瑞士去,费曼太太拼命掩护他们离开,伊力也为了帮助他们,以身犯险引开德军而被抓。

一群孩子顿时失去了主心骨,生死存亡面前,芬妮虽然也害怕,但还是接受了费曼太太的安排,作为新的领队带着其他孩子躲避德军的搜捕,前往充满希望的瑞士。

这是一场以命相搏的逃亡之旅,芬妮用她的坚强和勇敢,为自己和妹妹们博得了生存的机会。在这趟特殊的旅程里,除了芬妮和伙伴们的机智,帮他们躲过一次次危险,还有一路上遇见的善良陌生人,给予了他们希望的光芒。

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能够成功从德军手中逃离,最终安全到达瑞士的几个重要因素。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h1>

1、坚强面对

伊力被德军抓走后,费曼太太因为要避开德军,无法与一群孩子同行,她把芬妮叫到一边,对她说:“现在起一切由你负责,别显出你的害怕来,一点也别。” 费曼太太选择才十三岁的芬妮,理由却是,她很坚定。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火车渐渐开动,芬妮问费曼太太:你从没害怕过吗?费曼太太坚定地告诫她:如果怕,就装不怕,懂了吗,装,为了他们!

这句话给了芬妮鼓舞,她收起自己的担忧,打起全部精神,带领这些比她还要小的孩子们继续前行。

当伙伴黛安惊慌地告诉芬妮,她的妹妹不见了后,芬妮也没有多做考虑,冒着危险去寻找伙伴。

这样的时刻,芬妮难道就不怕吗?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孩,她还承诺过母亲要照顾好妹妹们。

可在这样的时刻,她没有选择,在害怕与坚强之间,她选择了坚强。去承担本不该她承受的压力。

记得前段时间看电视剧《安家》,有一段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那集讲述的是,房地产中介小楼,在客户来看房之前,因为闹肚子,在样板房上了个大号,却忘记了样板房没有通水电,而造成客户甩手而去的后果。

可是他的同事王子健,却在得知这样的事情后,脱下西服,亲手将马桶洗刷干净,之后带人看房顺利开单,拿到了佣金。

每一个行业背后,都有一群看不见的人在默默努力,每个人内心,都有不能与人言道的痛苦。但人与人的选择不同,却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不论过去发生过什么,不管这世界有多么残酷,也要坚信前行道路。

2、心怀希望

可不管她表现的多么稳当,多像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她也想靠在父母的怀里,诉说小女孩的委屈。

在费曼太太房子里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芬妮都会在其他伙伴睡着后,偷偷地拿出相机,一遍遍回访一家人在一起时拍下的视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快乐。

此刻的她,不确定父母是否还在,不确定自己和妹妹们是否会安全,不确定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但这一刻,她的内心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有未来。

包括伊力被抓后,交给她的一封信,他告诉她这是要送去给费曼太太的,但是必须要到了才能打开。因为这封信,芬妮才更加坚定心中那抹希望。

直到后来在农场,她看到这封承载她希望的信只是一张白纸,她才明白伊力的用心。当伙伴们用殷切的眼神望着她,询问她信封内容时,她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鼓舞了所有孩子。

她说:“他写信的时候,一直想着我们,我们要把这封信带离边境,他说你们都很勇敢,我们可以成功的,会自由的,会找到爸爸妈妈的。”

她把希望的种子也播撒给了所有的孩子,让他们与她一样。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就像电影《美丽人生》中, 圭多和儿子被纳粹抓进集中营后,作为父亲的圭多为了让儿子在阴暗的集中营活下去,编织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在前往集中营的车上,圭多说:“我们要去参加一个最棒的旅行,我们得快一点,不然就赶不上了!”

在集中营的牢房里,圭多说:“我们在参加一场最刺激的游戏,我们必须服从那些假装很凶的人的命令,才能得到积分,第一名能得到一辆真正的大坦克!”

在这场善意的谎言游戏里,小男孩最终活下来了,但父亲圭多却牺牲在德军枪下。

芬妮在逃亡的过程中,也不断地鼓励小伙伴:“我们会重获自由,找到父母的。”描绘那一幕场景时,她露出难得的微笑,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拔开云雾。

普希金曾说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h1>

1、费曼太太

在出发前往瑞士前,费曼太太给每个孩子用了化名,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他们:不要称呼自己的真实姓名,即使是彼此之间聊天也不行;遇到任何人,只能说去山里参加夏令营,永远别提到瑞士;千万要说法语。

他们即将登上火车时,费曼太太大喊失窃,以引开德军的搜查,怕他们来不及上车就装晕倒,以此掩护他们顺利离开。

于她而言,这群孩子非亲非故,尽管她第一次见他们,表现的很嫌弃,但是深知纳粹人有多么可怕的她,还是义无反顾的以身涉险助他们离开。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2、青年伊力

在火车上时看到德军便拿起背包奔下火车的伊力,很多人说,这个比孩子们要大一些的青年,因为害怕所以扔下这群孩子独自逃跑了。

可我不这么认为,我更愿意相信,有着这样开朗性格的人,他是为了引开德军的注意,而自投罗网,帮助孩子们安全离开。这点从他后面给芬妮那封空白信,说出那番鼓舞的话可以看出来。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3、车站工人

当他们躲进一辆大货车,被搜捕的车站工人发现后,工人犹豫片刻,并没有举报他们,大声回复同伴没事,并低声嘱咐他们:等十分钟,就下车,好运。

可能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选择不说而已,但也有可能,德军发现芬妮他们后被牵连,因此丧命。但这样一个陌生人,却愿意给他们一束光。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4、扫地大妈

孩子们被政府抓住,关在废旧的教师里时,打扫院子的大妈看到后,通知其他人救出了他们。大妈的结局我们无从知晓,惟能默默祈祷她能相安无事。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5、农场大叔

食物中毒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森林,向农场主人求助,尽管这个大叔害怕引火烧身,却仍不忍心见死不救,他一边说着快点吃,吃完就走,一边为他们提供住所、食物。

直到德军搜捕到农场后,农场主人迫不得已要他们离开,芬妮说:我们给你钱,你找辆马车送我们离开,不然我们被抓到了你也是躲不掉。

农场大叔被她说动,最终找了马车送他们到瑞士边境。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善良的陌生人,愿意伸出善良之手,让他们在这个血腥的战争年代,在残忍的纳粹人手里,一次次逃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h1>

被关在教室里的时候,芬妮的妹妹曾用稚嫩的语言问同伴:

“为什么他们要抓我们,是因为我们是犹太人吗?如果我们不当犹太人,就能走了。”

这样的话从一个6岁女孩嘴里说出,真的让人痛心不已,我们能改变的东西很多,却唯独无法改变血统。她们并没有错,一定要说的话,就是她们错在生于战争年代。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被警察抓到,一个个盘问,没有一个小孩说漏嘴,哪怕被抱着孩子的女人举报,他们也没有心怀怨恨。

被关起来,不给饭吃,对于成人来说能熬过的或许也没有几个,可他们饿的不行,硬是没有背叛同伴,哪怕再饿,芬妮也只是在纸上写出“我很饿!”来发泄。

在警察又一次来巡查时,金发男孩也变得勇敢,握着警察的枪支大喊:“你开枪啊,我们人不多,很快就可以解决!”他们这股气势或许真的震慑了警察,所以他们最终离开了。

逃跑的路上,小家伙们累的没有力气了,但在大哥哥的引导下,还是能开心地追着足球跑,瞬间把疲累抛在了脑后;

戴眼镜男孩的背包破了,里面父亲留给他的钱全部飞散出来,他们嘻嘻哈哈去捡,玩数钱游戏,嘻嘻哈哈,回到小孩该有的状态。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来到溪水边,他们在水中戏水玩耍,那一刻他们像遗落在人间的天使,死亡的气息不复存在。身后的战争放佛是一场梦。

或许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孩子才能保持这样的童真,不被战争污染。

最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瑞士边境,他们跨过铁丝网,奔跑在草地上,不同于以往每次,这次的奔跑关乎生死,前面是希望,后面却是德军瞄准的枪支。

哪怕这样的危险时刻,在即将成功逃离德军的抓捕时,芬妮发现队里的小妹妹跌倒在路上,还是毫不犹豫回头去找她。

当她背着小妹妹奔跑的时候,伊力给她的那张白纸,随风飘扬在前方,好像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正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这份孩子特有的童真,没有被战争的灰霾所掩盖,才使这次逃亡没有那么痛苦。

否则,我不敢想象这一次次的险境,会不会让这些孩子崩溃,能不能坚持到终点?如果没有孩子们的互相信任,始终咬紧牙关,不向敌人投降,他们还能顺利到达这里吗?

豆瓣8.6《芬妮的旅程》,从三个角度探析芬妮逃离成功的客观条件因素一:面对困难,芬妮机智勇敢且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因素二、战争时期存在的一些些善良,终将凝聚成巨大的力量因素三、同伴之间的信任及他们始终保持的童真

结语:整部电影通过孩子的角度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片中许多没有交代的人物,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是生是死,都可以预见。

至于片名《芬妮的旅程》,有人说芬妮与小伙伴们这是在逃亡,实在称不上是一趟旅程。

可是我觉得他们这一路走来,惊心动魄的经历和偶尔的玩笑和嬉闹,不正是成长路上的一次旅程吗?

最让我们感动的其实不是他们躲过一次次危险,而是这个过程中的那些纯真与欢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