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作者:心理咨询师心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旧时,谈婚论嫁讲究“门当户对”,如《快嘴李翠莲记》中所言:“与二边说合,门当户对,结为姻眷。”

门当即传统建筑中放置于门口的石墩,户对指门上的门雕,二者的设计与使用,完全由住宅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境等物质情况所决定,这也表明封建等级制度较强的引导作用。

正因为如此,为摒弃封建腐朽的制度与思想,“门当户对”一词逐渐成为贬义词,甚至在有的时候,拥有较大差异社会背景的两人的结合,成为一种真爱的象征。

然而,门当户对真的只是一种落后思想吗?其实,研究发现,在当下,还是门当户对的两个人,才有真正的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就算是没有完整地看过原著或者衍生剧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这二人的名字和化蝶的悲情结局。

祝英台与梁山伯的家境差距,是两人遭受家庭反对的最主要原因,放现在,也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女与穷小子的爱情故事。

这一故事被奉为经典,更大原因的是为了传递一种对于封建阶级的反抗精神,字里行间写满了“世俗打败不了真爱”的号召。

但是,梁祝的爱情之所以是爱情,也正是因为不现实,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能支撑到结婚。

很喜欢知乎上的一个解读:梁祝之所以化蝶,作者之所以取蝴蝶这一形象,也正暗示着两人爱情会稍纵即逝。

看似死亡是悲剧,但能够以那种形式一起,反倒是个喜剧,这样的结局才更真实。

当下,自由恋爱成为主旋律,越来越多人接受了新的思想,相信在感情面前,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也有人相信,梁祝的故事放在当下,兴许就是一段模范婚姻。

事实上,梁祝的故事就算放在当下,依旧是不现实的。

一方是锦衣玉食,可以用充分的时间去打破常规;一方是穷困潦倒,从小就得依靠自己,以仕途作为翻身的救命稻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两人之所以会觉得对方特别,是因为彼此的不同点太多了,多到让差距变成了一种吸引。

等到现实问题来临时,差距便会褪去吸引的光辉外衣,徒留内在的分歧。

在心理学中,两个差距大的恋爱者更容易受“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控制,当外界的阻拦越多,他们的爱便会越深。

其实,并不是两人有多强烈的爱,而是彼此之间将现实的隔阂当作了一次次的通关赛,此时内心的胜负欲往往会超过对对方的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夫妻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原因。

同时,差距太大的两人,很容易出现“道德绑架”,只要一方无法适应之后的生活,就很太容易被冠上“不够爱”的罪名。

这于感情,于心理,都是拳拳重击,梁祝的经典正是能将现实与理想相区别,在现实面前,寻找一种适合的状态,才是真正恰当的方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门当户对的感情内核:相近的圈子

诚然,在过去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是一种对人以及人格的侮辱,但是门当户对作为一种婚姻的理念,并不是全错的。

就感情匹配度而言,门当户对,究其实质是鼓励两个人处于相近圈子里的人相处。

蔡康永曾说:“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包括了自身教育阶级、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后彼此交换的话题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夫妻越走越远。”

这种门当户对的状态,就是感情合适的状态。

《欢乐颂》里曲筱绡和赵医生之间的差距,在相处中逐渐显现。在一次牌局上,安迪借用悲剧《麦克白》里的角色,对奇点说:“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双手并不干净。”一种暗喻,在曲筱绡脑中,成了对奇点“小受”地位的认证。

从所处的圈子来看,两人的感情根本不可能持续太久,就像赵医生所说:“我的有趣,你永远理解不了。”

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尽量地在了解彼此的基础上,共度当下,同迎未来。圈子差异太好,好好了解彼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有时候有的差距还不是想要去消除就能被消除的。

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说:“我们的生活,是一眼就能望到头的那种。”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人,感情同样是一眼就能望到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我身边人的案例

陈凡是和我一届的大学同学,她与男友从初中就认识,高中毕业时男友向陈凡表白,陈凡答应了,两人便成为了情侣。

陈凡是班上的学霸,高考发挥超常,去了一所211学校;而陈凡男友是典型的学弱,虽然努力但是总不见成效,最后勉强读了个专科,但好在两人学校近,因此经常约会,感情还是挺融洽的。

大学毕业那年,陈凡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男友专升本失败了。正因为如此,陈凡在聊天时,一点都不敢谈学习、谈学历,因为一说,男友就会变脸。不

仅如此,陈凡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想和男友待在一起,自己的抱怨在男友眼中是凡尔赛,而男友对生活的抱怨在陈凡眼中更像是“泼妇骂街”。

《“门当户对”的心理学分析》一文中指出,门当户对不是强调物质上的充裕,因为对于两个初出社会的人而言,所谓的物质,其实更多的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给予。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触发了一个心理学效应,注定是悲剧

门当户对是一种认知层面的契合,来自相近圈子的两个人,在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事件持有的观点上,都会有一些共同点。

在很多事情上的一致性,不仅能够节省对事情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量,还能让彼此感受到相处的轻松感。

在现实中,比起从感情中寻求一种新奇的体验,能够找到一个懂你并能够体谅你的人,才是真正的可贵。

因此,门当户对的两个人,往往才更能拥有真正的爱情。