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您好,我是子陌,有幸在这里与您相遇。您的每一次点赞、关注、收藏和转发都是我创作之路前行的动力,感恩彼此的相伴,让我们一起墨润书香。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人这一生为什么活着?是为外物,还是活着本身呢?它的价值和意义又何在呢?刚刚经历变故的我,看着一个生命就这样消逝,如同再绚烂的烟火也有燃尽的时候,再葱茏的绿叶也有凋零的一天!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每个人在这世间都如同过客,万物皆空,生命的色彩斑斓更衬托出生命本真的黑白原色!

作家余华在《活着》中讲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他深知中国人遭受了太多苦难,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简简单单地活着,过着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这就是莫大的幸福。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无独有偶,作家贾平凹对于人生的解读便是: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这个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成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凡越是伟大的人物,反而越觉得人生很平淡,能够简简单单、幸福快乐地活着,足矣。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正如《菜根谭》中所言: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赋予人生的意义也不同。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著名国学大师、文学家季羡林老先生的回答更是精辟而通透。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季老在《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篇文章中也谈到了自己90多年人生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他说:长寿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正如叔本华所言: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就是一团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中摆动,结局是死亡,人生最终是一场空。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为什么季羡林老先生会得出绝大数人的人生无意义无价值呢?

在季老看来,大多数人的一生不过如此。

他们也从来不考虑人生之意义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先生说: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末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责任感。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然事实就是如此,许多人一辈子就是为了吃喝玩乐罢了。虽然他们终日忙忙碌碌,但是被名和利锁住、困住。一晃就是几十年,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因此季羡林老先生感叹道: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类社会中,依然有极少数的有识之士,他们对推动人生社会发展与进步,起着重大作用。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比如说,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等伟大人物。

既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属于绝少数功勋卓著的伟大人才,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季羡林老先生很谦虚地说自己也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员,他对于人类的前途,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季羡林老先生依旧坚信: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这个观点和鲁迅先生的如出一辙,因为鲁迅先生也曾告诫大家: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独木难成舟,光靠极少数的精英人才,人生社会也会很难发展与进步的,毕竟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是靠别人。

物理天才爱因斯坦那么伟大,他也诚实地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可见,有的人对于人生社会的发展起着直接主导作用,有的人则是起着间接辅助的作用。

这就好比是秦始皇那么伟大,但是他也离不开李斯、王翦、蒙恬等文臣武将的辅佐,正所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所以说,普通大众、芸芸众生也是有历史贡献的。

活着的意义:向死而生,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作为众生,也许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如同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人生实苦,喜乐参半,福祸相依, 请记得时刻提醒自己生命的有限,努力绽放自己,向死而生,向阳生长,带着觉知地行走在这人世间!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美文共赏,子陌期待与您共勉,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