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提到传记,不管是书籍也好还是影视剧也好,大都传达着正能量的思想:努力,就会成功。

但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电影——《我,花样女王》却反其道而行之,它直接打翻我们手中的鸡汤,用一位巨星惨痛的一生告诉我们,现实就是这么骨感,命运就是难以挣脱。

然而,这部电影真的只有“丧”吗?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该传记类电影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由“2017年全球百大人物”玛格特·罗比、塞巴斯蒂安·斯坦等人主演,并于2017年12月8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该片改编自美国一起著名的“花滑丑闻”,影片充斥着黑色喜剧性色彩,目前豆瓣评分高达八点几,它还荣获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其中饰演女主角的托尼亚·哈丁的玛格特·罗比也凭借此片入围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该部电影的原型——托尼亚·哈丁,曾经被称为美国最具天赋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早在19岁时,她就拿下了美国花样滑冰比赛的冠军。虽然出身低微,但她凭借着努力获得了无数的冠军荣耀。

可是,这样一位本该永远在聚光灯下光彩照人、万众焦点中在冰面翩翩起舞的天才,却在1994年身陷了一桩美国体育界丑闻——托尼亚·哈丁买凶伤人事件。也因此,她被终身禁赛,失去了自己的热爱。

影片一开头,就给了我们三个词:绝不讽刺,非常矛盾,完全真实。其实也在告诉我们观众:它的内容不是要讽刺什么,它想讲述的,仅仅是一个“真实”。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女主角托尼亚·哈丁出生于俄勒冈州的一个底层家庭,她的父亲平日修车打猎,母亲则是女招待,烟不离手,脏话不离口,凶悍异常,前前后后跟了六七个丈夫,而托尼亚则是她和第四任丈夫生下的孩子。

在美国,拥有这样家庭出身的白人被侮辱性地称作“白人垃圾(White Trash)”,从小,托尼亚和她的母亲都在社会鄙夷的目光中艰难地生存着。

托尼亚的母亲是个狠辣的妇人,她不肯轻易接受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平庸地度过,于是把自己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年幼的女儿身上,她崇尚棍棒教育,管教起女儿来毫不留情。

就这样,在还是孩童的托尼亚眼中,这世界只剩下了暴力、输赢……而唯独没有温暖。

托尼亚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发现了她滑冰的天赋,母亲不顾托尼亚年龄过于幼小、也不顾教练收不收她,一句脏话随着吐出的烟雾爆出,意思很明确:管他的,给我去滑。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托尼亚也并没有让母亲失望。6个月之后,年仅四岁的托尼亚就在一众比她年长的孩子当中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

接下来的数年里,为了让女儿变得足够优秀,母亲偏激且不择手段,她动不动就对女儿各种打骂,对女儿的表现永远不满意。

当托尼亚想和别的小伙伴在场上交朋友时,母亲站在外场冷冷说道:“她是你的敌人,你不是来这里交朋友的。”小小的托尼亚咬了咬唇,默默地离开了小伙伴身边。

即便托尼亚在训练的过程中想去小便,母亲也不许;托尼亚没憋住在场上尿了出来,听到妈妈说的也只是:湿着继续滑。

天赋、努力、他都有了,但光是这些还不够。作为“上层人士才能享受的一项高雅的体育技能”,花样滑冰要求运动员们有昂贵的服装和装备、专门的训练场,可是这些托尼亚通通有不起。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花滑协会要求每位运动员都要有一件昂贵的皮草,托尼亚家买不起,于是她的父亲用自己打猎得来的猎物的皮毛亲手给托尼亚做了一件劣质的皮草上衣。

面对所有人的嘲笑,小小的托尼亚淡定地走在路中间,不屑地冲着所有人竖起了中指——正如她母亲之前所教她的那样,看谁不顺眼,就往他牛奶里吐口水。谁敢欺负你,狠狠报复回去,不要让别人瞧不起你。

在母亲扭曲的教育下,托尼亚成长为了一个十分出色的花滑选手,可与此同时,她也成长为了一个粗野彪悍的女汉子。而那童年的阴影,深深地埋伏在了她的潜意识深处,让她的命运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15岁时,托尼亚辍了学专职练习花滑。当时的她短发蓬乱、滑冰服粗劣,还带着牙套,冷冷不近人。

然而,她在场上优美而自信的身姿,吸引了一位名叫杰夫的男人。杰夫也是穷人一个,游手好闲,作为混混的他撩起妹来自然也得心应手,更何况对象是一直极度渴望温暖的托尼亚。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杰夫是托尼亚人生当中第一个夸她漂亮、夸她滑冰时就像拥有超能力的人。当听到杰夫对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向强势暴躁的托尼亚心中就像被一片羽毛轻轻拂过,那冰封已久的心池终于裂开了一条缝。

后来托尼亚不顾母亲的反对,开始和杰夫交往。刚开始时,杰夫对托尼亚非常温柔,但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之后,杰夫开始对托尼亚使用暴力,一言不合就往托尼亚头上一扇,甚至不止一次把托尼亚打得鼻青脸肿。

但托尼亚继承了母亲的性格,她也并不软弱,也曾回击过不少次。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样的关系肯定不能持续下去了吧?

但我们又想错了,杰夫这个男人,发起飙来六亲不认,事后又对着托尼亚各种忏悔、讨好,面对这样的杰夫,托尼亚虽然无奈,但也被杰夫拿得死死的,无法下狠心分手。

在托尼亚看来,对她的打骂,也是一种对她好的一种表现。他们就这样在打骂又和好中度过。

在有一次母亲对她的打骂中,母亲直接朝她扔了一刀子。托尼亚再也忍无可忍,她瞪了母亲一眼,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这个梦魇般的家。随后,她和杰夫结了婚。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在婚礼上,托尼亚满脸笑容,她摆脱了母亲,她觉得自己未来将会非常幸福。当母亲又在婚礼上嘲讽她时,她只是抿唇无言地一笑,没有任何反击,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尴尬地站在原地。

婚后的托尼亚有条件可以专心练习滑冰了。可是前几次她却都莫名其妙地得了低分。她愤怒地去问评委,得到的回答“因为你的形象不好”“也许你应该尝试换一种运动”令她直接在场上爆出一句粗口。

她热爱滑冰,永远也不会放弃。

在换了一个教练之后,托尼亚决定在某次大赛中完成“阿克塞尔三周半跳”,亮瞎所有人的双眼。在赛场上所有人的瞩目当中,托尼亚在半空中跳出最后一个三周半的动作,随着一起完美的落地动作,她也在那一刻被封了神。

此时的她,在赛场的闪光灯和众人叹服的眼光中,就是女王。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但是,这一跳也让她“膨胀”了。她在丈夫面前总是不自觉地以高人一等的姿态面对他,后来甚至主动和杰夫离婚,沉溺于玩乐而疏于训练。

后来,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教练找到了做着服务员的托尼亚,托尼亚醒悟,认真训练参赛。但由于自己不好的出身和失败的婚姻,她始终拿不到好的成绩。

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具有国民好感的形象,托尼亚只得和家暴自己的丈夫和好。

在某次世界级备选赛前夕,托尼亚收到了“继续滑冰就会吃子弹”的威胁信。看着因为害怕而连连失利的托尼亚,杰夫便暗地里雇人,想给托尼亚的竞争对手南希一点颜色看看。

谁知杰夫雇的这个肖恩直接打断了南希的膝盖。在经历调查以后,警方锁定了背后指使人——托尼亚和杰夫。托尼亚只同意了杰夫向南希写威胁信,对于肖恩出格的行为,她完全不知情。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然而,大部分人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只挑符合自己口味的“事实”去听。正如托尼亚所说的:“那些恨我的人总是说,托尼亚,说出真相吧。但并没有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

是的,真相是血淋淋的。

因为这一事件,托尼亚被判终身禁赛,她被所有人贴上了“坏女人”的标签。

在法庭上,托尼亚声声泣诉:如果我不能滑冰,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她的梦想,在24岁那年戛然而止。

故事到这里也结束了。但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托尼亚的悲剧,究竟是她自己造成的,还是谁给的?

曾经的花滑女王沦为三流拳击手:努力追梦,却被现实无情打脸

热爱并坚持追求一样事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最终的果,其实已经被从前无数个瞬间决定了。

就像某位评委说的:“这从来不止是关于滑冰本身。”即便你有天赋、足够努力、抓住了某些机会,但大环境下的客观因素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致命的一击,让你再也站不起来。

但是,我们就这样认命了吗?抛开对错,不管是托尼亚还是托尼亚的母亲,她们身上都有一股永远不服输的劲,她们的“彪悍”,与其说是性格,不如说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敢于反抗的精气神。

就算不为世界所待见,就算所有人和事都在阻止我前进,我也不会放弃。哪怕,我明知自己可能永远敌不过那些从出身起就高我一大截的人。

你我共勉:即便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也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编辑部/唐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