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这是真的

当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实话实说,小编差点以为一觉醒来时间快进了100年,科幻时代已经到来,难道99年的事情最终还是瞒不住了?据媒体报道,10月23日至27日,第一届全国行星防御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你没听错,是行星防御大会!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画风如同电影《星球大战》开场一样粗糙

怎么了?外星人又要入侵了吗?我的核聚变发动机呢?我的反重力飞行器呢?我的意大利离子炮呢?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一次严肃科学的大会,其宗旨就是促进我国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防御领域的交叉融合,这是几十年来地球人一直默默在做的事情。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默默在做行星防御的工作

在现代工业史短短1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饱受近地小天体的威胁,比如1908年6月30日的通古斯大爆炸、2013年2月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天体坠落等等。而在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时38分24秒,一颗编号2020 FL2的近地小行星,以约14.4万公里的距离飞掠地球,差不多相当于擦着我们鼻尖上的汗毛飞过,差点让人类启动防御方案,避免再遭恐龙的不测,所幸这颗小行星最终没有撞上地球。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擦着地球鼻尖汗毛飞过的2020 FL2小行星

对于小行星防御,先决条件是要发现并跟踪、检测它,得益于人类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深空探测,目前美、俄、中均有相应的深空探测网,能够对靠近的小天体及时发出预警。而日本虽然成功在小行星上“登陆”并采样返回,但依靠的是美国的深空探测和通信网,所以仍不行。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日本隼鸟二号登陆龙宫小行星想象图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真实的触碰瞬间

而检测、跟踪到并计算出小行星的轨道之后,接下来就是防御了。目前的小行星防御手段,最靠谱的还是硬摧毁,即使用核武器,将它炸碎或者炸偏轨道,从这次全国行星防御大会上要做的专题报告就知道,《10km/s以上内爆式超高速发射技术研究及其在行星防御中的应用探索》、《关于核爆防御小行星的作用机理及效果评估的探讨》等,都是讨论硬伤的。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你们来真的?

但核武器最主要的杀伤机理是冲击波,需要有传递介质才能发挥作用,比如空气和水,而太空中是真空环境,如果只是在小行星表面爆炸,核武器的威力会大打折扣,不足以改变它的轨道,或者将它炸碎,需要像科幻电影《绝世天劫》一样,派人去小行星上钻洞,将核弹深埋进去。但以人类现在的航天科技,像日本一样轻轻“碰”一下小行星可以做到,派人登陆目前还无法实现。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最直接的办法是发射核弹炸了它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在真空中,核武器的威力会大减

不仅如此,即使核弹在小行星内部爆炸,换来的是更多不可预测轨道的小型天体和碎片,可能弄巧成拙,有的依然能够穿透大气层,带来巨大的危险。因此最保险的方式是使用太阳帆、激光和电推等手段,让它远离地球,这是目前的人类科技可以做到的。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用太阳帆拽离小行星

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向小行星的一面喷射涂料,让它对太阳光和热量的吸收效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轨道。这些想法都非常美好,但唯一的问题是输出的能量都非常小,发生作用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过程,因此要尽早发现最有可能带来威胁的小天体,然后提前数年发射航天器,飞行数亿公里去接近、登陆目标,留足余量。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很多小行星其实本身就是五彩斑斓的

当然,近地小行星是威胁,同时也是机遇和资源,将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技术发展到可以捕获小行星,而不是建安的摧毁和偏离,那么行星防御大会就会变成行星开矿大会了。

我国第一届行星防御大会召开?一觉醒来差点以为时间快进了100年

如果人类足够强大,那飞来的就不是灾难,而是矿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