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图像的隐喻"

- 黄启友、王一初、燕超、曾志琴四大展

艺术总监

给绅士

展览执行

陈伟 / 田硕

展览时间

2020.12.06-2021.02.06

展览场地

深圳市福田区深工业UPtown LOFT镇 LC526

海汉艺术空间

"Synecdoche一词来自希腊语,通常是指本体论与借用从属关系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通过部分替换整体,还是通过整体,或材料,由构成的事物。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开始以来,多年来,隐喻的艺术技巧逐渐蔓延到语言学的使用中,延伸到艺术创作的不同类别或形式。

本次展览中的四位艺术家,虽然他们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和不同的机会,但当他们放在一起时,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一种修辞上的共性——图像景观和图像符号对历史文化和现实情况的影响。

在当下的艺术圈里,黄启友就像是斯文的现代素养,他对过去流行的那些作品有着高度的警觉性。他写的"风景"不仅是他一路逃离城市的哲学的结果,也是他一心一意地潜入自然和古人的产物。面对古人,他曾经说过要"上山,想找路绕过山顶到达山顶"。因此,黄启友的"背山"构成的比喻是:"溪山"峰后"醉醺醺"、"俯仰观"烂了。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日落1"黄启友布艺25x30cm 2019©图片由艺术家和海涵艺术空间提供

王一初对景观的偏爱是始至终,她发现了东方景观与西方景观共存的基因。近十年来,她从立体主义学派的技术语言入手,以平面、几何形状、色彩表现,以"弱化意象的象征功能的倾向",她的山水画逐渐成为"静物画"。在她的新作品中,悬浮的、脱离的"标准化形式"符号也成为观众需要依靠想象力才能看穿的本体。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图像六"王一初纸基彩色35×35cm 2020©艺术家和海汉艺术空间提供的图片

燕超作品中有两个核心诉求:一是艺术家凭借墨水和墨水在纸上的渗透力不能完全可控,使画面具有斑驳的效果,从而干扰了观众对原始图像的观看,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重新编辑的图像,无论是图像的形状还是场景的内容,都是对艺术家创作理念和行为本身的引用。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好棋"闫燕超级纸墨复合材料145x135cm 2018©图片由艺术家和海涵艺术空间提供

曾志琴的新作是一次印证,证实了他走出了超现实的叙事体系,转向了水墨媒介的"品质"探索。他写下了那些"生锈"的山脉,瀑布,明月......它们都具有形容词般的属性,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一方面塑造了自然景观独特的审美气质,另一方面,它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神秘世界。前者是隐喻,后者是隐喻。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竹林中的两幅》曾志琴原创色彩与金箔78x78cm 2020©艺术家和海涵艺术空间提供的图像

有趣的是,当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展厅中一起展出时,物品和图像是自由和修辞的,仿佛解开了一个巨大的迷宫的奥秘,吸引着观众从一个景观到另一个景观,从一个岔路口到另一个岔路口,在不断的偏差中探索迷人的宫殿之谜, 也许这就是展览中的作品,是创作者对观众的参考。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
深圳展会新闻 |《影像的隐喻》黄启友, 王一初, 于彦超, 曾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