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一部反映韩国内战的电影《太极旗飘扬》上映,好多人都说好看,还说里面反映了志愿军无敌的镜头,本来对韩国电影无感的我,听了这句话,来了兴趣,特别想去看看,因为我是军迷,很想看看,外国人反应我们最可爱的人的无敌镜头。
结果却是高兴而至,败兴而归。因为这部电影看到了让我近二十年都耿耿于怀的别人眼里所谓的无敌镜头,如图一。
图一

看到这个镜头,我心里怎么也和无敌两个字联系不到一起,我的感想是“无脑”,看看这个镜头,漫山遍野的军人,场面貌似很大,但是细看之下漏洞百出,人员如此密集,到处打着红旗,这是嫌目标不够明确吗?镜头最近的几个人,手里连枪都没有,还有几个人貌似拿着木棍,想表达什么?总结一下,靠着“人海战术”手里拿着木棍,和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交手,用最原始,最无脑的战术,去迎接强大的火力,正所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无非如此!更可气的是,这样明显的穿帮,在部分国人看来,竟然是反应志愿军战士无敌的“好电影”!!
从此,本就对“韩流”无感的我,更是从此不看韩国电影。
随着近年国内影视剧制作能力的增长,我也曾经十分期待看到一部能真正反应志愿军英勇善战的好电影。但是,我基本等来的都是失望。外国人对志愿军的看法,也许还能用主角渲染需要、资料不全,理解有误等来解释,可是国人自己的影视剧里居然也出现了类似的镜头(图二),又怎么解释?只能说,有相当一部分国人对志愿军英勇无畏的理解方向存在误解,图二这样的场面就能反映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绝不能,这样的表现方式只会歪曲“英勇”!
图二
也许真的不能怪大家,毕竟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军迷。
那么志愿军真的是这么作战的吗?事实强于雄辩!看这张图。
图三
在这张图中,是我志愿军战士一个排的进攻兵力,分有战斗组、火力组、指挥组、神枪手(还是现代流行的两人狙击小组,一人观察,一人射击),这样的配置合理,进退有度,充分做到了我军打红军时代就强调的兵力分散,火力集中。怎么样?是不是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冲锋大不相同?
让我们再看看,当时朝鲜战场最强对手的评价。美国海军陆战队史料中写到:中国人很少一次采用一个团的兵力发动袭击......中国军队令人敬畏,不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欺骗战术和和达成攻击的突然性,而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则这样认为,尽管有很多关于中国人采用“人海战术”,用大批军队猛攻美军阵地的说法,而使人生畏的不是中国人的集中进攻,而是他们的佯攻、奇袭和夜间悄悄渗透的战术。
中国人确实采用成排成连的进攻作战,以优势兵力占领他们精心挑选的战术阵地,以便进行决定性的穿插,但这些通常是为了牵制敌人的防御部队,与此同时,其他中国部队,从侧翼发动进攻,并在敌后设置路障。
看到这些敌人的评价,想想我们的志愿军能像图一和图二那样打仗吗?绝不会!
有时候我发自内心的忧虑,这些抗美援朝英雄们真正的历史,我是军迷我知道,但是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所以一直希望能有有一部关于志愿军的电影,真正的还原那段历史真相,消除大家的刻板印象,让志愿军更丰富多彩起来。
这个时候《长津湖》上映了,看影片的整个过程,我热血沸腾,播放到“冰雕连”的镜头时,我和身边的人热泪盈眶,此时内心,无比激动,终于,终于等到你了,大家都知道这段历史了,都知道先烈真实的英勇无畏形象了。终于可以发自内心的对各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说一声,我们后辈没有忘了你们。
04年到现在,17年过去了,时间短吗?不短,一代人都已经长大。时间长吗?不长!千年黑室,一灯既亮!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国情怀,敬畏先烈这盏明灯,那段真正的历史绝不会被忘记,被误解!
正逢国庆,我想说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的生活,而我们心怀感恩的同时,更要有一份责任感用努力和实力为后辈继续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